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江湖,我有很多工具人

第一百零五章 借虎皮扯大旗

字體:16+-

聽到外麵一聲梆子響,楊瑾知道吃午飯的時間到了,將手中的毛筆和木板放下,收拾好桌麵,便快步出門去了。

神捕門衙門中午管一頓免費的堂食,吃飯的地方就叫就叫“食堂”。

當年天下還是大周朝廷執掌之時,就從中央到地方各衙門,都興辦食堂。

讓官吏們坐在一起吃飯,借此溝通信息,和睦感情,也是延長議政辦公的一種手段。

自從四百多年前大周朝廷被武林人士一朝滅亡之後,四國分立,卻是將衙門食堂之事繼承下來。

但議政辦公的功能大多都已經消失了,剩下的就是吃了,所以叫吃食堂。

對收入不豐的小官小吏來說,這也是一份很貼心的福利了,是以百姓羨慕地稱其為“吃官家飯”的。

當然了,即使是在衙門裏吃食堂也是分等級的,尤其是在地方州縣衙門。

比如這平陽城神捕門衙門內就有兩個食堂,在縣衙左側的是官員食堂,供神捕門內有品級的捕快吏員吃飯用。

右側的是胥隸食堂,供楊瑾這些沒有品級的捕快吏員以及雜役隨從們用。

兩個食堂一大一小,不過食物菜品以及服務的檔次卻成反比的。

楊瑾踩著飯點進入胥隸食堂,對於吃飯他向來是很積極,特別是這種免費不要錢的飯,那就更不能少吃了。

這食堂也分兩個檔,裏頭一間為經製吏準備的,經製吏就是入了衙門黃冊的吏員捕快,簡單來說就是有編製的。

外頭那間才是他們這樣非經製吏吃飯的地方。

楊瑾因為現在還是候補文吏,還在試用期,所以在大堂用餐,和那些雜役隨從們一起。

在這種封建時代,等級觀念是無處不在。

楊瑾一進屋,就見滿眼的白衣黑帽,圍坐在一張張方桌邊,嘻嘻哈哈聊天打屁,都在等著食堂放飯。

他飛快地在碗櫥中找了一副碗筷,看到一張桌子中還有空位,馬上就過去找了一個空位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