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黄巾起义,开局降服刘备

第一百八十五章:说来容易做来难

字体:16+-

袁绍先行离开。

诸葛孔明一直从窗子处向外张望,目送着他的背影,消失的无影无踪,才安下心来。

“他竟然真的是一个人过来的,也许是可以靠得住的!”

张钰端起来面前的茶碗。

“很难说,空有谋略,无胆无识。”

诸葛亮紧皱着眉头。

“所以,他难成大事,若想他手下兵马无恙,大人必须早做打算。”

早做打算,说来容易做来难。

张钰忽然想到一个人。

“袁绍对我等倒是不存杀心,但是,也是心有芥蒂的。所以要拿捏住他,必须从他身边人下手,比如说袁隗……”

孔明不由得挑眉:“袁隗?袁隗位高权重,不好拿捏啊。不过,我倒是很想见一见这位袁大人。”

……

袁绍回到住处之后,就把自己关在书房里面,再未出来过。

书房里的灯却一直亮着。

将近午夜时分,鲍信来到了书房之外。

侍卫传话之后,他才敢推门而入。

就见袁绍靠在椅子上,闭目养神,听到开门声也没有什么反应。

面前案几上的一碗茶,已经凉掉了。

鲍信毕恭毕敬地施了一礼。

“见过大人。”

袁绍这时候才终于张开双眼,端起来那半碗茶,一饮而尽。

他打量一下一身麻衣的鲍信:“大人是不是太紧张了点?穿这身衣服过来,是因为不想被人看到?”

鲍信叹了一口气。

“将军,董卓进洛阳,搞得人心惶惶,朝中大臣人人自危。”

“很多人都知道他狼子野心,但是不敢轻举妄动。”

“但是咱们不一样,将军手下拥兵几十万,我们可以杀他个措手不及,永绝后患。”

袁绍未做回应。

鲍信再叹了口气。

“大人,若国将不国,倾巢之下,焉有完卵?我知道大人担心战乱起时,新帝恐怕性命难保。但是就算新帝死了,我们还可以拥立他人为帝,总比,让他做一个傀儡皇帝要好啊。”

袁绍这个时候终于开了口,却转移了话题。

“你可听说过并州张钰?今日他约我相见,让我入宫之时刺杀新帝。”

鲍信直接就呆住了。

“你是说汉王刘备的那个手下张钰?他现在在洛阳城?他好大的胆子。将军确认真的是他?”

如果刘备大军开进洛阳城,不可能无人知晓。

张钰这一次身边的人一定不多。

在这兵荒马乱之际,张钰怎么就这么大胆子,他是不想活了吗?

袁绍点了点头:“不会有错,我觉得,董卓抓住了新帝,就等于是手里有了拿捏我们的筹码,杀新帝,我们就可以放手一搏了,未尝不是好事。”

“但是,我们如果那样做的话,和叛臣贼子何异?”

“所以,我没有答应他。”

鲍信垂头,沉吟良久。

“将军,我觉得,董卓轻易不敢动新帝,而且虽然后宫表面上看起来被他完全操控,但是其中也不乏忠君之士,所以,只要我们下手够快,还是可以保先帝无恙的。”

“现在董卓刚刚进洛阳,兵困马乏,正是我们下手的好时机。”

“若是等他们休整过来,我们可就没有希望了。所以说当断必断,后患无穷。”

袁绍终于是有些动心了。

他点了点头。

“容我再考虑一下……”

此时时间已经是午夜,外面死寂无声。

却忽然在此时,有一阵喧哗声响起来。

袁绍不由得一愣。

鲍信却瞬间慌了神,直接提剑出了房门。

有两个兵士正慌慌张张从后面过来。

“鲍大人,不好了,刚刚前面有刺客潜入……”

有刺客潜入?

鲍信一脸的不可思议。

这里是什么地方?

这里可是袁绍的府邸呀,袁绍兵权在握,位高权重,怎么还有人来这里生事?

“人呢,我倒要去会一会,看看是谁吃了熊心豹胆?”

他这里正要去后院看一看,又有兵士过来回话。

“刺客跑了,我们的人追出府去,结果,又有一伙人冲出来,他们不得不撤了回来。”

换做是以往,有谁敢来袁绍的府里闹事,那就等于是太岁头上动了土。

就算是要把洛阳城刨地三尺,也是一定要把人揪出来的。

但是今天,不比以往。

洛阳城马上要变天了,底下人自然也不敢轻举妄动。

鲍信点了点头。

“刺客跑了就跑了吧,告诉大家警醒着点,千万不要再让类似的事情发生便是了。”

侍卫退了出去。

鲍信这时候才回到书房之内,把外面发生的事情和袁绍说了一下。

袁绍似乎并不觉得意外。

但是因为这件事,他终于是拿定了主意。

“鲍信,你回去以后暗中调派军马,我们我入宫,若是觉得可行,你就带人直接包抄过去,和董卓老贼决一死战。”

鲍信很高兴:“末将领命。”

对于很多人而言,这都将是一个不眠之夜。

尤其是袁绍……

他一直在书房坐到第二天天亮,然后才穿戴好袍服,带着两个心腹手下,入宫面圣。

皇帝在外面转了一大圈,现在终于回来了,朝中大臣自然都兴奋不已。

很多人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意。

当然也有人心中惶惶。

经历了九死一生的刘辩,虽然看上去气色不大好,比之前瘦了一大圈,但是状态还不错。

“众位爱卿,朕这一次能化险为夷,平安归来,都仰仗董大人,所以,朕现在就家封董大人为护国将军。”

没有人提出来异议。

董卓笑呵呵领封,而后又是一番夸夸其谈,无外乎就是说自己如何护驾有功,话里话外,又透露出来对新帝不作为的不满。

朝堂之上,一个臣子如此作派,显然不合常理。

但是很多人都不敢出言辩驳。

吏部孙大人性格耿直。

“陛下遇险,皆是因为我等臣子的不作为,我等惭愧至极。董大人救驾迟了,却还要受皇恩封赏,大人会不会觉得惭愧?”

孙大人这一句话,直接就让董卓变了脸色。

他语气森冷。

“孙大人,你好大的胆子。你是不是不想活了。”

此时刘辩的脸色也很难看。

毕竟没有哪一个皇上,愿意被当成摆设吧?

同时他也替孙大人捏了把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