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小叔公

第一百六十五章:没学过微积分!

字体:16+-

姜停心中疑惑,铺路的图纸他确定自己画得非常清楚。

对方只要按照自己图纸上的设计来就好了。

怎么会在圆盘这里有疑惑呢?

跟着金顺来到村口的十字路口。

只见到所有匠人都挠着头,拿着图纸研究。

“怎么了这是?”

姜停走上前。

几个匠人赶紧走上来。

“东家,你看,这个图纸说的是在这个路口铺一个圆盘。”

“是啊,这没有问题。”

“可是圆盘上面还要种植花草?”

“这样会美观一些。”

“那我们若先铺路再铺圆盘,地下的青石砖就会被压住,有些浪费了。”

金顺也凑上前来:“若不铺青石砖,这个圆盘没有办法和青石砖完全贴合。”

这就是他们不懂的地方。

姜停明白过来,赶紧拿着图纸看了看,然后拿着他们准备好划线的工具,就是一些细线,两头都有钉子,钉子可以钉在地上。

将线拉直之后,再跟着直线放青石砖,就可以将道路铺得非常直。

有匠人走上前来:“东家,要不那些空缺的地方就用石子填充吧,我们在外面铺路都是这样做的。”

姜停摆摆手:“这样不行,若是空隙用石子填满,两边又是青石砖,那么没几年就会坑坑洼洼。”

他将线拉直了之后,开始将青石砖沿着道路往前放,不过每次都偏移一点点。

等到了圆盘的位置,已经成了一个弧形。

拍了拍手掌,姜停指了指其他三条路。

“剩下的三条路都按照这样来贴,等到了圆盘这里就汇聚成一个圆圈了,你们在里面留着位置,边缘用青石砖堆起来,最好粉刷一下,这样会好看一些。”

其他的匠人都已经震惊了。

明明这一条路不直了才对的,为何会看不出来呢?

就好像这种弧度是青石砖弯了导致的。

这些青石砖的缝隙根本就不会太大。

属于标准的情况。

姜停注意到这些匠人的表情,疑惑问道:“难道你们铺路的时候没有铺过弯路?”

“东家,当然有铺过弯路,但我们基本上都是用石头填补缝隙。”

金顺第一次见到了那么神奇的事情。

明明整条路都已经弯了,可就是见不到任何缝隙。

和铺直路没有什么区别的样子!

姜停摇摇头,微笑道:“你们没有学过微积分啊,一个圆其实可以看成是无数的直线集合。”

众人自然听不懂。

他也没有解释那么多,而是转身往已经铺好的路走去。

现在这一条新路两边,村民的屋舍都依旧是很老旧破烂的,不过现在村民们有钱了,对着这些老旧的房屋修修补补。

一路走来,就能够看到许多房屋都有新的黄泥和稻草。

都是最近才补上的。

因为果酱不需要制作之后,村民们多了许多时间,手里面又有钱了,不需要为钱焦灼,所以就开始改善自己居住的环境。

姜停踩在新的青石板路上,心情都愉悦了许多。

而有一些村民已经来到这里看了,青石板路,这可是他们从来没有设想过的!

他们村子里,真的有青石砖路啊!

这可是在县城里才能看到的。

“乖乖啊,小叔公是不是打算将我们村子建造得和县城一样啊?”

“我看就是了,小叔公一直都很讨厌下雨之后村子里的路,好几次我都听到他骂村子里的路。”

“这路那么新啊,我们的房子看起来都格格不入。”

“怕什么啊,等今年分了钱之后,你可以自己推了重做,到时候做一个与这青石板路相配的屋子呗。”

“有那么容易啊,你咋不去推了重做?”

“嘿嘿,这青石板路又没有到我家门口。”

所有村民们有些小心翼翼的踩在青石板路上,甚至许多人都脱了鞋子。

感受到青石砖的平整,他们都满脸震撼。

他们可从来没有走过那么好的路啊!

姜停在这一段路上走了一圈,观察四周围的屋子。

等巡了一圈之后,他站在路中央,笑了起来。

不枉我那么辛苦地赚钱,钱是好东西,真能改变所有事情的!

看着许多村民都跑过来看了,心情愉悦。

他让金顺他们继续铺路,自己则是来到了工坊之中。

看着村民们有些生疏的手法,并不担心。

村民们都是心灵手巧的人,给他们几日就会上手。

到时候羽绒的产量会高许多。

“小叔公,这些东西不要了吧?”

姜占指了指那些硬杆。

“对,这些不要的,拿去埋了。”

“小叔公,我们接下来还需要继续收这些鸭毛吗?”

“当然了,这些量肯定是不够的,甚至都还不够给村子里的所有人来一件。”

姜停扫了一眼这些鸭毛,这里的鸡毛鸭毛能够做的羽绒服大概就那么几百件吧。

这样的数量肯定不行。

他要做的是让整个明州县的人都来买。

“对了,你们出去收鸭毛的时候,有棉的,也收回来。”

姜占挠挠头:“小叔公,可是棉现在价格很贵啊。”

“我知道,那也要收,棉料到那些制衣的工坊中算是暴殄天物,给我才能够发挥它们真正的用处。”

姜停自然知道棉料现在是很昂贵的,毕竟寒冬的时候,大家都需要这些御寒的东西。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手上会有一些棉料,用来做棉衣也好,用来做棉被也好。

这个时候收购棉料是最不理智的。

可姜停却知道,若按照那些工坊的制衣方法,是很浪费棉料的。

他们几乎是将所有的棉料压实了往衣服里面塞。

根本就不知道保暖的原理。

而且那些棉衣填充了那么多棉料,价格自然会昂贵许多。

“小叔公既然要,我就去收。”

“嗯,收吧。”

姜停将银票交给姜占,姜占带着一些收鸭毛的小伙子离开。

这个时候并不需要那么多人去收集鸭毛。

现在工坊开工了,许多人都愿意在工坊,不远处跑出去。

毕竟外面寒风凛冽,工坊之中相对暖和一些。

他们在处理那些原料,也轻松一些。

不需要用脚丈量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