弟子不才,我师傅是天生圣人

第126章 十万总魔君

字体:16+-

金色阵图开启的入口,里头的隧道笔直通往无尽深渊,一眼难以穷尽。

陆恒云几人见大颠和尚和那一男一女都已下去,他虽然还在疑惑这个入口开启的太过于顺利,比他想象中还要简单不知多少,但那大颠和尚既然入了,他总不能落入人后。

于是陆恒云师兄弟三人,与邵元世不约而同地,也都往这个直通下方不知何处的洞口纵跃而下。

吴逸这会开始庆幸自己幸好学了御风术了。

这入口下的通道漆黑一片,数人在里头飞纵,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到底,如果不会御风术之类的术法,恐怕就要一路坠底,天知道会摔成什么样。

与吴逸,白莲衣甚至是后来居上的陆恒云师兄弟三人所用的御风术不同,大颠和尚笑脸不变,足踏虚空,袍袖鼓**,以垂直奔跑的姿势,向着深处直纵。

这种身法步履轻快,全不在众人御风之下,看得吴逸也有些好奇,他御着清风,飞近白莲衣身旁,低声道:“这和尚的步法是什么名堂?好像比御风术也差不了多少。”

白莲衣看那大颠和尚步履如风,全然自在,目中也透出钦服之意,向吴逸解释道:“这位高僧四轮具足,光明境造诣已经接近五轮圆满,如果我猜的没错,他这是法相宗里的‘明月流风’之相。”

“明月流风之相?”吴逸又一次听到了一个全新的名词。

“不错,我听说大乘禅寺法相宗,以精研六识,身合万相为所长,当中就有一门神通,是千年前一位大冲禅师行路时顿悟而出,他望见一轮明月当空,清风拂山,当下六识之中的身识感应,悟出一门身法,如果说道家御风术是御风而行,那这身法,倒更像是自己融进清风之中,将己身化为有如洗尽碧空之长风,虽然算是佛门中易学的身法,但练到妙处,那又是极高深的境界,非我所能想象了。”

将己身化为流风……

这么说来,倒和自己的借相法有点异曲同工之妙了。

吴逸这么想着,他瞧那胖和尚衣带飘摇,明明身量滚圆,但步履却轻盈如燕,完全不像一个胖子能迈出来的步子,身有实相,却似乎让他恍然间产生了一瞬对方真的与清风融为一体的感觉。

有意思啊……

这隧道一路笔直,幽邃难明,不知还有多少路程,吴逸因为身边有白莲衣,周围还有几个人,所以御风术只能维持在当下的速度,不能太快,不然他早就带着白莲衣加速,或者用身外身直接下去探路了。

以吴逸的时间来算,大概飞了快一个时辰,那幽暗隧道的尽处,才现出一点尽头的样子。

尽处将近,但吴逸却看不到有什么光亮,只能隐隐看见一个出口。

几人飞纵而下,不多时,就从出口飞出,见到了隧道之外的景象。

陆恒云与邵元世最先变了眼神,慨叹道:“果然是别有洞天。”

大颠和尚望着这番景象,也是喜色更增,合掌直笑。

吴逸与白莲衣紧随其后而至,在望见出口之外的这片景色时,也是都神色微动。

这真的是一座山下通道会有的景象吗?

幽深隧道的尽头下方,是一片堪称广阔的洞府所在。

这片洞府四周尽是尖峭山石,外围的岩壁形成一座巨大的穹顶,将这一片地方包覆起来,壁上时有类似星斗的图纹镌刻其上,发出烁烁荧光。

穹顶之下,不规则耸立的山石遍布方圆数里,这其间有各式长得奇形怪状的异草奇花,生在石缝之间,山石脚下,枝叶花瓣泛着各色荧光,更有一些似乎从地面自生而出的怪石,形似石英,却通体冒着幽光,烟霞缭绕,灵气逼人。

这样的东西,绵延数里的洞府里比比皆是。

陆恒云自幼在神霄宗长大,遍阅道藏和各类杂书,所识的灵宝异花也算为数不少,见了这洞里的各色奇花异草和烟霞缭绕的灵石,竟也一时间看不出是什么来头。

不过,他的注意力很快,就放在了另一处地方。

不光是他,他身后的两位师弟,儒生邵元世,大颠和尚,还有吴逸与白莲衣,都注意到了,这片山石连绵的洞天之内,最显眼的一处风景。

或者说,相比较它旁边的一堆山石草木,想不显眼都难。

那是一棵足有数十丈高的参天巨树,树干并不是由世所常见的木质组成,而是浑成钢铁,通身泛着异样的金铁光泽,枝叶繁茂,但每一片叶子,都是宛如玲珑剔透的琉璃打造,就好像从树枝分叉中生长而出,薄如蝉翼,透着星点荧光。

这是一颗……铁树???

不光是众人看了之后眼色震惊,尽皆屏气敛息,吴逸自进来后,也让这一副奇景给开了眼界。

真的会有树木长成这样子吗??

这棵开满琉璃叶的大铁树下,似乎还立着几尊石碑石像。

陆恒云,邵元世等人不用多言,飞往了大铁树所在之处,吴逸也跟着白莲衣同往。

几人飞纵掠过重重山石,在琉璃铁树之前不远处降落。

一落地,吴逸才看清,这棵浑身由铁铸就的大树,几丈合围的粗干上,缠着好几圈青蓝色的锁链,锁链分别系着三座石像。

三座石像都有近两丈之高,而在石像之前,又立着一块两人高的大石碑。

陆恒云见了如此情景,也知道此地灵秀之气逼人,是来到了福地洞天,而且遍观周遭,除了这石碑石像以外,还没有其他人到过的迹象。

也就是说,他们是第一批发现这棵琉璃铁树和石像的人。

时也命也,虽然也觉得这中间似乎过于顺利,但陆恒云还是觉得机缘已到,不由得向前迈出了步子,想要一探究竟。

邵元世与大颠和尚,也凑到石像与石碑之前,观察着这上头是否别有玄机。

吴逸自然也不例外,他与白莲衣也开始望向与琉璃铁树相系的这三座石像。

这三座石像,第一座是一个长衫负手而立的秀士儒生形象;第二座是一个手带拂尘,大袖飘然的道士;第三座,却像是一个跌足而起,僧袍宽大,腰佩戒刀,头戴戒箍的行者头陀。

三座石像所塑形象各异,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吴逸发现,这三座石像,不知道是被人为抹去,还是打造以来便已经如此,它们无一例外,塑像头部都没有脸。

没错,尽管衣着手脚都按各教特征,塑造得相当仔细生动,但这三个塑像,在头部方面,都没有任何五官面貌。

光秃秃的面上,只有一点银色漆点,印在仿佛是额头的地方。

“这塑像有些奇怪,怎么其它地方都雕得好好的,却没有脸?”白莲衣自然也注意到了这点,面露疑色。

“天知道,难道是这儿之前有谁来过,拿走了什么宝贝,把这儿的塑像脸给抹了?”吴逸如此说着,他刚刚也有过这个念头,不过转瞬就打消了,如果这里宝物已经没了,那圣尊师傅没必要让安静宁神两位司吏给自己传任务。

他边踱步看着石像,正好听见了旁边一声略显惊讶的叫声。

“师兄!”

闻声而望,却发现是陆恒云所带的神霄宗师弟里,似乎是叫关远庚的,指着那面石碑,面带着些微惊讶地叫了一声。

陆恒云闻声而来,吴逸也本着好奇的心思凑上前去,打算看看这石碑上写的是什么。

这石碑大约两人高,丈许宽,通体材质似乎像是大理石一类。

上头行行小字刻得密密麻麻,看不出距离现在有多少年头,也不知是谁人手笔。

“这上头写的,似乎是关于此地千余年前的一个传说……”

邵元世与大颠和尚自然也看到了这碑文,各自都目不转睛,凝神观望。

而他们几个身后的吴逸,却是从这面几乎写满了一面碑的碑文里发现了一些似曾相识的字眼。

这上面的碑文,大体上似乎是讲述了一千多年前,此地所在的一片土地,还属于火轮金鼎国管辖,大部分都讲述金鼎国的风土人情,以及也提到了此山由来。

金鼎国国小民少,原本百姓安居乐业,公主更是有倾国之姿,一派祥和。结果有一日,天现异象,山河变色,一位魔君挟滔天黑云而来,突袭金鼎国国都,掳走了金鼎国公主回到牛贺洲。

那大魔君神通广大,号令百万妖魔,甚至敢于上得大罗天盗仙衣仙草,不可一世,最终引得天兵临世,李天王,哪吒太子,华光天王,普天星相,共计八万天兵,架下天罗地网,捕杀大魔君,最终将大魔君擒下,金鼎国公主,也得以被送回故国。而公主回国后国王为让爱女安居长住所封赐的一座山,也就成了如今的金鼎山。

文字上描述得绘声绘色,天兵天将围杀魔君的冲天威势犹似在眼前。

而在那一大篇碑文中,吴逸看到的却是这样一小段文字,那是说到那位大魔君时,描述其来历威势的:

一自开天辟地,两仪便有其身,曾教三界费精神,四方神道怕,五岳鬼兵嗔,六合乾坤混扰,七冥北斗难分,八方世界有谁尊,九天难捕捉,盖世邪魔闻名怕,十万总魔君。

“十万总魔君……”吴逸看到此处,嘴皮轻动,以微不可闻的语气跟着念了出来。

他总觉得,这段描述似乎是在哪见过……

而在吴逸悄然念动的同时,陆恒云也看得入神,他出于习惯,不自觉地伸出手来前探,轻触在碑文之上。

然后,碑文上的字似乎是为了响应谁的呼唤一般,骤然间,绽出了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