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四丫軼事

熏狐狸

字體:16+-

在山腳下,趙四丫終於發現了狐狸的蹤跡,心裏十分高興。這幾年,隨著人們濫捕殺,家鄉的狐狸越來越少,幾乎絕跡了。趙四丫僥幸發現的狐狸窩,是一個天然的石洞。趙四丫是逮狐狸的行家裏手,蹲在洞口細細地觀察雪地上爪蹤,憑經驗他斷定洞裏有一公一母倆狐狸。

狐狸的皮毛是目前國際上的暢銷貨,尤其是流行的高檔大衣的領口,都是用狐狸皮做的,高貴典雅,深受歐美的青睞。據說,狐狸皮毛的行情仍在上漲,一張狐狸皮光板兒就能賣500元,兩隻狐狸皮就能換來十張百元大票,趙四丫著實高興得心都快蹦出來了。

趙四丫逮狐狸的本領是跟爺爺學的。當然,她是不能把祖傳的絕招兒泄露給別人的。這些天她冒著風雪幾乎踏遍了方圓百裏的荒山野嶺,也沒有發現狐狸的蹤跡。記得五十年代初,趙四丫家鄉的狐狸很多,有時隨爺爺上山,一天就能逮兩三隻。可惜那時狐狸皮不值錢,都是自家用來做皮帽子和當皮褥子用了。老年人敢戴狐狸帽子,“三九”天也不用放下帽耳朵,也不覺得冷。年輕人不敢戴狐狸皮帽子,據說戴上它不出一個月便會把眼睛烤瞎,耳朵烤聾的。狐狸皮褥子往雪地上一鋪,獵人便可以在冰天雪地裏酣然入睡了,和睡在家裏的熱炕頭沒什麽兩樣。車老板兒冬天賣糧時都要帶上狐狸皮,賣完糧把狐狸皮往車上一鋪,就勢倒在車上,任憑暴風雪刮得天昏地暗,懷裏就像摟著火爐似的,一點兒也不覺得冷。哼哼呀呀地吆喝著牲口,伴著叮鈴鈴的響鈴聲,也是難得的情趣呢。可惜這一切都過去的太快了,真是越失去的東西越覺得寶貴了,趙四丫想起這些往事,更加珍惜來之不易的狐狸洞穴了。

趙四丫躡手躡腳地在洞口周圍轉悠,瞅了瞅周圍確實沒有人,才放心地笑了,因為逮狐狸的絕技是不能讓人學去的。她緊了緊身上的厚棉襖,操起鐮刀割了幾抱枯黃的茅草堆在洞口,點上火,頓時一股濃煙飄進洞裏了。趙四丫又慌忙跑到洞的出口,扯開一條麻袋,就等著狐狸被熏出來,鑽進他的麻袋束手就擒。其實,逮狐狸的方法也很簡單。洞口的幾抱草已經燒盡了,濃煙從洞口飄散出來,熏得趙四丫眼睛直流淚,狐狸還是沒有出來。她側耳聽了聽,洞裏一點兒聲音也沒有。莫非是煙大把狐狸給熏死了?熏狐狸煙小了不起作用,煙大了熏得狐狸暈頭轉向出不來,可能就死在洞裏。它臨死前在地上打滾,痛苦地掙紮,把身上的毛皮都蹭得缺皮少毛的,再好的狐狸皮也不值錢了。所以熏狐狸的煙火不能小也不能大,必須恰到好處。這一點,趙四丫從來也沒失手過。她在洞口焦急地等了一會兒,還不見狐狸鑽出來,便有些沉不住氣了,猜想遇上狡猾頑固的對手了。有一年,她同爺爺熏狐狸,鬧騰了老半天,狐狸就是不鑽出來,爺爺讓她鑽進洞裏,才把一隻死狐狸拎了出來,可惜已經折騰的麵目皆非了,皮毛當然也賣不出好價錢了。趙四丫不能再等了,提著鐮刀貓著腰向洞裏鑽。洞裏又黑又暗,又窄又深,趙四丫費力地向裏爬,身上的棉襖擦得周圍的石壁沙沙響,也不知爬了多遠,隻覺得臊哄哄的寒氣撲麵而來,心裏感到陣陣發毛,後悔不該貿然鑽進來,想趕快退出去。要知道,狐狸是狡猾的動物,若不動點心眼兒,真會吃虧呢。有一次,她親眼見狐狸在洞裏吃刺蝟。隻見刺蝟縮成一團,以為周身都是刺,狐狸是無法下口的。誰知狐狸不慌不忙地向刺蝟的腹部撒尿。一會兒,刺鼻的尿臊味兒熏得刺蝟探出腦袋,露出了無刺的腹部,狐狸趁機用尖銳的牙齒扯開了刺蝟的腹部,美美地飽餐了一頓。狐狸那熏死人的臊氣會把人熏暈的,趙四丫真有點懼怕狐狸放臊兒,弄不好攔不住狐狸還真惹一腚的臊味兒,實在劃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