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的羽毛

27.

字體:16+-

四十年前,江城市八號碼頭,彩旗飄揚,鑼鼓喧天。江城市近萬名年輕人齊刷刷地集中在八號碼頭,準備下放到蘇北農場。

四十年後,經市政府批準,知青園按規劃立石、建園。“知青”石長9.6米、高3.6米、厚2.1米,重116噸,是一塊名為“泰山全景”的巨石,它充分展現了一代知青的風骨和精神,由726名老知青們捐款購置。江城市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紀念石,以示紀念,昭示世人。

仁慈牽頭召集知青四十年紀念活動時,並提議成立了知青文化研究會。四十年後再相聚能不激動嗎?

你看啊!大家個個喜笑顏開,笑臉相迎、相互問候。歲月的流逝,幾乎都有了孫兒,熟悉的麵孔多了許多滄桑。知青們眼角流出激動的淚花,寫滿驚喜的笑臉,知青們忘情地擁抱,一雙雙手緊緊地相牽。

是啊,當年響應黨的號召“廣闊天地,大有作為”,到農村滾一身泥巴、練一手老繭,同睡一張炕同吃一鍋飯,那時,我們都十六七歲。

現在的人,不一定讀懂知青這個名字的真正內涵……隻有當過知青的人才能深刻地體會到:

知青和新中國一起誕生的一代人,他們與共和國共同患難,饑餓是他們童年的噩夢,貧窮是他們相隨的夥伴。在五星紅旗下成長,在國際歌聲裏鑄就世界觀,讓新中國崛起,解放全人類,是他們的雄心壯誌。他們時刻聽從祖國的召喚,當全國掀起了上山下鄉的浪潮,他們義無反顧,奔向了農村第一線。春夏秋冬的四季輪回,風風雨雨的艱苦磨練,他們把浸染著血汗的足跡刻在了廣闊天地窮鄉僻壤,把美好的青春甚至生命,留在了南疆雨林,北國荒原……

知青開始回城了——抖落滿身的疲憊,洗刷滿腹的辛酸回家了。返城的美好憧憬,不過是自己的一廂情願,就當生命從頭來過找一個自食其力的飯碗,即便是糊火柴盒的工作他們也坦然接受,毫無怨言,因為他們已經沒有資格挑揀,青春不再與他們結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