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朔方镇左厢兵马使仆固怀恩,回纥汗国叶护亲王,见大唐官军与大燕叛军急战,早已经跃跃欲试,耐不住性子。
接到元帅郭子仪的命令之后,朔方镇左厢兵马使仆固怀恩,回纥汗国叶护亲王,马上率领回纥兵团四千精锐骑兵,风驰电掣般地飞马前去,准备迎头痛击埋伏的燕军。
叛将殿中监孙孝哲派遣的燕军伏军,不知道唐军已经知道了他们的动向,正在悄无声息地潜伏着,等待最佳时机,准备伺机攻击唐军前锋大将河西镇副节度使李嗣业统领的前锋官军。
突然,如狼似虎的回纥汗国精锐铁骑,从天而降,出现在了叛军将士的眼前。
燕军伏军猝不及防,见回纥汗国大军来到,只得仓促迎战。很快地,埋伏的燕军骑兵,就败下阵去,死伤累累。
不长时间,埋伏的燕军兵马,就被四千如狼似虎的回纥汗国铁骑斩尽杀绝。
只有少数伏兵,侥幸生还,逃之夭夭。
2
“回纥军来了!回纥军来了!回纥军来了!”侥幸逃脱的燕军将士,把失败的消息带到了决战前线。
燕军士气,更为沮丧。北平王李归仁统领的的前锋部队“曳落河”将士,也抵挡不住,很快溃散。
击溃了燕军前锋北平王李归仁的部队以后,官军将士的气势更盛。
河西节度副使李嗣业,率军与朔方镇左厢兵马使仆固怀恩,回纥汗国叶护亲王率领的回纥汗国军顺利会师。
唐回联军,一齐行动,迅速迂回到了燕军主力大军的后面。联军时刻准备着,将要对燕军的主力部队,实施最后一击。
3
那时,正面主战场,唐燕两军的主力部队,酣战正烈,斗得你死我活,难解难分。
担任唐军中军主力部队的主要是朔方镇将士,在天下兵马副元帅、朔方镇节度使郭子仪的亲自带领下,朔方镇将士遂奋勇向前,英勇杀敌,也难敌叛军主力孙孝哲大军的猛烈反击。
官军、叛军双方,缠斗在一起。从中午午时(十二时左右),一直决战到黄昏申时(十八时左右),敌我两军,也难分胜负,难决雌雄。
大唐官军,大燕叛军主力队伍,其时已经斗得人困马乏,精疲力尽了。
4
突然之间,一阵子“花门小箭”,射到了决斗正酣的燕军将士的阵前。
叛军主将殿中监孙孝哲率领的燕军主力部队将士,忽然惊恐地发现,回纥汗国的数千精锐大军,与河西镇节度副使李嗣业率领的陌刀队伍联合,已经如天兵天将一样,出现在燕军主力的眼前,投入了主战场。
回纥汗国军队将士,使用一种短小精巧、射程极远的回纥汗国独门绝技“花门小箭”,猛烈地攻向决战正酣的燕军将士。
燕军将士,看见回纥汗国的“花门小箭”,听到回纥汗国将士的呼喊声,立时惊慌失措,军心不稳起来。
“快逃,快逃,回纥军来了!回纥军来了!回纥军来了!”叛军主力大军阵地,立时崩溃。
叛军勇将孙孝哲,安守忠,李归仁,田乾真等将领,再也无法控制战场的局势了,喝令督战队对逃亡将士,就地正法,也无法制止叛军的溃散了。
那时,叛军将士争先恐后地逃跑,自相践踏,陷落在壕沟之中,跌死压伤的燕军将士,不计其数。
不久,黑夜降临,夜幕笼罩大地,叛军将士越发恐惧,都在惊慌失措地撤离逃跑。
直到深夜时分来临,战场的喊叫声、喧哗声、伤员的哀号声,依然没有停止。
叛军勇将孙孝哲,安守忠,李归仁,田乾真等将领,见燕军大势已去,只得率领燕军的残兵败将,脱离战场,狼狈不堪地向西京长安城方向拼死逃命。
此次大决战,唐军东征军大获全胜,叛军勇将孙孝哲,安守忠,李归仁,田乾真等将领统领的守卫西京长安的燕军精锐部队,被官军斩杀六万多人,俘获数以万计。
5
这是至德二年(757年)九月二十七日月底的日子,战斗结束,天色已晚,没有一丝月光,天空一片漆黑,只有军中的火把和烛火的光芒,照耀着官军的各个大营。
朔方镇左厢兵马使仆固怀恩,回纥汗国叶护亲王,率领回纥汗国与唐军的得胜之军,回到了自己的营地。
朔方镇左厢兵马使仆固怀恩,回纥汗国叶护亲王,不顾战事疲劳,亲自前往中军大帐,去拜会元帅广平王李俶。
元帅广平王李俶、行军长史李泌,见胜利的首要功臣前来拜见,大喜,立即亲自出马,盛情迎接他们。
6
朔方镇左厢兵马使仆固怀恩,久经战阵,深知叛军的恐惧心理。
朔方镇左厢兵马使仆固怀恩,急切地向元帅广平王李俶请求说道:
“元帅殿下,兵败如山倒,盗贼失利,已经无可挽回。末将预料,盗贼马上就要放弃西京长安城池,向东方逃命。
请准许末将,立即率领二百名骑兵,前去发动追击,生擒叛军勇将孙孝哲,安守忠,田乾真,李归仁,张通儒等人,除恶务尽。”
兵马元帅广平王李俶,一生谨慎,担心一遭失利,影响平叛部署和大军士气,劝阻仆固怀恩道:
“仆固大人,你的勇气可嘉,令人十分敬佩!所谓穷寇勿追,是兵法要领。
我军将士,虽然取得大胜,但已经与叛军将士激战了整整一天,将士们如今,实际上已经是又累又饿,十分疲惫,需要好好休息,养精蓄锐,以利再战。
仆固大人,你们诸位将军,一定也饥渴劳累了,请先回大帐,好好休息去吧!
等明天早上,我军养精蓄锐,吃饱喝足,鼓足精神之后,再采取行动,追击逃窜的叛军不迟!”
“谢谢殿下关心!
末将以为,孙孝哲,安守忠,田乾真,李归仁,张通儒等,都是大燕盗贼中的猛将,纵之不利,恐怕一遭放过,他们会东山再起,后患无穷。”
仆固怀恩依然坚持出军,“元帅殿下,战事起初,大燕盗贼实际上已经占得先机,最终却突然转胜为败。这是上天赐给我们的巨大恩典啊!
为什么我们要逆天行事,将盗贼们放走,纵虎归山,养虎为患呢?
盗贼们一旦结集他们的部队,回头再与我们作对,那时我们恐怕要后悔,也已经来不及了。
宜将剩勇追穷寇!除贼务尽!战斗要速战速决,一劳永逸,怎么能够当断不断,犹豫不决,放纵敌人,等到明天早上,给敌人逃跑集结的机会呢!”
朔方镇左厢兵马使仆固怀恩依然坚持自己的的意见,据理力争,劝谏李俶下令,乘胜追击,攻击叛军,生擒叛军首领。
“仆固大人,你的心意我非常明白。但兵法有言,穷寇勿追,归师勿击,是血的经验总结,不是没有道理!
将士们激战一天,大家都已经饥饿疲惫,十分困乏,需要休息了。仆固大人,你还是陪着叶护亲王一道回营,好好歇息去吧!不要违抗军令!”
朔方镇左厢兵马使仆固怀恩继续坚持,要马上率领部属军队,前去去追击叛军。
广平王李俶,依然严词拒绝。
回营之后,朔方镇左厢兵马使仆固怀恩思考再三,他又重返兵马元帅李俶的大营,请求派兵追击叛军。
一夜之间,朔方镇左厢兵马使仆固怀恩往来元帅李俶大帐,请战四五次。
兵马元帅广平王李俶,烦恼不堪,依然坚持自己意见,不允许朔方镇左厢兵马使仆固怀恩亲自领军,去追击叛军。
朔方镇左厢兵马使仆固怀恩无可奈何,只好回营歇息。
7
黎明时分,探马前来向兵马元帅李俶报告道:
“元帅殿下:
殿中监安守忠,北平王李归仁,西京留守张通儒,京兆尹田乾真等大燕叛将,已经放弃西京长安城池,一起向东都洛阳方向逃走。
我军是否派军,追击逃窜的叛贼首领,请元帅殿下立即指示!”
广平王李俶听后,愧悔不已。但这时,追击叛将的良机,已经失去了,李俶只得下令道:
“诸君勿动,放弃追击叛军。暂时驻军长安,保境安民,等待陛下旨意。”
陷落大燕叛贼之手一年有余的西京长安,终于重新回到了大唐的手中。
8
至德二年(757年)九月二十八日,天下兵马元帅广平王李俶,副元帅郭子仪、李係,行军长史李泌等,统领着数十万大唐官军,重新开到了久别的西京长安城郊外,准备择日进城。
劫后余生,饱受战乱的西京长安居民,得知官军大胜,大燕叛军逃遁的消息,个个喜极而泣。
长安居民,载歌载舞,纷纷扶老携幼,赶到长安城的郊外,去夹道欢迎官军。
但无辜善良的长安百姓,却万万没有想到,他们已经被他们效忠的君王抛弃出卖,来自朝廷迫害的利剑,就高悬在他们的头顶,随时可能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