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神相

第八十五回 李亨短视欲换帅 李泌远虑强阻止

字体:16+-

1

行宫中的李亨,今天终于又有了一点闲暇的时间,但他的心情,却烦闷不堪,阴晴不定。

想起国事、家事、天下事,李亨总是觉得,十分焦心,十分忧虑,十分烦躁。

朝廷内外层出不穷的变故,又开始变得多了起来,变得令人窒息不安起来。

李亨就这样郁郁寡欢地沉思着。

就在这时,李亨突然看见,李辅国忧郁瘦长的身影,从御案前一闪而过,李亨这才从沉思中醒悟过来,自语道:

“哎呀,朕差点忘了。朕突然想起,还有一件十分重要的国家大事,要与先生、广平王(李俶)诸王紧急商议呢!”

李亨急忙叫住李辅国,吩咐李辅国道:

“辅国啊,麻烦你速去兵马元帅府,邀请侍谋军国兼元帅府行军长史李泌,进宫议事。”

李辅国听李亨说到李泌身上的那一大堆的官名,心里就有些不是滋味,他隐藏起心中的不满和怨恨,不自觉地皱了一下眉头。

“李泌先生真的有这么重要吗?为什么陛下,事事都要找先生商议呢?有些问题,我李辅国也能够解决的啊!”

李辅国悄声嘀咕道。

李辅国十分聪明,知道李亨对李泌的宠爱依旧,一时半会儿,恐怕还难以撼动。

于是,李辅国只有将对李泌的这些嫉恨,深藏在他的心里。

“我应该清楚,李泌如今,在陛下心目中,依然具有十分崇高的地位和巨大的影响力。

我要扳倒李泌,现今还不是最佳的时机,必须卧薪尝胆,韬光养晦,等待时机才好。”

李辅国有些心不甘、情不愿地出了行宫宫门。

他一边思索着,一边慢腾腾地走到了元帅府里,前去向元帅广平王李俶和行军长史李泌,传达李亨召见的旨意。

2

元帅府里,李泌仿佛是早有准备似地。听见皇帝的召唤,李泌没有半点犹豫拖延,跟广平王李俶交代几句,就迅速跟着李辅国,来到了彭原郡府改设而成的行宫里。

李亨见李泌迅速来到,一点也没有觉得意外,急忙招呼李泌就座。

李泌刚刚坐好,李亨就心急火燎地与李泌谈论了起来道:

“先生啊,你知道吗?朕近段时间,平静了一些时刻,心里又开始变得焦虑、着急了。

自从朕任命朕的儿子广平王为天下兵马元帅,领军杀贼以来,转眼之间,就过了一个年节了。

然而,平叛靖乱,讨伐叛贼,却没有什么成效。以大燕叛贼为首的盗贼势力,依然如日中天。大唐帝国的胜利,却依然遥遥无期,朕寝食难安啊!

朕如今,又有了一个新的想法,那就是,立即派朕的儿子建宁王为主将,也率一路大军出征,与广平王孩儿兵分两路,前去夹击大燕叛军,力求早日克复京师,兴复社稷。

可是,朕心里又十分忧虑,担心这样做,会不会分散我们十分有限的兵力,对平叛不利呢?

朕思考再三,最终还是决定,不如朕正式下旨,封广平王孩儿为太子,让太子留守宫中,驻守行宫。

然后,朕再改派建宁王孩儿,当天下兵马元帅,领兵去独当一面,反击叛军。

先生啊,不知道朕这样做,是否恰当呢?

先生啊,你以为朕的这个意见,究竟如何,是否可行,是否可以立即实施呢?”

3

听见李亨突然变卦,谈到自己的内心想法,改变早就拟定好的军事部署,李泌的心中,突然又涌起了一股寒意。

李泌心中那种挥之不去的不详预感,又重上了心底。他迅速而敏感地预见到了风暴的来临。

李泌的脸色,一下变得愁云密布,阴沉下来,根本无法在李亨面前,掩饰自己的担忧和恐惧了。

看见李泌突变的神色,李亨觉得十分诧异,不知道自己简单的几句话,为什么会让李泌,变得如此疑虑不安,心事重重起来。

“朕到底说错了什么,让先生神色如此凝重,如临大敌,恐惧不安呢?”

李亨不解,急忙问李泌道。

4

李泌看了看李亨诧异的神色,语气神色有些不快。他缓缓地对李亨说道:

“陛下啊:

早先,微臣不是早就曾经多次对陛下说过,军国大事,繁杂迫切,陛下必须自己亲自判断决策,迅速及时地加以处理才行吗?

至于陛下的家事问题,则应该接受太上皇的意见,一切听从太上皇的旨意为好。

臣私下以为,陛下这样做,就可以避免陛下与太上皇,父子之间,又产生不必要的误解隔阂,产生不必要的疑惑和猜疑。

如果陛下不这么做,怎么能够让子孙后代,深刻正确地理解到,陛下当初灵武继位登极的本意呢?

假如陛下不这么做的话,势必会有人怀疑,陛下继位登极的诚意,误会陛下当时所做的英明决定。

甚至,还会有人会误认为陛下,有抢班夺权的嫌疑,有伤陛下的孝顺与英明。”

李泌态度慎重地对李亨说道。

听了李泌的回答,李亨更加摸不着头脑了,不了解李泌所说,究竟指的何意。

李亨一时怔住了,没有话语,不知道李泌所说的,究竟是什么意思。

5

不等李亨对自己的意见做出详尽的解释,李泌就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李亨提出的这个意见的问题所在,并直率地说出了自己心中忧虑的原因。

“陛下啊:

微臣从陛下刚才的言谈举止中,已经很容易就看出来了,陛下今天所谈论的这些话,实际上都是听了某些人的意见和建议,才跟臣提出来,与臣商讨这些事情的。

微臣也十分容易就猜测出来了,这个意见和建议是那些人提出来的,究竟是来自哪里,所指何意。

恕微臣直言,向陛下出这种主意的人,都是陛下身边最亲近最宠信的人。

他们应该深刻理解陛下的心意,一心一意地为平叛靖乱的大局和国家的长远利益着想才是,而不是只是考虑自己的私利荣誉和个人恩怨情仇。

臣老老实实对陛下说,微臣心里,很不满意他们提出的这个意见和建议。

微臣私下以为,他们提出这样的意见和建议,并不是为平叛靖乱大局和社稷的长远利益着想,而是有着他们自己陷害忠良的不可告人的险恶目的。

臣就直言不讳了,这些人使用的,实际上是一种二士争桃的挑拨离间之计,想挑拨我们良好的君臣关系,让陛下疏远臣,不接受臣的意见和建议。

这就是臣听了陛下所言,深深忧虑,恐惧不安的原因。”李泌坦率地对李亨说道。

6

眼见李泌打破自己与人为善、不喜争执的常规,毫不掩饰自己的不满愤怒,说中自己的心思,李亨感到十分惊异。

“先生啊:

你怎么就能够猜出,朕对你所说的话,不是朕内心的意见,而是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呢?

先生啊,你实在多虑了,事情不是这样的!不是这样的!”

李亨对李泌一下子,就猜出他所说的这个主意,是来自他人,心里感觉非常惊异。

李亨掩饰着自己的尴尬,言不由衷地一口否定道。

“不,陛下!不是这样的!绝对不是这样的!这些雕虫小技,李泌再愚钝麻木,怎么能够不明白呢?

陛下啊,他们这样的意见和建议,用的就是所谓的‘二士争桃’之计。

不瞒陛下,他们这样设计,包藏祸心,是对长源不满的表现。他们不过是想让臣,跟广平王,建宁王,南阳王诸王之间,产生隔阂,矛盾,彼此结怨,互相仇视而已!

微臣以为,他们如此苦心积虑,挖空心思地这样设计,就是想离间臣与诸王的良好关系。

让广平王认为,微臣要想阻止陛下,去封广平王做太子,结果就会让广平王因为受封太子之事,怨恨仇视微臣;

想让建宁王认为,微臣想阻止陛下,封建宁王做天下兵马元帅;想让南阳王也认为,微臣想剥夺他的兵马副元帅之位。结果,让建宁王,南阳王二王,也怨恨臣多事。

他们这样做,就可以让三王对臣产生隔阂怨恨,离间我们四人之间的良好关系,达到一箭双雕,一石二鸟,阻挠臣与陛下设计的平叛讨贼大计的目的。

为了避免奸人的计谋得逞,请陛下允许微臣,请来诸王,把这件事的前因后果,详详细细,不加掩饰地报告并解释给广平王,南阳王,建宁王几兄弟听听吧!

微臣设想,广平王,南阳王,建宁王几兄弟,也未必就会认为他们的这个意见和建议,是十分恰当的。

微臣相信,如果广平王,南阳王,建宁王几兄弟一心为国,为了帝国的长远利益着想,就一定能够理解微臣的心意的。”

李泌向李亨建议道。

“如此甚好!如此甚好!先生,你去把广平王,南阳王,建宁王几兄弟都叫过来,这样处理最好!”

李亨同意李泌的意见道。

事不宜迟,李泌与李亨说完以后,有些心烦意乱,神色慌张地向李亨告辞出宫,匆匆忙忙地赶回到元帅府里去了。

回到元帅府里,李泌立即情人,把广平王,南阳王,建宁王三兄弟都叫到元帅府来,把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广平王,南阳王,建宁王三兄弟。

那一天,建宁王李倓正好休假,没有在行宫侍卫父皇,而在元帅府里,帮助大哥广平王李俶,料理军事政事。

7

闻此毒计,广平王李俶大为吃惊,心中十分的不安和恐惧。建宁王李倓也忧郁不安,忧心忡忡。

南阳王李係有些不知所以,不知道李泌,大哥李俶和小弟李倓,为什么把这件事,看得那么严重。

广平王李俶,虽然敦厚谨慎,沉默寡言,但对父皇的猜忌犹疑性格,却了解最深。

“父皇嘴上,也许并不会说儿臣什么。但父皇心里,一定会认为臣这个儿子,太过放肆,迫不及待,想要登上太子之位。

父皇当初,深受太上皇的猜忌,饱受其害,养成了猜疑偏执的性格。

父皇甚至可能认为,是臣儿在其中设计,想当太子,有争权夺利,抢班夺权的嫌疑。

这件事情,遭了父皇大忌,可是一件引火烧身,危险万分的事情啊!”

想到这些,广平王李俶的神色,更加惶恐。他表情紧张地对李泌说道:

“还是先生深知本王的心意,知道本王并不是一心想争夺太子之位,想方设法,使事情美好啊!

感谢先生,能够理解本王的心意!

这件事情,非同小可,不可有片刻延误。

先生,我们三兄弟,还是赶快进宫,去拜见父皇,亲自给父皇解释解释吧!免得引起父皇的猜疑。”

南阳王李係,有些莫名其妙地问李泌道:

“先生啊,这个建议,本是一件好事。大哥,小弟,都能够得到最好的安排,人尽其位,为什么你们,听闻这个建议,却要如临大敌呢?”

“二哥,不是这样的啊!他们这样设计,就是想让我们兄弟,相互争夺,让陛下猜忌疑惑我们三兄弟。”

建宁王李倓聪明睿智,一语中的地向二哥南阳王李係解释说道。

“建宁王所言极是!事不宜迟,我们还是立即进宫,向陛下解释一下吧,以免陛下多心。”

李泌提醒广平王李俶,南阳王李係,建宁王李倓三兄弟道。

“好的,先生,我们赶快前去。”广平王李俶对李泌说道。

话一说完,广平王李俶,南阳王李係,建宁王李倓,就跟在李泌身后,一道走出了天下兵马元帅府,马不停蹄地来到了彭原府衙的行宫,去拜见李亨。

8

踏进行宫,广平王李俶,急忙率先,跪在李亨的身前,向李亨辞让道:

“父皇啊:

请您听从先生的建议,暂时不要封儿臣,做太子吧!

如今,太上皇爷爷还远在西蜀受苦,父皇还没有机会,早晚到爷爷的面前,去问安侍候。

儿臣怎么会有心情,受封太子,充当帝国的储君呢!

儿臣希望,等太上皇回宫,我们全家团聚之时,那时才详细、慎重地讨论立储这件事为宜。

这是儿臣最真诚的心意!希望父皇理解!”广平王李俶诚心诚意地对李亨说道。

建宁王李倓,也上前一步跪下,向父皇李亨说道:

“陛下啊:

如今叛贼猖狂,天下兴亡,平叛靖乱,都系于天下兵马元帅之手。

广平王大哥就是兵马元帅的当然人选,臣儿怎么敢谋生私心,超越广平王大哥呢?”

南阳王李係,也走上前去,跪下,向父皇表态说道:

“陛下,臣儿一定尽心尽力地辅佐元帅大哥,讨平叛逆,不敢有一丝懈怠和私心。”

见三个儿子如此真诚的表态,李亨的脸上,终于转忧为喜,露出了灿烂的笑意。

李亨首先拉起大儿子广平王李俶,拍了拍广平王李俶肩上的尘屑,勉励广平王李俶说道:

“俶儿啊:

你十分懂事啊!你一心一意为国,并没有威逼父皇,授予你太子之位。

朕对孩儿你的识大体,知大节,深为欣慰!

父皇希望你,能够和李先生,南阳王。建宁王以及诸将密切配合,继续一心一意为国效力。

光复京师,迎回太上皇之日,朕会大大地奖赏你,给予你应得的奖励的!”

李亨又拉着南阳王李係、建宁王李倓的手说道:

“常言道,兄弟连心,其利断金。你们三兄弟,如此和睦友爱,没有争权夺利之心,朕就十分放心,感到由衷欣慰了。”

9

危机似乎已经过去了。

然而,广平王李俶,南阳王李係、建宁王李倓以及李泌的心里,却变得更加的忧虑起来。

出宫之时,李泌愁容满面,一边行走,一边警告广平王李俶,南阳王李係、建宁王李倓三兄弟说道:

“诸位大王啊,我们应该明白,李辅国和淑妃娘娘的关系,已经越来越紧密,越来越明显了啊!

朝中奸佞小人们,随时随地,都可能对我及广平王,南阳王,建宁王你们三兄弟,发起攻击啊!

从现在开始,我不得不时时告诫孩子们,你们要保持高度戒备,谨言慎行,加紧防备奸人们的陷害了。

这次陛下封太子,任命元帅的试探举动,只是暴风雨来临之前的一抹微风,一丝闪电,一片乌云而已。

那些猛烈的暴风雨,随时随地,都可能突然降临啊!我们不能不加倍警惕啊!

如果我们不能够未雨绸缪,预先防备,不是会落入奸佞小人陷害的陷阱之中吗?”

听了李泌的警告之言,恐惧顿时袭上了广平王、南阳王、建宁王三兄弟的心底。

三兄弟面布愁云,一个个心事重重,忧心忡忡,沉默无语。李泌想到未来,心里不寒而栗,开始谋生退意,思考自保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