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金槌”是个什么东西?通俗点说,就是大铁锤,这种兵器,看起来实在不潇洒,不拉风。可在先秦时,有一刺客却使用这铁锤,做下了一番惊天大事。一般武侠小说中高手的兵器非刀即剑,哪有使铁锤这种蠢笨之物的?!无论行走江湖还飞身行刺,又大又沉的铁锤实在不便,毕竟这刺客不是《隋唐演义》中的傻小子李元霸。不过,出人意料的是,咱要说的这名刺客却把铁锤使得出神入化,秒杀了一个统率十万兵马的大将,真乃奇迹也。
挥舞金槌的人叫朱亥,战国时魏国人。和前面咱说过的另一位刺客聂政一样,他也是个杀猪宰羊的屠夫,却身怀绝技,深藏不露。看来那句俗话说的一点不错——仗义多是屠狗辈。当然,《水浒传》中被鲁提辖三拳打死的那位“镇关西”不算。
朱亥每天工作的地方在魏国首都大梁(今河南开封)的生鲜市场,相比普通的屠宰人员,他的身材更高大、肌肉更发达、气场更逼人、手法更迅猛。无论是他的老板和同事,还是买肉的人,都不知道朱亥其实是隐藏市井的一个大侠。
沉默寡言,但目光如炬;低调淡然,却暗藏武功。他是真正的高手。
朱亥的行刺,和三个人物有关,一个是名震列国的公子、一个是看大门的老大爷,还有一个是明艳动人的妃子。多么有戏剧性啊,就跟胡编乱造的电影或小说似的,可这一切,却是真的存在,都发生在那个精彩绝伦的战国七雄时期。
下面暂且请朱大侠继续在市场里默默地宰猪剁肉,先让这三位和他有关的人物登场,因为若不说清楚这三位人物的关系和经历,我们就永远搞不懂朱亥为何要亮出他行刺的大锤。
(二)
第一个登场的是公子。
公子名叫魏无忌,是魏昭王的小儿子,魏安氂王的同父异母弟弟,封为信陵君。当时天下有四位粉丝巨多、本领极大、名声超响的贵族富豪,这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便是其中一,他和另三位——齐国的孟尝君田文、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黄歇合称“战国四公子”。
战国四公子最爱干的事就是“养士”。所谓“养士”乃战国显贵牛人中流行的一种时尚。这帮有钱人为了炒作自己以增强实力扩大影响,便大把大把地撒钱,养出成百上千的门客,而这些门客都成为自己的铁杆粉丝和忠诚打手。
信陵君魏无忌撒钱撒出了三千门客,只要他一声令下,这三千门客就能全体赴汤蹈火。其实那么多人愿意死心塌地追随这无忌公子,也不仅仅是因为他有钱,还因为他为人仁义宽宏,谦逊有礼,结交朋友不论贵贱,而且他胆略非凡,属于鹰派人物,很多诸侯国由于他的存在而不敢轻易招惹魏国。
有一回,魏无忌和他哥魏王下棋,突然传来警报,说赵军打来了。魏王惊慌失措马上停止下棋准备开会商讨如何迎敌。可是无忌公子却不慌不忙地说:“人家赵王是打猎呢,不是侵犯咱们的,咱们继续下棋吧。”
可是魏王还是紧张,哪有心思再下棋呀。不一会儿又传来消息,证实赵王确实是打猎的。魏王听后又吃惊又郁闷,问老弟到底咋回事?无忌公子悠闲自若地说:“我手下门客中有人能打探到赵国机密,赵王有何行动,门客都会及时汇报给我。”从这以后,魏王就觉得这个老弟神通广大,对他甚为忌惮,处处提防,生怕老弟把自己的位子给夺了去。
周赦王五十六年(前259年),最爱**东方六国的秦昭襄王出兵二十万杀向赵国首都邯郸,赵国军民顽强抵抗,眼看首都就要箭尽粮绝了。在国家生死存亡的关头,同是四公子之一的赵国平原君赵胜多次向他的小舅子发出紧急呼救信号。这赵胜的小舅子不是别人,正是信陵君魏无忌。
姐夫求助,岂能见死不救,再说赵国若完蛋了,对魏国可是一点好处都没有,那秦国的虎狼之心世人皆知。
“大王哥哥,赶紧出兵救救我姐夫吧,救救咱们的友邦赵国吧!”无忌公子力劝魏王。魏王还算仗义,派出大将晋鄙率领十万大军从大梁出发,直奔邯郸。
然而魏军前脚刚走,魏王就被威胁了。威胁他的人正是凶狠狡猾的秦昭襄王。秦王发出狠话:“谁敢救赵,我灭了赵国后第一个就灭谁!”
魏王吓尿了,赶忙派人通知晋鄙,停止进军,驻扎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秦王的恐吓终于成功。
这下平原君差点急疯了,他不停地催促,魏王却迟迟不敢发兵,无忌公子也多次劝谏,但魏王死活不听。
我绝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赵国灭亡!既然我哥那么胆小,那我就采取非常措施!无忌公子大脑一转,马上让宾客们凑集了一百多辆战车,打算去和秦军玩命!
就在这个时候,一位旷世高手出现了,他要帮助无忌公子,也要帮助赵国!
莫非大侠朱亥要登场了?不!不是他,朱大侠还需要再等等才能出手,还是让他先在市场剁一阵子肉吧。这位高手并非习武之人,而是一个看大门的老爷爷,他名叫侯赢,是朱亥的亲密朋友,也是和朱亥行刺有关的第二个关键人物。
(三)
侯赢一直在魏国都城大梁东城门干门卫工作,年过古稀,穷困潦倒,却机智过人,满腹韬略。想当年,无忌公子前去问候他,赠他丰厚礼物,他说啥也不接受。后来无忌公子又大摆酒宴并亲自接他赴宴,他却一身丐帮打扮,毫不客气地坐在公子专车的上首,简直是个奇葩。而无忌公子多贤德呀,依旧对老人家恭敬有加和颜悦色。
公子刚想开车出发,侯爷爷再度奇葩了一回,他让公子陪他去市场的肉铺,说是要拜见一个好朋友。这位好朋友,就是隐于市井从事屠宰工作的大侠朱亥。
无忌公子欣然同意,立即驾车前往。没想到侯爷爷见了朱大侠后东拉西扯没完没了,把无忌公子的随从们都气得半死暗暗大骂侯赢这个死老头不懂事。而无忌公子呢,依旧握着缰绳面带微笑。
过了好一阵子,侯赢才拜别朱亥,随公子赴宴。酒席之上,无忌公子亲自给侯赢敬酒,侯赢这才对公子讲述了自己为何如此“不懂事”的原因。原来他的这些奇葩行为全是故意做给别人看的,他想让更多的人知道,无忌公子是多么有德行多么礼贤下士多么谦恭宽仁,就连“不懂事”的看大门老头都能敬若上宾。
无忌公子听后恍然大悟,从此对侯赢更为敬重。无忌公子的美名也更响亮了。
不久,侯爷爷和公子聊起了朱亥,他说:“我去拜访的这个屠夫朱亥,是一个才能非凡的人,但世人都不了解他,所以隐居于市井肉铺。”
无忌公子听后怦然心动,马上去问候朱亥,可朱亥对他爱答不理。以后公子又多次拜访,朱亥依旧冷淡,一不答谢,二不回拜,一副盛气凌人的模样。无忌公子对此只觉奇怪,并不生气。看看人家这肚量,不愧为能成大事的牛人啊。
朱亥为何也那么“不懂事”呢?侯赢的“不懂事”是故意为无忌公子造势的,莫非朱亥也想学他?非也!朱亥的“不懂事”,在关键时刻他自己会告诉公子的。
没多久,关键时刻终于到来了。那就是秦军围攻邯郸,无忌公子要去救援。
公子经过大梁城门时,侯赢迎上去对公子笑着说:“公子您带着这么点人去和生猛的秦军玩命,无异于拿肥肉砸猛虎。”
无忌公子听后赶紧对侯赢拜了两拜,说:“还请先生赐教。”
侯赢让周围的人离远点,然后拉着无忌公子悄声说道:“我打听到大王寝室里有兵符,只要把它偷出来就可以调动晋鄙将军的十万大军去救援赵国。”
老爷爷一席话,说得无忌公子茅塞顿开!可是公子的脑子刚开窍却又被堵住了,因为他实在想不到怎么才能把兵符偷出来。这大王的寝室可不是菜市场,可以随便出入的。
“嘿嘿,公子莫急。有一个女人,绝对可以顺利偷出兵符!而且她会非常愿意为公子您干这种事情的!”候赢神秘兮兮地说道,无忌公子被说得一愣一愣的。
“公子啊,您还记得不?当年有一人遇害,三年不能破案,连魏王都搞不定这事。最后还是公子您派出门客找到了杀人真凶,割了凶手的脑袋,献给了遇害者的女儿。那遇害者的女儿为老爸之死痛苦了三年、怀恨了三年,而您为她报了这血海深仇,她对您感激不尽,一直想报答您呢。不管您开口请求这个女人帮助您任何事,她都一定会答应。而能偷出兵符者,就是这个女人。”
啊!原来是如姬!无忌公子恍然大悟!
(四)
话说这如姬乃是魏王最宠爱的妃子,算是魏无忌的嫂子,这位大美人便是和朱亥行刺有关的第三位关键性人物。
侯爷爷果真是神通广大,啥事都晓得,啥事也都预料得到。他当真是所言不虚。无忌公子确实曾为如姬报了父仇,如姬乃重情重义之人,她一直把这大恩大德刻骨铭心。常言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而无忌公子这无与伦比的大恩,她情愿以死相报,所以偷兵符这事儿,如姬欣然答应,并且马上搞定。
如姬,真是大孝、大义、大勇也。而且她这窃符壮举,不仅仅是报了恩,而且拯救了无数的赵国人,还大大提高了魏国的声望。如姬,巾帼豪杰啊!
兵符顺利到手,无忌公子要出发了。临行前,候赢终于把朱亥推荐出来了。
“将在外,君命可以不受。虽然您拿到了兵符,但晋鄙也有可能不把军队交给您,他或许还要向魏王请示,若如此,事情就不妙了。我的好朋友朱亥可以和您一起去,此人乃超凡力士。晋鄙若听话最好,若不听话,便可让朱亥击杀他!”
候赢让朱亥去帮助无忌公子行刺晋鄙,朱亥会愿意吗?昔日无忌公子多次问候朱亥,朱亥可是一直是爱答不理的。
不过这次,当无忌公子请求朱亥同行时,朱亥却答应了,而且答应得特别干脆,就和如姬答应无忌公子偷兵符一样,爽快得很。
朱亥笑着对无忌公子说:“我只是市井一挥刀宰牲口的屠夫,公子却多次亲自问候我。我之所以不答谢不回拜,是因为我认为那是小礼节,都是些虚的,没用。而今公子您有急难之处,这才是我应为你效命的时机!有我在,您就放心吧!”
原来如此!朱亥,真正的豪侠义士也!
朱亥和无忌公子出发了。而候赢,却死了!这位老人家是自杀的,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我本当跟随公子,可是年迈无用了。我就在家算计着公子的行程,估摸着您到达晋鄙军营的那天,我将面北自刎,因死来报答公子的知遇之恩!”
士为知己者死!这就是那个时代的义士,浮华社会的今人也许无法理解他们。
很快,无忌公子一行到达了晋鄙大军驻扎的邺城。见到晋鄙后,无忌公子掏出兵符,说魏王命令我来取代你。
晋鄙仔细检查了一下兵符,确定是真的,但心中还是觉得此事大有蹊跷。他对无忌公子说:“如今我统帅十万大军驻扎国境之上,此乃国家重任。现在只有您一人来接替我,我怎么觉得有些不对头呢?!”
晋鄙不愧为一位久经风雨的老将,虽有兵符在此,却依旧能看出其中的猫腻。他要为国君负责,也要为这十万将士负责,所以他必须谨慎行事,他是没错的。
然而,现在无忌公子满脑子都是一个词——“救赵”!所有成为他“救赵”障碍的人,都必须灭掉,管他是什么人呢!
就在晋鄙还要进一步为难无忌公子的时候,朱亥出手了。
朱亥从他的袖子中抽出了一柄杀气腾腾的铁锤,这铁锤足足有四十斤重。这行刺的凶器,隐藏的是如此的完美。
有人要问了,这四十斤的大铁锤如何能装在袖子里?告诉您,完全可以。切莫以为那古人的袖子跟今人的袖子似的,那样的话塞个匕首都困难,更别说是大铁锤了。而古人可是宽袍大袖,别说一个四十斤的大铁锤,就算两个五十斤的大铁锤也能塞得进去。当然,走路的时候还是要小心,否则掉出来砸着自己脚丫子或者被旁人看出来,就麻烦了。
昔日专诸在鱼肚子里藏匕首,今日朱亥在大袖子里藏铁锤,而且还可以成功把凶器带入刺杀目标的身边,都够牛。这不仅仅需要技术含量,还需要超强的心理素质。
朱亥迅速的轻舒衣袖,将大铁锤抽出来后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砸向了晋鄙的脑袋!可怜这位战功赫赫的大将,还没清眼前到底发生了什么,就被这致命一击砸得脑浆迸流!看到此情此景的人,无不吓得胆战心惊,估计这辈子都不再吃豆腐脑(不过当时还没有豆腐脑这种食品)了。
以沉重的钝器砸碎一个大将的头颅,就跟敲碎一个西瓜似的,迅捷如风,轻而易举,又准又狠,朱亥的行刺功夫真是出神入化,不愧为史上第一无敌铁锤!。
朱亥秒杀晋鄙的四十年后,又有一个大力士刺客用大铁锤去行刺,雇佣他行刺的人名叫张良,他行刺的目标名叫嬴政。遗憾的是,秦始皇嬴政实在难以接近,刺客只有远距离飞出大铁锤,结果只砸到了秦始皇的副车,刺杀宣告失败。
看来这用大铁锤来行刺,还真不是那么好使的。朱亥,这世界上只有一个。
(五)
朱亥成功刺杀了晋鄙后,无忌公子接管了晋鄙的军队,挑选八万精兵,杀奔邯郸。秦军压根就没想到魏军敢来救援赵国,匆匆败退。无忌公子终于把赵国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得救后的赵国是应大大感激无忌公子的但也绝不能忘记朱亥在其中的关键性作用,也不能忘记那位自杀的候赢和冒险盗兵符的如姬。他们,都是英雄。
自从大铁锤秒杀了晋鄙之后,就再也没人认为朱亥是一个普通的屠夫了,但凡听过这一壮举的人,皆把朱亥奉为天下数一数二的绝世高手。他的盖世神威让无数人不寒而栗,就连凶残的野兽也为之肝胆发颤。
话说这一日,已荣登魏国第一武林高手宝座的朱亥奉命出使秦国,秦昭王一见朱亥,气就不打一处来。一是因为秦王本想和魏王会晤,魏王自己不来却只派来一个使者,二是他已听说眼前的这个朱亥就是曾经破坏他灭赵的人。
“来人啊,把朱亥投入虎圈!”秦王大喝一声,大秦的铁甲武士们一拥而上,把朱亥举起来扔到了秦国饲养老虎的虎圈之中。
秦昭王真够狠的,得罪他,就要被当做老虎的点心。然而他哪里想到,朱亥比他更狠,只见朱亥如铁塔般站在虎圈里纹丝不动,只把一双怪眼死死瞪着猛虎。
老虎本想扑上去把朱亥一口吞了,却不想朱亥的气场过于强大,强大到老虎竟然被吓得不敢动弹了!只见朱亥的眼睛瞪得越来越圆,越来越大,而且越来越红,直到眼珠子瞪裂,鲜血喷溅,全溅到老虎的身上。
百兽之王被彻底吓住了,趴着直发抖!心想眼前这家伙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不会把我给吃了吧?
不久前,朱大侠手握铁锤,秒杀大将,看如今,朱大侠手无寸铁,吓软猛虎。如此**,天下无双。
朱大侠的人生结局,无人确切知晓。有人说朱亥吓虎的壮举让秦国人震惊不已,秦昭王以厚礼送他回国,朱亥回国后隐居故里,又成了一位普通人。为了纪念他,人们把他隐居的地方命名为“朱仙镇”(今河南开封西南)。一千多年,另一个武功高手在这里大破敌寇,名垂千古,他的名字叫岳飞。
也有人说秦昭王看中了朱亥的武功,想留为己用,但朱亥不为所动,死活不答应。秦昭王便把他囚禁起来。朱亥感觉自己再也没希望回归故里了,便选择了自杀,他先是以头撞柱,没想到功力太强,把柱子给撞断了,自己却没死。于是乎朱亥又用手狠狠扼住自己的咽喉,最后把自己给活活掐死了。这结局虽然夸张,但很符合朱亥的刚烈秉性,也够悲壮的。
不管朱亥是归隐也好,是自杀也罢,反正他的威名已传遍天下,世代流芳,不仅那些后辈习武者推崇他,文人也对他钦佩之至。最著名的便是那文武双全的李白,专门为朱亥写了一篇《侠客行》,正所谓“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煊赫大梁城。”将其形象刻画的入木三分。另一位大文豪苏轼也对朱亥情有独钟,他经过朱亥墓时也为他赋诗一首:“昔日朱公子,雄豪不可追。今来游故国,大冢屈称儿。平日轻公相,千金弃若遗。梁人不好事,名字寄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