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敌太子爷

第二百九十三章 下聘与押送

字体:16+-

作为季夜丞的妹妹,季清然深受哥哥的照顾,虽年幼时,家中并不算富裕,可父母疼爱、哥哥庇护,也算是顺风顺水。

一个从小被教导着不用琴棋书画取乐旁人的女子,自幼懂事儿,自然也很早就开始帮哥哥分忧。

季夜丞是怎么一步一步进入太常寺,早些年又被人打压,始终不得出头,季清然都知道。

正因为明白这些细节,季清然便更清楚被后人脉实力有多重要。

见季夜丞神色不明,季清然走过去,一把握住季夜丞的手连同圣旨一起。

“哥哥,你从小教我不要听天由命,要懂得事在人为,我明白你为何百般阻挠这一条路,你无非是不希望我陷入皇室漩涡。”

刘公公等人早已离开,如今府中都是自己人,季夜丞的父母也走了过来。

不同于其他人家收到赐婚圣旨的开怀,此刻所有人的眉目都是死死皱着,连一向没什么远见的季父也是一样。

“清然你不知,庙堂纷争有多繁杂,别看八皇子手中并无实力也无野心,可只要他身在那个位置,就总会有麻烦找上他。”

季清然明白,哥哥口中的麻烦,一定是元贞。

在天菱阁和茶会上,季清然都见过元贞。

而那传说中的端王倒是比季清然想的要好些。

传闻中的端王,残暴不仁,贪恋美色。

怎么想都不是个好人。

茶楼与八皇畅谈后,季清然倒是觉得,八皇子能有今日都仰仗着端王。

“爹娘,你们无需为我 操心,先回去休息吧。”季清然先将二老安顿好。

既然即将下聘,那他们也得准备着出嫁的嫁妆。

二老信奉船到桥头自然直,既然已经走到今天这一步,那就只能想办法将以后过的更好。

待二老进屋,季清然与季夜丞走进亭子中坐下。

季清然道:“哥哥可曾听闻,端王与八皇子在薛州时,张仲英的虎符被他亲信交给八皇子,并没给龙鳞卫元宗。”

“我知道。”

这些消息,哪怕不用特意出去打听,也能从同僚口中探听一二。

朝臣为了避免皇上疑心,自然不会多说。

亲信只信任八皇子这也正常,毕竟张仲英与张婕妤是亲兄妹,薛州也算是张婕妤的娘家,唯有八皇子收着虎符才算是名正言顺。

而亲信将虎符交给八皇子,都不算是背叛薛州。

“原本我想,不过是从八皇子的手交换到端王那里,也没什么大不了的。直到那日茶会,端王对八皇子的爱护之意。”

既然满城皆知,这一场茶会,本就是元贞为了元辉才办的,那这二人之间的兄弟之情便无人可反驳。

是不是做面子,一眼就能看得出。

季夜丞蹙眉,侧头看了妹妹一眼:“你的意思是……端王是真心实意对八皇子好?可元贞的品行不端,八皇子跟在元贞身边……早晚会出事儿。”

季清然安抚道:“八皇子远比哥哥想的还要……清心寡欲,一个没有任何野心的人,再坏也坏不到哪儿去的。”

季夜丞气急:“你这是下定了决心要嫁给八皇子了?”

季清然晃了晃手中圣旨。

“皇上 已经赐婚,事到如今哥哥若再去求升上收回皇命,那便是抗旨不遵,咱们季家好不容易才有今天,不能为了一点小事赌上前程。”

“啊元贞摆明是为了报复我!嫌我太常寺碍事儿而已!”

见怎么都说不通,季清然也气的撅起嘴:“难道清然在哥哥眼中,就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姑娘?我嫁给八皇子,真的就会任人摆布吗?”

这场婚事,看似不由季清然控制,可从一开始,就是季清然主动去的茶楼。

她既然知道这茶会为何而开,当然是想好了一切才会动身。

退路、前程。

一切的一切,都在那短短的几天时间里,在季清然脑海中过了一遍。

“哥哥,我安心待嫁,我会为你铺路,会为我们季氏,拼一个锦绣前程。”

季夜丞像是被季清然说服,可依旧不肯松手:“我自幼教你事在人为,你的婚姻大事从来都不是季家前程的筹码。”

“放心吧哥哥,我心里有数。”

他们不知,这一番对话一字不落的落到元贞耳朵里。

宁娆派了探子去守着季家,就是想知道收到圣旨的他们,会说些什么。

书房中,元贞随意停笔,一副文墨跃然纸上。

“季清然是个聪明的,比季夜丞要识时务。”元贞声音淡然。

一旁等候的及邵,在元贞搁笔时,已经将文墨收起。

冯丘行说:“季夜丞就是块硬骨头,根本不好啃,太常寺里里外外折腾这么久了,他竟是将所有人的眼线都给换了,岂有此理。”

自古以来,每个部门都会有眼线,不同的势力、不同的地位。

大家知道,也心知肚明,但大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少有人会为此大动干戈。

确定了是谁,从此调离不再重用也就罢了。

哪儿能直接将人革职。

这罪名送到皇上手里,皇上都被气笑了,说季夜丞一根筋也没什么不对。

“这性子也好,若季夜丞站在谁那一侧,从此便得忠心大将一名,肯定不会背叛。”

“想拉季夜丞入伙?可没这么简单。”姜旭摇着头,啧啧几声。

元贞将双手抄在一起,若有所思的看着门外。

“其妹要嫁我弟,自此便是一家人了,我这条船,他上也得上,不上,也得上!”

又过了几天,那天天气晴朗,是个让张婕妤又爱又恨的日子。

因为那一天,八皇子到季家下聘定下婚期,与此同时,张仲英也被押送到梁京。

人都没送到朝堂,直接押进刑部候审。

八皇子下聘,自然浩浩****,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几乎淹没下聘的队伍。

而押送张仲英的队伍,却顺着城墙边一路进了刑部。

前任刑部尚书也因薛州、廊州一事被问罪,皇上体念尚书年迈,给了告老还乡的恩赐。

新任刑部尚书孔皓才新上任不久,一下子接到了张仲英这么个犯人,心里直骂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