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一个县令,你让我监国?!

第四百九十三章 北平新貌

字体:16+-

再次看到毛骧,刘铮无比努力的,在脸上挤出了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

毛骧拍了拍他的肩膀:“别怕,这次需要你帮我们做场戏。”

“不过为了安全起见,得借你这张脸用用。”

刘铮顿时吓得瘫软在地,好在毛骧练过功夫,一把将其拉住。

然后交给了,带来的几名手下。

在经过一阵折腾之后,其中一名身形和刘铮十分相似的锦衣卫,换上了刘铮的脸和衣服。

而后便低着一众侍卫和一车私盐,偷偷进入了草原。

经过几天的调查,刘铮和那个张明英并不是上下级关系。只是单纯的利益关系。

张明英之所以找上刘铮,也只是因为,他看上了塔木部落。而刘铮和塔木部落的关系比较近而已。

那次交易之后,刘铮便再没见过张明英。

但在十几天前,感到有人似乎在跟踪他。而那短时间,正是北松镇被袭击的消息,传到晋西的日子。

最近几日,刘铮感觉似乎跟踪他的人变得多了。不过因为他也不是什么良善之人,因此平日里就十分注重自己的安保。

这些日子他不但加强了自己的护卫力量,而且也没有离开晋西城。这才没给对方可乘之机。

在得知了这些消息之后,毛骧才想出了这个引蛇出洞的办法。

因为他经过调查发现,刘铮所说的那个张明英的家,根本就是假的。

不得已之下,才出此下策。

就在他们对张明英展开钓鱼的时候,身在府上后花园乘凉的朱迪,被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惊动。

“怎么了,匆匆忙忙的。”

孙鹏和几名北平的官员,满脸焦急的找上了朱迪。

“大人,大事不好。”

“那些商人怕是要闹事啦。”

“我们边关贸易……”

朱迪抬手打断了他们的话:“一个一个说,到底怎么了?”

孙鹏上前一步:“大人,我们边关贸易的仓库都被占了。而且还有不少商人的货物,在源源不断的运到北平。”

“我们的仓库不够用了。”

说到这,孙鹏满脸都是惶急之色。

朱迪嗤了一声,原本坐起来的身子,再次躺回了躺椅。

“还以为什么大事,就这?”

赵蒙也一脸急色:“大人,可是我们没有仓库给那些商人用,他们不得找我们闹呀。”

“他们哪敢。”

“况且当初不是说了么,先到先得。”

“没有蹭到免费仓库的,让他们自己想办法去。”

说完朱迪忽然想起一事:“对了,这几日本官没有参加研讨会。”

“两个项目的进度如何了?”

“都快要完成了。”说起这个,孙鹏脸上明显浮现了笑意。

“还得是大人的办法好,让那些商人自己想办法。结果他们找来不少能工巧匠,大大加速了两个工程的进度。”

“虽然娱乐城的工程毕竟复杂,但那些商人的热情也更大。因此不大好商人都追加了投资,这也让工程进度大大加快。”

“最多再有十日左右,两个工程就要收尾了。”

朱迪听后满意的点点头。

“这就行,反正也就十天左右了,那些商人即便自己找些收费的仓库,应该也花不了多少钱。”

“对了,边关贸易的那些商铺的租赁广告,你们开始做了吗?”

孙鹏再次点头:“已经做完了,这次来也带了一本,正准备让大人把把关。”

朱迪却是摆摆手:“些许小事,你们自己看着办吧。”

“边关贸易市场那边的商铺,近几日就可以开始开办租赁业务了。”

“毕竟有些商铺里,也有仓储存货的空间,想来那些商人会对这个感兴趣的。”

朱迪说完便再度闭上了眼:“好了,该干嘛干嘛去吧。”

孙鹏看了看朱迪,又看了看其余几人。而后在心里叹了口气,摇了摇头离开了朱迪的后花园。

出来之后,几人聚到一起商议道。

“真的就让那些商人自己想办法?”

孙鹏点点头:“我们也没有其他办法不是。”

“而且,上次朱迪大人这么说,可是大大加快了两个项目的工程进度。”

“这次,未必没有意外之喜。”

一旁的赵蒙也跟着点点头:“朱迪大人算无遗策,我们还是把精力,放在接下来的商铺租赁业务上吧。”

几个人齐齐点头,而后便各自散去。

次日,边境贸易市场外面,便贴出了告示。那些很快,消息就传遍了北平。

那些商人蜂拥而至,在看到告示的第一时间,又立刻全都转战府衙。

不多时,府衙门口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队伍中的商人,个个都十分焦急。

“怎么还不开始?”

“就是啊,不是说好了未时三刻吗,这眼看就快到了。”

“这么多人,府衙也不说早点开……哎呦是刘老板。”

“哈哈,张老板也在呀。”

排队的那些商人,大多都在酒楼茶馆中见到过。

这段时间,北平涌入了大量商人。他们一边看着两个项目的进度,一边在城里四处打探消息。

这些人,让这个边镇很快就热闹了起来。

人多了,各种吃穿住行的需求就多了起来。北平的百姓,也在这场商人的欢宴中,获得了不少的好处。

此时,北平城中的客栈早已经住满。那些看起来还不错的民房,也纷纷被商人租赁。

甚至不少商人为了存储货物方便,在城外找了那些院子大的民房住了下来。

由此开始,大明的第一批民宿和农家乐正式登场。

这些自然都是朱迪给出的办法,这一波不但让北平的百姓赚的盆满钵满。就是那些商人,也都感到十分新奇。

加上朱迪将一些农家乐的玩法,私下传授出来后。更是吸引了不少商人,来北平周边的农家乐游玩。

至此,这座沉寂许久的大明边镇,忽然焕发了勃然生机。

就连朱元璋都忍不住夸赞,朱迪对百姓的尽心竭力。

北平表现出来的这股与众不同,也引得那些来此的商人络绎不绝。

如今,这些商人聚集到了一起,自然交流的多是这些内容。

就当他们讨论到,以后北平城的房价会涨到什么程度时。忽然一声锣响,府衙的大门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