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千户先将这里的消息传回锦衣卫暗桩,然后装作附近百姓,若无其事的观察起了眼前的局势。
官员的似乎是有点气愤,是因为百姓不配合?杨千户转换视角,往百姓中看过去。
百姓这边的情绪比较复杂,有的悲伤、有的激愤、有人独自算计着什么、也有人互相商量对策。
在人群中看了一圈,杨千户发现老冯似乎正皱着眉头在思索什么。
看到老冯后,杨千户本想上前了解下这位“老朋友”的情况。他才迈出一步,就听到那名官员,饱含愤怒地大吼。
“好啦!”
听到那名官员发怒,百姓被吓了一跳,顿时不再争执,全都将视线投到那位官员身上。
“你们……”
官员将那拆迁文书握在一只手中,另一只手指着下面的这些百姓。
“真是一点不识好歹,自上任以来,朱大人可骗过你们、可欺压过你们、可盘剥过你们。”
“朱大人给你们都是最好的待遇、最高的工钱、最有希望的生活。可你们呢,居然敢怀疑朱大人,你们自己摸摸良心,不会痛吗!”
“当真是一群刁民!”
拆迁官员一番措辞激烈的训斥, 让很多百姓都低下了头。就连锦衣卫杨千户,也反思了一下,似乎通过这几个月的了解来看,朱迪的作为还真如那官员所说。
可是如此一来,朱迪又哪来的钱做这些事,又从哪里贪污呢?
杨千户迷惑不解的时候,那名负责拆迁的官员缓了口气,换做恳切的语气,语重心长的与在场百姓解释。
“朱大人此举,是为了让你们过上更好的生活,这么好的拆迁补偿为什么不要?”
说着那名官员再次抖了抖手上的文书:“这福利好得我都眼馋,也就是我在这片没房子,不然我自己动手拆房子。”
周围百姓直到此刻,才开始注意拆迁补偿,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似乎都有些心动,想继续听听拆迁的好处都有哪些。
这时,百姓中忽然有人越众而出,直直走到那名负责拆迁的官员面前。
“大人,我就是这里的屋主老冯。”
说话间老冯指了下他家的房子,那官员顺着手指方向看了眼,是个四处漏风的土坯房,房顶上长了不少杂草,房子周围围了一圈破栅栏。那房子看的拆迁官都有些觉得碍眼,不过想到拆迁后的补偿,心中又有些羡慕。
“大人刚说这是朱大人的命令,那我老冯绝对支持朱大人的决定,无条件支持。”
老冯说到这,不自觉的搓了搓手:“大人还说拆了房子会有补偿,不知道会有多少补偿,如何发放呀?”
老冯心里明镜一样,他家那个破房子连贼都懒得光顾。房顶上长的杂草,把不少混泥儿都给顶开了。
赶上下雨天那真是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外面雨停了,屋里还在下小雨。老冯早就住够了这房子,要不是他想攒钱修好点,或许房子早就拆了。
如今看这官员的态度,拆迁可是一件好事!而且官府还有补偿、还有福利,那自然不可错过。
官员一听老冯的话,顿时喜上眉梢,真是连眉毛都扬起来了。真是瞌睡了送枕头,渴了喂西瓜,这老哥给力啊!
拆迁官越看越觉得,老冯觉得这人长得慈眉善目,一团和气。对比刚刚百姓的那些抵触情绪,这老哥简直是他的福星。
“老冯你这才是明智的决定啊,咱朱大人来了福州之后干了多少好事,怎么会让咱们百姓有所损失呢。”
老冯对这些都不关心,他只想知道能拿到多少补偿。
“是是,大人说的是,那您刚说的福利……”
拆迁官将那张文书展开,指着上面的条款,将拆迁的福利一股脑的都说了出来。
“老冯你看看,这上面都写了。所有满足拆迁的住户,都会得到原房屋至少两倍的补偿。”
“而且,如果情况特殊,经审核人员审核后,可申请特殊补偿,具体补偿数额视情况而定,但两倍最低补偿不会少。”
拆迁官看老冯这么配合他,心生好感,转身一指老冯的破房子。
“看你这房子的情况,相信你生活应该很贫苦吧?这就可以申请一些额外的福利,比如可以帮你找个工钱相对优厚的活计,补贴些家用。”
老冯听到福利,暗道一声可惜。他如今的工钱已经很高了,想来不会再帮他找新工作,这么一想顿时觉得损失了不少。
拆迁官看到老冯面色变化,生怕他反悔,忙问是否对福利不满意?
老冯只好将他的工作说了出来:“我这已经参与大基建工程了,只是没舍得花钱返修,想着攒钱买个好房子呢。”
拆迁官一听,就明白了老冯的意思。
“明白了,你对如今的工钱很满意是吧,那就换个福利。”
说完,拆迁官扫视了一圈百姓,才提高声音说道:“你作为第一个站出来支持府衙工作的人,想来咱们朱大人也会十分欣慰。本官做主,给你换个福利。”
“允许你在福州的小区房,享有优先购买权,而且还会有相应的优惠政策。”
老冯一听直接傻了:“小区?优先?还有优惠!”
拆迁官对老冯的反应十分满意,微笑着点了点头:“没错,你说的这些都有。”
说完拆迁官在老冯肩膀拍了拍:“对于支持府衙工作的,咱们一向都是不吝奖励的。”
百姓早在听到两倍补偿时,就已经纷纷心动,如今看到老冯拿到的福利,全都心里懊悔不已。
早知道有这么好的福利,他们早就站出来了,这些全都便宜老冯那家伙了。
“大人,大人,咱们真能得到两倍补偿吗?”
?“老爷,我家十三口啊,情况特别特殊,能给个小区优先购买权吗?”
“大人我家支持拆迁,我这就回去自己拆了房子,第一个拆房子也有奖励吧?”
一时间百姓们群情汹涌,纷纷要求先拆自家的房子。
此时手握小本准备记录证据的杨千户却傻了眼,两倍?还有工作、购房福利!怎么感觉这跟他想的不太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