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景誌祥
讀北宋文人的故事,有個人是怎麽也繞不過去的,他叫黃庭堅。
因為和蘇可愛(蘇軾)齊名,世稱“蘇黃”。
能到這樣的名號,足夠說明了一切。
黃庭堅出身書香門第,祖上的輝煌可以說,讓無數讀書人汗顏,從科舉誕生以來,根據可靠的數據,大約有十萬人中了進士。
在這個龐大的數字麵前,48這個數字顯得有些不起眼,但拋開黃庭堅死後的800年,這個數字就足夠看。
因為在宋朝,僅他一家就出了48位進士。
服不服?
服!
因為這是硬實力,容不得半點造假。
光這個,還不足夠徹底說出黃庭堅的牛。
比起這48個進士,黃庭堅的老媽更厲害,大唐宗室後裔,比劉備自封的劉皇叔要真的多。
各種精英打造的結果隻有一個——天才與瘋子。
曆史的溫柔在於,將天才給予了黃庭堅。
黃庭堅不光生得好,長得還好,且從小就聰慧過人。
6歲就作詩,技驚四座:
騎牛遠遠過前村,吹笛風斜隔岸聞。
多少長安名利客,機關用盡不如君。
僅一年的功夫,他作詩送人去參加高考:
萬裏雲程著祖鞭,送君歸去玉階前,
若問舊時黃庭堅,謫在人間今八年。
這詩,讓一幫去參加高考的學子汗流了一地。
公元(1058年),13歲的黃庭堅不得不麵臨一個誰也改變不了的難題——親人的離去。
父親黃庶病逝,尚未成年的黃庭堅被送到了舅舅李常家,跟著李常學習。
這李常警悟好學,文思敏捷,生平所學頗為淵博。
加上對外甥黃庭堅頗為喜愛,與學習上不曾有半分的放鬆。
在這樣的氛圍下,黃庭堅除了及時讀書,整整三年,從一個隻會做詩的天才少年,一躍成為了博覽群書,精研百家經典的青年才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