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停摆摆手,说道:“要是没有什么事情的话,我就先回去了,我还有非常多的事情要做。”
“本来是想要问一下童兴那小子的情况,可现在看你的样子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有空的话,过来县衙吧,我也希望可以与你讨论一下养鸭子治蝗灾的办法。”
“行吧,等我有空了再说,暂时来说我是没有空的。”
姜停说完之后,望了一眼钱程,钱程只是有些尴尬的拱拱手。
姜停也不打招呼,直接往城外走去。
等姜停离开之后,童昱低声对钱程说:“县衙里李莽那几个衙役,继续待着也没有什么用,让他们回去找自己的主子吧。”
“大人出批文就好了,我们会为那几个人送行的。”
“嗯,等一下回去我就给你。”
两个人说着转身往县衙走去。
钱程非常震撼,仅仅是姜停说了几句话,就得到了童昱无条件的支持,甚至是要将姜停所有的敌人都驱逐。
要知道李莽他们还在调查赵延新的案子,这个时候将李莽他们调离,可是会引起州府那边的不满。
可童昱竟然依旧是决定这样做。
明显就是要全力为姜停开路。
他没想到曾经的一个泥腿子,现在竟然成为了童昱都要依靠的人。
……
鸭苗回来之后,姜停睡了一觉,等第二日才将鸭苗搬到了村口。
这才发现,其他村子的人都已经来了。
他们一脸的激动,尤其是见到了一筐一筐的鸭崽子。
这可都是钱啊。
现在姜停免费给他们鸭苗,而且还给他们工作,可谓是再生父母。
下河村的新村民们此时也非常好奇,见到乌泱泱一片都是人,疑惑着,互相打听。
后来才知道,原来姜停是想要治理即将来到的蝗灾。
一时间姜停的形象在他们心里变得高大。
伟大,太伟大了!
“不会吧,村长竟然自掏腰包给那些家伙买鸭苗啊?”
“就算是有钱也不是这样造的啊。”
“就是就是,一只鸭苗少说也要五文钱,那么多加起来,足足好几百两呢!”
“你这样一说我都想去养鸭子了。”
“我可听说了,咱们村子里的羽绒服原料就是鸭毛,这些鸭子养大了之后,鸭毛拿来做羽绒服,鸭子又可以用来卖,或者是自己吃,真是一点都浪费!”
“要不你们谁去和村长说一说,我们新村民也来养鸭子好了。”
“算了吧,咱们村子的鸭子都是村长一手包办的,你没看到东边那个大棚吗?那就是用来养牲畜的,不仅仅是鸭子,还有鸡啊,驴啊,我甚至还听到了马叫声。”
媚娘站在一边,听到身边这些新村民的话,眯着眼睛转头笑道:“你们很喜欢钻研下河村里有什么吗?”
几个人立刻噤声。
谁都知道媚娘管理着所有新村民,有权力对姜停汇报新村民的情况。
也就是说,谁要是惹媚娘不开心了,分分钟会被踢出去。
这可不是他们所想的。
所以大家立刻不在议论那么多。
媚娘看着这些人,淡然说道:“恩人心怀百姓,不愿意看到其他村民受苦,所以才想出这么个办法,他手上的东西,都是用来造福百姓的,而我们能够在下河村拥有一隅之地安生,就该给恩人磕头道谢,如今大家的日子都好过了,你们开始不满足了?要去挖出恩人手里的底牌?”
媚娘脸色多了一些狠色:“若你们之中有谁敢出卖恩人,我媚娘第一个不放过他!”
新村民可都害怕了,赶紧低着头。
当然了,他们也明白,自己能够有那么好的日子,全都要感谢姜停。
是姜停给了他们活路。
吃饱了打厨子,这种畜生的行为他们可不做。
就算是没有媚娘的警告,他们也不会做背叛之事。
姜停站在众人的面前,指了指一边的鸭苗。
“按照我说的,你们每家每户都拿二百只鸭子回去,我相信只要你们悉心照料,鸭子都会养好,记住了,庄稼里有蝗虫的,要将鸭子赶进田里面。”
“姜占,你给他们每个人都先发一钱银子。”
姜停说完之后,转头看着姜有为,现在姜有为是记账先生,也是财务。
下河村店的银子,除了到他手上的,就都在姜有为的手上。
这些银子要拿出来使用,就需要经过村子里四五个长辈的同意。
这些长辈就成为了监督的人。
这是为了防止下河村店的数目不明。
“有为,姜占需要多少银子你拿出来就是了,不过要让他们每个拿了银子的人登记。”
姜停眯着眼睛:“若是有人阳奉阴违,拿了银子不做事,那可不要怪我不近人情了。”
陈亨立刻代表外面所有村民说话:“放心吧,姜停,你能给我们活路,让我们有赚钱活命的机会,若谁敢做那一颗老鼠屎,我首先不放过他!”
其他村民也都是举起了自己的手。
“对,我们绝对不放过他!”
姜停拍了拍姜占的肩膀,让姜占和姜有为去做事情。
等鸭子和钱都被外面的村民领回去了之后,村口总算是安静下来了。
姜停躺在躺椅上,感受着屋檐下的凉意,不知不觉睡过去了。
醒过来的时候已经是酉时,姜有为正喊着他的名字。
他擦了擦嘴角,确定自己没有流口水,这才坐起来。
姜有为将登记好的册子递了过来。
“小叔,外面所有领了鸭苗的村民我都登记好了,花的钱也记录下来。”
“嗯,办得好。”
“小叔,可是我们这样是出钱不讨好的,那些村民现在可能还感激我们,可等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嫌弃我们给的少了。”
“看来你也不是死读书啊。”
“这也不是做了那么久账房先生之后知道的。”
姜有为以前确实是死读书的,可做了账房先生之后,他听到了太多流言蜚语。
虽说都只是在下河村里流传的,可总归是不好。
尤其是一些村民,说他们每天累死累活的,赚到的钱也就那么一点,加上每年的分红也不能发家致富。
最多就是解决温饱,再每年买一些需要的器具。
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