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渊之眸3:罪余烬

04

字体:16+-

张彦君一案发生后,郁南县公安局分管刑侦的副局长召开了一次案审会。

会上,老队长针对案件性质、凶手的作案动机以及凶手的基本情况和范围等进行了讨论和分析。

其一,案件性质。老队长和在座各位的意见一致,预谋性作案。

从凶手为受害者化妆、改变发型和更换衣服等细节分析,他提前做好了准备。

另外,张彦君除了去棉纺厂上班,还会不定时接待嫖客,行动轨迹不太固定。

因此,凶手必须对张彦君的行动轨迹有一定了解才能保证作案成功率,从这个角度分析,凶手又带有一定的针对性。

即针对张彦君的预谋性作案。

其二,凶手的作案动机。

关于作案动机,早在法医张叔发现凶手为受害者化妆、改变发型和更换衣服的时候,老队长就做出过分析,即凶手的特殊癖好和凶手的情感投射,在此不多做赘述。

不管是特殊癖好还是情感投射,都是凶手的主观感受。因此,在没有更多线索和信息支撑分析的情况下,无法做出确切的判断。

其三,凶手的基本情况。

就目前掌握的信息,凶手的个人形象非常模糊,能够初步判定的信息仅为性别,年龄在二十岁至五十岁之间,体型偏瘦。

通过凶手能够在杀人之后,从容地为受害者化妆、改变发型和更换衣服分析,他应该拥有一个相对自由的空间。

另外,考虑到远距离抛尸存在很大的暴露风险,推测凶手的家或者住处很可能就在抛尸地点附近,至少不会太远。

那是我和邱楚义从警之后,老队长关于案件分析最简单也最模糊的一次。

在我看来,凶手就像一个影子。

可能文质彬彬,也可能满脸横肉,可能年纪轻轻,也可能已过天命。

他可能是郁南县的任何一个男人,也可能是东闽市的任何一个男人,甚至是全省的任何一个男人。

仿佛每个人都嫌疑重重,每个人又都满脸无辜。

张彦君被害之后,郁南县公安局发动了大量警力,虽然走访排查了棉纺厂工人、嫖客群体以及张彦君住处附近的住户,但是进展甚微。

随后,县局甚至将排查范围拓展到了全县范围,仍旧是毫无头绪。

为此,老队长也承受了不小压力。

只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在线索和信息大量缺失,且没有任何目击人的情况下,想要侦破案件确实极为困难。

案发一个月之后,案件最终陷入瓶颈。

老队长说,案件陷入瓶颈往往就是悬案的最初状态。

每天下午,老队长都会站在夕阳下抽烟,我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我猜测他一定是在思考关于张彦君一案的事情。

有一次,我忍不住问他:“王队,如果案子就一直这么下去,我们该怎么办?”

老队长先是一怔,尔后答道:“怎么办?当然就这样了。”

我有些不甘心:“就这么放任凶手逍遥法外,就这么让张彦君无辜被害?”

老队长一边吃饭,一边回道:“不然呢,我去大街上随便找一个人,说他是杀人凶手?”

我一时语塞。

老队长夹了一口凉菜:“我们是警察,破案是我们的天职,我们也普通人,我们没有上帝视角,我们能做的就是结合掌握的线索去假设,推测,验证和侦破,至于最终结果,那不是我们能够控制的,它可能被侦破,也可能成为悬案。”

我有些生气,起身离开了食堂。

当时的我以为老队长也逐渐放弃案件侦破了,直到有一天晚上,我被邱楚义的呼噜声吵到失眠,就偷偷跑出了宿舍。

我没想到老队长也没有睡,他一个人坐在办公室,看着桌上摆放着的张彦君一案的现场照片。

我轻轻推门进去。

见我进来了,老队长问道:“这么晚了,你还不睡?”

我坐到了老队长的对面:“醒了,去了一趟厕所,回去就睡不着了,您知道的,邱楚义到哪里都会带着他的震天雷呼噜声。”

老队长也不禁笑了。

看到桌上摊开的照片,我问道:“这些照片,您看了不下十几遍了,有什么发现吗?”

老队长将照片推向了我:“我确实产生了一个想法。”

我也来了兴致:“什么想法?”

老队长抬眼看向了窗外:“有没有这么一种可能,张彦君的被害并不是一座孤岛。”

我明白了老队长的意思:“您怀疑,这不是一起孤立的案子?”

老队长点头道:“没错。”

我反问道:“您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呢?”

老队长解释道:“从有人发现张彦君的尸体一直到今天,我一直有一种感觉,那就是不管是凶手对于张彦君的选择,还是将张彦君诱骗控制并杀害,甚至包括为张彦君化妆、改变发型和更换衣服,直至最后的抛尸,整个过程都透出了一种隐约的从容不迫,这与他是否具备独立空间,充裕时间没有直接关系,有些凶杀案中,凶手也拥有独立作案空间,也具备充裕作案时间,他仍旧会感觉局促,会感觉手忙脚乱。在张彦君的案子中,凶手给我的感觉就是这似乎不是初次作案,他的从容不迫很可能建立在拥有类似经验的基础之上。”

我若有所思地问:“所以,您怀疑在杀害张彦君之前,他就杀过人?”

老队长点头道:“这也算是唯一的一点希望了。另外,张彦君的案子里,能够为我们可用的线索太少了,即便真的有嫌疑人,也没有可以圈定他的证据。如果这确是一起系列案件,我们可以参考其他案件中的线索,这样也可以试着打开僵局。”

我追问道:“接下来,我们就发送协查吗?”

老队长应声道:“先向县区发送,然后联系市局,通过市局向其他市县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