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師弘文館一事很快就傳開了。
古人吃瓜的速度其實也不慢,就算是道路艱難,傳遞信息的方式非常慢。
可京師發生的事兒,特別是兩首詞兩首詩都是能夠傳世之作,且內容又非常傳神,自然傳得很快。
連說書人都根據這段內容,編撰出來一段奇聞。
燕地才子一詞一詩訪弘文,監國太子提筆賦文鎮古今。
話說貞元二十三年夏,燕人使團……。
書中,監國太子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坐鎮東宮,一邊商議隴右道賑災之事,一邊提筆寫詩詞,一詩一詞傳唱天下、聲震古今。
眾裏尋他千百度。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一首青玉案,被人奉為元夕詞第一,和詞聖所寫的詞,已經是不分伯仲。
不少不怎麽喜歡詞的讀書人,也被這首青玉案所折服。
而一首春江花月夜,已經被讀書人奉為經典,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已經倒背如流。
並且,也有不少讀書人讀了春江花雨夜之後,竟然有所感,拿出了昔日的手稿,細心修改之後,也可以拿出手了。
讀書人嘛。
得到這樣的好詩詞,都是第一時間告知自己的知己好友,讓他們也能第一時間欣賞到這樣的好詩詞。
特別是那些本就支持太子監國的老儒生,更是稱讚不已,讓人抄寫了很多份兒,傳遍各地。
而弘文館這些天,也都是人滿為患。
門欄都快要被踏平了。
很多人都想要一睹太子殿下的文采。
也都被這一詞一詩一字給亮瞎了雙眼,再配合當時蕭奕寫出這一詞一詩的場景,眾人無不佩服。
這一下子。
很多讀書人都開始向著太子殿下。
總覺得太子殿下有著這樣的文采,必定能夠把大乾治理的更好,也必定能夠解決眼前大乾所麵臨的諸多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