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卓根本就懒得理他,一路回到书房。
老马拿着银票和契书也跟了过来。
“殿下,成家虽然做的过分。”
“但殿下用不着跟他们动气。”
“世家财雄势大,咱们现在可得罪不起啊。”
老马劝说道。
“我可没有主动去招惹世家。”
“是他们居然贪心不足,主动找到郡王府来算计!”
“给他们银子不要,那就不惯着他们。”
陆卓冷冷一笑。
“对了老马,成家是什么情况?”
“启禀殿下,成家的家主,就是刚才那位成侯爷。”
“现在是光禄寺卿,只有职位没有实权,主要负责家族事务。”
“但他的几个弟弟,都在左右禁卫和各地军中担任要职。”
“成家一门也有两个侯爷和几位伯爵。”
老马立刻回答道。
“军中担任要职……”
“爵位不少啊。”
陆卓这才明白了岳丈大人说过的话。
世家的强悍,不在于家族中某一个人担任要职。
而是整个世家,一代代不断的出现人才,占据着各种官位。
再加上每个族人的姻亲师门等等关系,织就了一张庞大的关系网!
得罪一人,就得罪了一整个家族!
所以古代动不动就诛九族,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老马,现在我们大安的造纸业。”
“现在是什么情况?”
陆卓不想去管成家的事情,他的计划也要立马进行。
“造纸业?”
“殿下,大安的造纸业都被卢家控制。”
“河西宣纸可是天下闻名。”
马天行回答道。
“卢家?是不是户部尚书卢伦的卢家?”
“是的殿下。”
“宣纸……”
陆卓看了一眼桌上的白纸,这种宣纸极其名贵。
一张纸便是五个铜钱,而且还不能单买。
一买至少就是一百张,那可是五百铜钱,半两银子了!
再看桌上的书籍,现在这个时代。
能读得起宣纸书籍的,只有贵族才能办到。
民间还是用竹简刻字的方式,一卷书籍更是难求。
陆卓知道现代造纸的一些基础原理,昨晚从镇国公府回来。
就已经打算要自己造纸了!
尤其是郡王府后山的那片水潭,只要稍微改造。
那就是最简单的造纸工坊。
老子造的纸,不仅比你们的便宜,还要比你们的更好用!
“老马,有件事情交给你。”
陆卓拿出昨晚写下的造纸计划,还有活字印刷的想法。
直接交给老马。
“殿下,您这是要招人造纸?”
“还有这些东西是什么?”
马天行看的有些愣住了。
“你没有说错。”
“这是造纸的计划,那一份是活字印刷术。”
“你按照上面写的计划。”
“先把匠师给我找齐,尽快开始运作。”
陆卓笑道。
“明白了殿下,老奴马上去准备。”
马天行点头离去。
这段时间,老马已经不担心这位殿下乱花钱了。
因为殿下赚到的钱,想要乱花估计都花不完……
对于陆卓来说,造纸和印刷,只不过是小玩意而已。
根本不用操心其中的科技问题。
拿起桌上的账目,陆卓查看着近几天郡王府和断金商号的出货情况。
断金商号那边,又有一支商队已经离开了凤京城。
向着昌北郡运输货物。
经过这段时间的准备,加上昌北郡有云黎的协助。
昌北郡的银行,还有物资仓库已经建立起来。
凤京城的运输队只需要将各种货物运到昌北郡仓库,从银行运回银箱便可。
而驻守在昌北郡的游商队伍,就能立刻取走货物向匈奴境内出发。
这一次,陆卓派出的心腹。
又将会向大风口运输足够的物资和粮食。
……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此处便是匈奴境内的伊尹山脉,也是汉人口中的大风口。
茫茫雪山望不到尽头,大雪纷飞遮挡了视线。
就在山脉中间的一座宽阔峡谷中。
站着一群披着厚重兽皮,手持武器的军士。
似乎正在焦急的等待着客人的到来。
“老叔,今天雪下的这么大。”
“商队还会来吗?”
一个十六七岁的小兵焦急的问道。
“放心吧狗蛋,商队每次都很准时。”
“将军让我们迎接,安心等着就是了。”
旁边一位老兵笑着说道。
他们就是驻扎在大风口的‘叛军’。
已经在此地躲避数月时间。
正在这群士兵冒着大雪焦急等待时,远处大雪之中。
一个个黑影出现在他们的视线中。
丁大石带着数百辆马车,从临沙关出来之后。
便立刻选择了另一条路线不断往东,只是为了给大风口运输物资而来。
这是殿下安排的秘密使命。
每一批运到昌北郡的货物中,都有殿下安排的大风口物资。
丁大石和张全已经运输过很多次了。
士兵们惊喜的迎上前去。
“俞将军在哪儿?”
“这次我有书信带给将军大人。”
丁大石赶紧问道。
“辛苦了,您老跟我们来。”
老兵立刻带着商队进入峡谷,在大雪覆盖下。
穿过一条峡谷弯道后,丁大石耳边便不断响起一阵阵爆炸轰鸣声。
无数落石,从前方的山崖上纷纷落地。
而在白雪皑皑的山半腰上,一座座坚固的水泥堡垒不断出现。
这里的叛军,正在按照陆卓交代的方式。
在峡谷两侧的山腰之上建造堡垒,用炸药炸开一个个新的山洞。
作为叛军和家眷的藏身之地。
历经数月的运作,大风口内已经有无数山洞,足够士兵们驻扎。
建造的水泥堡垒,就像是半空中的水坝一般雄伟。
只是看着便让人心中惊叹!
车队进入大风口数百米后,就被一座巨大的水泥城楼挡在面前。
整个峡谷在这里被切断为两截,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关卡。
“兄弟们,赶紧来帮着卸货了。”
老兵一声吆喝,城楼上欢呼声四起。
无数士兵齐齐冲下来,帮着车队车夫驾驭马车进入关卡。
丁大石跟着老兵进入城楼,走向一侧的高高台阶。
进入距离地面数十米高的一座人工洞窟中。
洞窟内温暖如春,俞天佑正带着一群将领开会。
石壁上还挂着一幅陆卓送来的匈奴详细舆图。
“属下参见俞将军!”
丁大石一个人进入洞窟,立刻低头行礼道。
“您老来了。”
“来人,奉茶看座。”
“把美酒美食端上来。”
俞天佑是个三十八岁的汉子,一生戎马,脸上伤痕无数。
只是站在那里,自有一股摄人的气势。
不过看到丁大石进来,他脸上立刻露出了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