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朱元璋的话,朱迪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刚刚的一身疲倦,也顷刻间消散大半。
“真的!”
朱元璋点点头:“只要对大明有利,相信朝廷会理解的。”
“但是铁器绝不可能。”
朱迪自然也知道,铁器这种东西不可能和草原的部落进行交易。当初之所以提出铁器,就是用来和朝廷讲价的。
就像朱迪前世,在书上看到的鲁迅那句话一样。
如果想要开个窗,直接说开窗是不容易的。但要说把屋顶拆掉,那么开窗这件事,就很好谈了。
这就好像卖东西时候虚高的价格一样,一来可以让买东西的人产生虚荣心,二来也可以增加买东西之人,讲价的成就感。
朱迪看着朱元璋的眼睛,哈哈一笑,将自己心中的这些想法和盘托出。
随后笑着道:“铁器什么的,祝老哥先报上去。至于朝廷批不批,那是朝廷的事情。”
“左右我这里只要有盐巴,和一些能够让牧草茂盛的肥料就够了。”
听到朱迪的话,朱元璋错愕的瞪大的眼睛,原来这小子在这儿和自己耍心眼儿呢。
难怪朱迪会提出铁器这种十分敏感的东西,原来只是当做讲价的一种手段。
朱元璋险些失控的翻了白眼,一把拍掉朱迪搭在他胳膊上的手。
朱迪还以为,朱元璋是觉得受骗了,连忙安抚道。
“朱老哥别生气啊,这些都是必要的小手段。何况我也没想骗你,这些不是都与你和盘托出了么。”
朱元璋都要被这无耻的小子,气得动手了。
你是没骗我,但是你骗皇帝了,那和骗我有什么区别吗啊。
朱元璋不欲再和他计较,随即问起了马皇后的病情。
朱迪听到这个,立刻严肃了起来。
“夫人的病情到还好,这些日子里面已经恢复了一些。想来和心情也有关系。”
“另外,朱老哥找来的那些药材都是上等的,这对夫人的病也有更好的疗效。”
“回头按照我开的那个药方,每次煎药的时候,加一勺这个苜蓿液进去。”
“三碗水煎成一碗药汤就可以了。”
“另外就是要休息好,切勿操劳。”
“如此大概有个十天半个月的,也就差不多了。”
“等那个时候,你们再启程回京就没问题了。”
朱元璋听的很仔细,将朱迪的每一句话都记在了心里,频频点头。
见朱元璋将他说的一一记下,朱迪疲倦的打了个哈欠,而后又伸了个懒腰。
满脸疲倦的拖着脚步回房休息去了。
而朱元璋则拿着那个装满了苜蓿液的瓷瓶,小心翼翼的回了房间。
回去之后,立刻吩咐人找来了木箱,将那个瓷瓶放进去才安心下来。
马皇后看着朱元璋的模样有些好笑:“陛下,什么东西让你如此小心?难不成是什么琼浆玉液?”
放好了瓷瓶朱元璋才转过头,笑着看向马皇后道。
“比琼浆玉液还珍贵,那是朱迪给你调配的药引。”
“以后每次煎药都要放一勺进去。”
“依他的那个方子用药,大概半个月左右,就能好了。”
马皇后一听也是妙目闪烁,她这病已经伴随了她几十年了。如今得知,总算可以治愈,自然心里畅快的很。
抿着嘴,马皇后对朱元璋招了招手,待朱元璋坐到床边,马皇后才开口道。
“陛下,朱迪如此费心。你看我们赏他些什么好?”
朱元璋一听哈哈大笑起来,抬手点了点马皇后。
“你呀你呀,也不知朱迪那小子给你灌了什么迷魂汤,你总是这么护着他。”
马皇后也是笑意盈盈:“我初见他的时候,就觉得有些亲切。加之他又姓朱,难免又增一份喜欢。”
“而且,朱迪不是那种大而无当的人。虽然有些惫懒,但人品很好,而且头脑聪颖。”
“这样的人,谁又不喜欢呢。”
朱元璋本想吐槽两句,不过看马皇后一脸欣喜的模样,到嘴边的话又吞了回去。
随后点点头道:“咱家已经赏赐过了,答应他会帮他弄一个边关贸易文书。”
“真不知道,等这里的边关贸易开了以后,能否达到,南方那般规模。”
说着朱元璋脸上露出了憧憬之色。
这一夜,朱元璋和马皇后聊了许久。从他们最初相识,到马皇后追随朱元璋,常年奔波劳累积劳成疾。
而后又聊到了,大明的未来。想到朱标有朱迪辅佐,以后定是一代明君。
次日一早,朱迪依旧日上三竿才起床。
用过早午饭之后,便拿起那些木那哈亲随的审问供书。
那些人对卖给他们火炮的张明英都不了解,甚至有几个人,因为轮值的原因,都没有见过那人。
这就让朱迪有些头疼了,这个人好像突然冒出来的一样。
可是这么可能有人,是突然冒出来的。总会有些社会关系,会牵扯到他们。
想着想着,朱迪忽然想起来。木那哈曾经提过,那个张明英是一个盐商介绍来的。
虽然对于那个盐商,木那哈也只知道个名字,但朱迪可以通过贩卖私盐的数量,来反推那个盐商手里的存货。
如此一来,大概的范围至少可以确定了。
尤其是,塔木部落的人数不少。供给这种规模部落的盐商,应该不会太多,至少筛查一下,还是能找到目标的。
确定了方法之后,朱迪便准备提审木那哈。
恰巧此时,朱元璋和几名钦差一同到来。他们也在关注,木那哈的火炮。
而且除了火炮,还有人向他们贩卖私盐和部分铁器。这足以引起朱元璋和一众钦差的关注。
自然看到朱迪要提审木那哈,立刻要求一同前往。
朱元璋还让人,将朱标和朱樉也叫了过来。
等众人聚齐之后,木那哈拖着沉重的脚镣,被带到了众人面前。
虽然朱迪觉得,不至于防范的如此严重。但那些钦差却强烈要求,必须要如此。
因此,这些京官还一度被北平的官员看不起。他们哪里知道,钦差完全是因为朱元璋也在,才做出了如此多的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