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路

●現在是“市場經濟”,不是“市長經濟”

字體:16+-

自我在網上炮轟“高房價”以後,許多人對我產生了質疑,認為我並不分管房地產,突然站出來炮轟與自己業務範疇無關的話題難逃炒作之嫌。我給媒體的解釋是,思想有多遠,出路就有多遠。經濟是一個整體,不可割裂開來。如果人為地把它切割成許多小的單元孤立起來,就會機理失調。誰說分管旅遊的就不能關心“地產”?旅遊和地產結合,可以立馬讓一個偏僻的鄉村華麗轉身為一座繁華的旅遊城市!

許多人指責我不務正業,這都是傳統的官場習慣思維在作怪。如今的官員們腦子裏始終被一種思維定勢鎖定著,管什麽就想什麽,甚至管什麽守什麽都懶得去深想,缺乏一種心憂天下的責任和胸懷。曆史是一麵最好的鏡子,中國的封建社會之所以曆經幾千年而不倒,就在於封建社會選拔啟用的官員們既是文官又是武官,既懂宏觀經濟,又諳微觀經濟,文武雙全。他們懂政治、懂經濟、懂司法、懂軍事、懂哲學……既是縣長,又是財政部長,還兼公安局長、檢察長、大法官、發改委主任、教育部長等,哪怕一個小小的縣令都是“處江湖之遠憂其君,處廟堂之高憂其民”。滕子京無疑是這些官員中最出色的代表。可時至今日,居然還有許多領導幹部對經濟依然一竅不通,還在靠“摸著石頭過河”,摸來摸去的惡果是,讓市場經濟滑入了“市長經濟”的泥潭。

什麽叫“市長經濟”?“市長經濟”也叫“拍腦袋經濟”,簡而言之,市場經濟不由“市場”說了算,而由“市長”說了算,“市長腦袋一拍鐵板一塊”,簡稱“市長拍板”。市長是拍板的,不是挨板的,萬一拍板拍出了問題,板子通常會落到別人的身上。在江南的曆史上,曾經發生過多次這樣可悲的事情。

比如,20世紀末21世紀初,江南響應上級號召搞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藍田集團合作,強迫農民不種糧食種黃李,結果藍田神話破滅,黃李價賤傷農,政府不得不買單。直到“博士市長”來了,還在為“黃李市長”擦屁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