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唐朝做将军

第六百三十一章 退路

字体:16+-

安庆绪最近的情绪颇是有些一言难尽。

他登上了皇帝的宝座,成为了大燕朝第二个皇帝,洛阳宫中所有的一切,如今都是自己的了。

这不禁让他飘飘然,一个偷羊贼的儿子,竟然可以同大唐分享这半壁江山,当然,这“分享”,也是他自己以为,人家大唐可并未同意。

而另一边,他也知晓自己这皇位来得有些名不正言不顺,自己弑君杀父放在谁身上,都要被千夫所指。

况且,自己可以弑君,别人也可以!

比如。。。安庆恩,比如。。。史思明。

对于安庆恩,安庆绪很果断了将其杀了以绝后患,而史思明,安庆绪明知道他野心渐大,却也只能暂且捧着他。

安庆绪还要靠着他抵抗唐军!

可是,安庆绪看着手中的战报,史思明在太原大败给李光弼,仓惶逃回了范阳,一副休养生息的模样。

也不过如此罢了!

安庆绪心中极为不屑,可是对大唐的将领更是求贤若渴,若是李光弼、郭子仪成为大燕的将军,攻下长安也指日可待了吧!

安庆绪摇了摇头,朝严庄问道:“那个人。。。还不肯松口?”

严庄这阵子也正在思考自己的退路,原先跟着安禄山,觉得尚且能成为“开国功臣”,可是自安庆绪登基之后,严庄却是发现,安庆绪也不过虚有其表。

这样一个绣花枕头,长久跟着他可没有好前途呀!

“严军师?”安庆绪见严庄没有回应,又唤了一声,自己登上这个位子,严庄的确功不可没,可也仅此而已,若他妄图挟功要自己事事听他的,那可不成!

君就是君,臣就是臣!

“陛下恕罪,臣适才想太原一战呢!”严庄忙低头应道。

安庆绪“嗯”了一声,再次问道:“后殿关着的那人,可有松口?”

“回陛下,他说愿意投降,可是——”

“愿意就好,愿意就好!”安庆绪没有听完严庄的话,当即眉开眼笑,继续道:“带他来见朕,朕这就命他去攻打太原,一定要将河东打下来!”

“陛下,”严庄看着兴奋的皇帝,心中无奈,上前一步劝道:“陛下,臣以为,他的话不可信啊,若是真把将士交给他,他临阵反了可如何?陛下三思啊!”

安庆绪头上犹如被浇了一盆冷水,他板了脸色,冷声道:“照你的意思,该如何?”

严庄遍体生寒,却还是继续道:“陛下,依臣的意思,便让他手书几封招降书,送与其他大唐将领,若是能招几个回来,便信了他,若不成,臣以为,还是杀了好!”

“杀了?”安庆绪一拍桌案站了起来,走到严庄身前冷笑道:“说的轻巧,史思明大败,尹子奇被杀,崔乾佑被拖在长安,田乾真守着潼关,李归仁和安守忠在河北,你说说,朕还有什么人可用?”

“可是陛下,若是让他领兵,再来个阵前反戈,可如何是好呀!”严庄急道。

安庆绪闭口不言,沉默了半晌,忽而问道:“听闻大唐有个职位,叫监军?”

严庄点了点头,心想陛下也是想效仿大唐,设置监军不成?可是如今洛阳宫中,也没有合适的人选呀!

“甚好,严爱卿如此忠心大燕,便由你担任监军,若他敢阵前反戈,你就杀了他吧!”

“陛。。。陛下?”严庄还以为自己听错了,让自己监军,怕不是要送羊入虎口罢,“陛下,臣担不起啊!”

“下去吧,准备准备,朕这就给你们两万人马,给朕打太原去!”安庆绪说完,摆了摆手,再不理会严庄。

严庄愁眉苦脸得走出大殿,正看见高尚,挤了个比哭还难看的笑来。

“何事?”高尚奇怪道。

“陛下,唉。。。”严庄拍了拍高尚的肩膀,“老夫这一去,想来是回不来了,辅助陛下,就交给你了!”

“什么叫回不来了?你要去哪?”高尚跟在严庄身后,朝着后殿走去,“去后殿?陛下要用他?”

“是!”

“陛下疯了?”高尚咬牙切齿,低声说道。

“是啊!”

“哥舒翰能真心投降?陛下为何还真要用他?”

“罢了罢了,陛下已是打定了主意,命本官为监军,领两万人马攻打太原,若有不妥,杀了哥舒翰,呵呵,只怕到时,是他杀了本官!”

高尚听了这话,眼光闪烁,看着严庄一副愁苦的模样,似乎想到了什么,苦笑了一声道:“今后,咱来只怕是要分道扬镳了,严兄,还望届时,别忘了救我一把!”

严庄回头看向高尚,此时,他的脸上哪里还有为难愁苦,二人心照不宣得拱了拱手,在后殿门口告别。

严庄已是有了退路,高尚也从他话中知道了他的退路,更是在知晓后,安排好了自己退路——若实在不行,就降了大唐!

只可惜了安庆绪,刚登基的他正是脑热的时候,加之刚愎自用的性子,完全被严庄这只老狐狸给迷惑了。

★★★

长安城,却也是波云诡谲。

起因是一次攻城中,广宁公主驸马程昌裔的族弟被敌军一箭射死,这个族弟在家中是独子,其爹娘听闻此噩耗,一下子没能挺过去,一日之内,一家三口就这么没了。

程家一时悲痛异常,而此时,不知谁说了一句,要不是杨国忠要让哥舒翰出潼关,长安城如今还好好的,说不准叛乱都已经被平定了。

这话一出,讨伐杨国忠的各种言语便漫天飞了起来。

而广宁公主和程昌裔,本就同杨家有仇,彼时杨家得太上皇看重,连杨家家奴都可以鞭打驸马,自己也因此坠马,最后却是只打杀了家奴,杨家子弟毫发无伤。

程昌裔想到此,心觉是报复杨家的好机会,更是让人私底下流传杨家是罪魁祸首这话。

而不知为何,宫中突然传了个流言出来,说新帝登基后,居然将太上皇的贵妃养在了自己宫中,这架势,杨家是要重复荣宠呀!

为了守住长安城,世家子弟死伤了多少,凭什么杨家还能安享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