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窩

第二章 老兵生根散新枝

字體:16+-

原來到了明洪武年間,扶桑倭寇屢屢進犯雪窩沿海,頻頻幹擾百姓生計和漁業捕撈,明朝多次派兵圍剿,但收效甚微。

這天早朝罷,洪武皇帝和往常一樣到禦書房批閱奏章,午膳後剛看罷東海地麵的呈報頓時心慌氣短,本以為天下太平無事的他眼前突然一黑昏了過去;恰巧太監主事趕到,太監見狀趕緊喊來禦醫,對洪武皇帝進行調理和救治。

當時洪武皇帝看得正是東海、直隸地界等地總兵呈報的倭寇進犯騷擾我東海、直隸、福建、琉球諸島沿海的急報,裏麵陳述的倭寇殺人放火劫掠行**的種種惡行,令人發指,洪武帝不看則罷,一看就一時著急氣憤暈厥;一連多日,洪武皇帝深感惶恐、寢食不安,經過權衡決定安排朝廷兵部派兵常年駐守雪窩等沿海要塞,抗擊倭寇。

朝廷總兵來到雪窩,經過仔細考察,決定把軍營安紮在東河岸邊、大南山腳下,建城池築堡壘,占地甚廣,長寬均愈三百丈,青磚高牆高十丈,城內修築兵營幾萬間,街巷縱橫交錯,城設有德化門、宣化門、進化門、益華門四處,官兵和當地白石等村的先民、靠山戶、漁家一起抵禦外來之敵;後來雪窩兵營幾經擴建,規模日甚,兵將有萬人之眾,日夜操練,糧草充足、兵強馬壯;倭寇懼於威嚴,從此不敢輕易窺視。

雪窩守護營裏的將士全是經過了精挑細選的兵勇,士兵大部分來自雲南、貴州等地,也有附近海陽萊陽棲霞等地的農家子弟,官員有守備、團練、千總若幹,並廣募能人異士猛將,著名的就有兵營三傑:夜光眼劉大虎、逆風耳劉鐵轆和海中鯉張福祿。這夜光眼劉大虎原籍雪窩海陽鳳城,天生一雙貓眼,日觀十裏、夜看千米,瞭望敵情絲毫不差;逆風耳劉鐵轆生於雪窩屋脊棲霞庵裏附近高山地區,自小師從名師,練就一身絕技,專精於逆風聞聲,無論多大的風浪和音噪,海麵上一有風吹草動,千裏之外也難逃法耳;此兩人常年駐守雪窩兵營的北山之巔,執掌附近海域和雪窩近海流域以及東西鄰各州縣的防務訊息傳導,他們作為雪窩兵營的得力幹將深得守備、團練和總兵等人的賞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