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黄巾起义,开局降服刘备

第二百一十一章 一切都只能从长计议

字体:16+-

张钰和诸葛孔明,很快就来到了刘备驻扎的地方。

这里位于两山之间,所以很难被人发现,相对安全。

三人久别重逢,刘备非常高兴。

“你们运回去的银子,我们一部分用来招兵买马,另外一部分都制作成了火铳!”

“然后我还囤积了一些粮草,以备不时之需。”

“我听说三公一致讨董,就觉得我们是时候该动手了。”

诸葛亮皱着眉头,把这个边的情况和他说了一下。

“董卓现在的确是不得民心。袁绍也马上蠢蠢欲动了,我们这个时候动手倒也可以。”

“但是出头羊好像不好当。”

“主攻还是三思后行吧。”

刘备还没等开口说什么,他身边的庞统就沉不住气了。

“话不能这么说,俗话说得先机者得天下,如果被袁绍捷足先登,这皇位可就和我们无缘了。主公虽然也是皇族正统,但是毕竟比不了刘辩等人,名不正言不顺啊。”

张钰一直没有言语。

庞统的一番话却让他意识到,刘备急火火的带队过来,极有可能是这个人怂恿的。

这个庞统,一直想要赶超诸葛孔明,所以才会急功近切……

这样下去,他离死期可就不远了。

诸葛孔明望了一眼张钰。

“庞大人这话也有道理,主公的意思,是打算直捣洛阳吗?”

刘备点了点头。

“各大洲郡虽然没有和我们合为一体,但是其实都对董贼心怀不满,如果我们直接拿下洛阳城,他们自然会臣服于我们。”

这种可能好像也不是没有……

各州郡虽然表面上不分伯仲,但是实力最强的也不过那么几家。

袁绍应该是居于首位的。

袁绍有心一统天下,却不会和刘备等人为敌。

张钰这个时候放下手里面的茶碗。

“主公,这次带过来多少人啊?”

刘备回答道:“十万铁骑。”

十万铁骑,好像还不足以和董卓抗衡吧。

庞统似乎是看出来他的疑虑:“实不相瞒,我在此之前已经联系了衮州刺史刘岱,陈留太守张邈和广陵太守张超。以及山阳太守袁遗,他们都愿意和我们合作。所以我们是有一定胜券的。”

原来他们早就已经暗箱操作一番了。

这倒是让诸葛孔明二人很有些意外。

诸葛亮笑了。

“这么说来,倒是不妨一试了。不知道相国大人觉得如何?”

张钰微微皱着眉头。

史书记载,这个时候的袁绍还没有动手的意思……

庞统拉的这几个联盟虽然也比较给力,但是几个人绑在一块也抵不住一个袁绍。

“庞大人为什么没有去联系一下袁绍呢?”

庞统开口。

“去了的,但是袁绍说,他现在不得自由。韩馥盯他盯得非常紧,一切都只能从长计议。”

韩馥的确一直在盯着袁绍。

但是这并不是袁绍拒绝合作的正当理由。

可见袁绍野心未死……

庞统继续说下去。

“但是就算是没有袁绍,我们和其他洲郡合作,又有火铳傍身,是没什么好怕的。”

张钰望了一眼刘备。

“既然主公和庞大人是这么打算的,我也觉得不妨一试。但是你们一定要多加小心,如果实在拿不洛阳城,一定不要死战。”

庞统信心满满,拍着自己的胸口保证。

“您就放心好了,我们不会有太多折损的。”

这件事情就算这么敲定了。

诸葛亮本来是打算留下来和他们在商谈一下具体事宜,却被张钰给直接拖了回去。

理由是,如果他们不回去店里,也许这件事就会走漏风声。

此时时间已经是后半夜,乡间小路上空**无人,四周黑漆漆一片,一派死寂。

诸葛孔明脸色阴沉。

“大人,是想要置身事外的意思吗?”

这兵荒马乱的年头,招兵买马不是容易事儿,制造火铳也是耗费了他们大量的财力。

万一此战失败,他们将损失惨重。

张钰开口。

“那倒也不是,俗话说兵胜险招,我觉得试一试也无妨。”

“而且我们这么做,还可以试探一下袁绍那边是什么意思?”

“董卓虽然实力雄厚,但是如果我们把他们困到里头,他们也束手无策。”

“退一万步讲,就算是我们打不过他们,有火铳傍身,也还是可以平安抽身的。”

“庞统这个人倨傲的很,一心想要挣个风头,建功立业,偏偏主攻又对他信赖有加,那不妨就成全他吧。”

诸葛孔明捋着自己的山羊胡。

“相国大人言之有理,是我太肤浅了。”

……

刘备在和其他洲郡联系过之后,就在一个月黑风高之夜,带着十万铁骑,把洛阳城给团团围住了。

董卓被打了个猝不及防,城门只差一点点就被攻陷。

好在洛阳城城门非常的坚固,而且他们里面的防守也还算严,庞统最终还是没有攻进去。

但即便如此董卓这边也是伤亡惨重。

董卓脸色铁青,来来回回的走着。

“一群没用的东西,咱们这是在守城,占据着天时地利,怎么就会一下子损兵折将过半?”

“这个刘备真是不想活了,马上安排弓弩手,我倒要看看他们有几个脑袋。”

“另外继续准备滚木雷石,务必要保证乘上的防守。供应不上的话,就拆老百姓的房子。”

董卓的手下苏远,之前一直在城上驻守,身上虽然没受什么伤,但是铠甲上面已经被鲜血染红,整个人看上去狼狈不堪。

他略有踌躇。

“大人,他们的火铳比我们的弓箭要厉害的多。而且我们这边的滚木雷石有限,拆老百姓的房子一定会引起来人心不稳,不到万不得已……”

董卓马上立起了眼睛。

“你是什么意思?”

苏远脸色发白,却也不得不硬着头皮继续说下去。

“下关的意思是我们保存实力,不和他们硬扛。反正守城容易攻城难,他们动不了我们的。”

“他们毕竟都不是本地人,耗的时间长了,难免水土不服,有可能就会不攻自败。”

“而且我觉得他们带过来的粮草也未必充足,不应该比我们城里囤积的粮草多。只要他们弹尽粮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