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談到這裏,兩人都有些疲倦,有些傷感了。兩人停了下來,開始喝水歇息。
然而,李巨的談性,依然很濃。歇了一會,李巨又忍不住地說了下去。
“確實如先生分析的那樣。的的確確,安祿山的反叛,聖人自己,也應該負有很大的責任。所謂亂自上作是也。
可是,先生啊,金無足,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會犯錯誤的,何況陛下已經老大年紀,有些昏聵糊塗了呢?”
李巨發自內心地為李隆基辯解道。
“李林甫、楊國忠那些奸佞小人,禍國殃民的往事,本王至今,都還記得清清楚楚,而且本王每次想起,都會十分痛心惋惜。
國事如此頹喪,難道隻是聖上一個人的責任嗎?我們這些做臣子的,那些無知無識的下民百姓,難道就沒有一絲責任了嗎?”李巨鬱悶地問李泌道。
“大王說得很對!
我們這些做臣子的,甚至下民百姓,都有自己的責任。
道德的淪喪,金錢至上的腐蝕,公平公正規則的被破壞,法製法紀的**然無存,苛捐雜稅的盛行,朝廷無休止的勒索掠奪,加劇了官民矛盾,加速了大唐朝廷的衰敗,最終促成了叛亂的產生。
大王可知道,以下這些事情產生的緣由嗎?
聖人對安祿山可說是恩寵備至,安祿山也是權高位重,可以呼風喚雨。可是為什麽,最終安祿山還是鋌而走險,走上叛亂之路,率軍反叛大唐朝廷呢?
反叛朝廷是株連九族的重罪。可是,為什麽安祿山的反叛,會有天下人,群起響應,進行得十分順利呢?”
“本王愚鈍,不知究竟何因。請先生指引。”李巨虛心地求教道。
李泌見李巨誠懇謙遜,急忙為李巨釋疑道:
“大王啊,長源竊以為,除了朝中奸佞丞相楊國忠等人,對安祿山的長期縱容和逼迫以外,不為他故,隻因為安祿山本人,已經看出了朝廷的空虛和弊病,以及朝廷不顧民生的舉措,已經徹底喪失了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