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乾小纨绔

第九十八章 你不配

字体:16+-

秦臻听了秦夕儿和秦宇的这番对话,彻底如遭雷击,僵住了。

秦夕儿这几年远在南疆,很少回秦府,但对于大房和二房不睦这件事,她是从小就知道的。

并且秦家大房和二房竞争家族财产,秦老太爷亲自出题,以三个月为限,谁做得生意大就是赢家这场赌约,秦霜月已经在海东青传书里,明明白白的告诉过秦夕儿了。

要知道,大房和二房的生意差额纵然巨大,但总归不过是数万两的数额。

在一些豪商大贾眼里,通过一桩大生意,几个月抹平数万两银子的差距,并非难事。

秦夕儿这批意外的宫衣生意,就是秦家大房眼下急需的大生意了。

要知道,秦家向来只负责绸缎的采办,至于裁办宫衣的二次加工生意,向来是由另外的皇商负责。

那位皇商并非在撼阳城,而是在天都城内,此次想来也是因为皇室中人初来乍道,又信任秦夕儿,所以把裁办的选择权也一并交给秦家了。

等于说了,秦家一下子,就接到了两桩属于皇室的大生意。

宫衣利润巨大,假设一匹宫衣的利润是五两银子,那五百件宫衣,就能给秦家带来足足两千五百两的利润。

而且听秦夕儿的意思,这只是第一批生意,后面还有后续。

也就是说,这笔生意,保守估计利润也在五千两以上,甚至可能超过万两。

如果这笔生意交给秦臻的大房,毫无疑问是有力的强援,犹如雪中送炭。

如今这笔生意却锦上添花,到了二房的手上。

秦臻望着秦夕儿,实在想不通,自己这个最亲的六姐,怎么会给二房牵线搭生意去了。

秦夕儿只是看着秦臻,不再说话。

秦宇对秦夕儿点头哈腰道:“六妹稍等,车马马上就来了。”

几个下人过来,将秦府二房宅院大门洞开,院子里的皇家车马缓缓驶了出来。

这下秦臻百分百确定,车马的确是秦夕儿的了。

问题是,三日之前,秦臻就看到这副皇家车马,停在秦府二房的门前了。

计算一下时日,差不多是秦霜月的海东青飞出后三日,秦夕儿就接到消息返回了。

返回后,秦夕儿竟然没有和秦臻见面,也没有去拜见秦风。

这三天完全闭门不出,全都待在二房的宅院里,和二房做起生意了。

可见是,秦夕儿在返回的同时,就已经决定要将生意交给二房了,压根就没有考虑过秦臻,甚至没有踏进大房的宅院一步。

秦臻心里一痛,他才朝秦夕儿走了一步,秦夕儿便连连挥手,嫌弃地道:“不要过来。”

此情此景,秦臻心里犹如五味杂陈,大声道:“六姐,小弟连靠近你的资格都没有了么。”

秦夕儿淡淡地道:“是,你是撼阳城有名的纨绔,我是神医,你怎配靠近我。”

这句话一出,秦臻的心几乎撕裂,秦宇却忍不住偷偷笑了起来。

他在青云寨被秦臻狠狠打脸,如今,才算是出了一口恶气啊。

秦臻捂住胸口道:“没错,是小弟不肖,但是父亲和其他几位姐姐,却没有得罪过你。”

秦夕儿美目一霎,脸现忧郁,并不说话。

秦宇指着秦臻鼻子骂道:“秦臻,神医乃我秦府二房的贵客,现在要回宫了,你再不让开,小心定你个冲撞皇家车马的罪名,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秦臻指着大房的院落道:“六姐可还记得,小时候,家里有个大水缸,我不小心掉到水缸里,是六姐跑去用石头打破水缸,把我救出来的。”

秦宇一愣,不知道秦臻突然说这些童年琐事,有何目的。

这些话,此刻秦臻说的轻描淡写,秦宇不懂内情,当然不知道秦臻是什么意思。

只有秦府大房的人才知道,秦夕儿在很小的时候,就被秦风抚养长大。

很小的时候,秦夕儿就开始坐在轮椅上了。

她的风瘫是天生的,六岁时就要坐着轮椅行动。

和秦臻的另外几个姐姐比,秦夕儿这个神医其实并非天才,而是自学成才。

秦霜月过目不忘,七岁就能记下秦府大房所有账务,事无巨细。

秦寒玉五岁成诗,当时撼阳才子无不惊叹,七岁就是各种诗会的常客。

秦炎舞三岁就被无争山庄看中,她生性懒惰不想去,无争山庄为她不惜破例,派人到秦府来教导她习武。

就是这样一个半吊子,练一天歇两天的,直接练成了半步大宗师。

和这群天才相比,直到六岁前,秦夕儿都没有显出任何天分,看起来只是个普通的残障人士。

六岁时,秦臻掉入水缸的事情,改变了秦夕儿的命运。

当时秦臻不小心掉进水缸里,外人听到的是秦夕儿在大人不在的状况下,砸破水缸,把秦臻救出来的。

听起来,这似乎是一件轶事,宣扬了秦夕儿的机智勇敢。

不是当事人,谁能想到这件事背后,隐藏着一个秘密。

试想一下,一个坐在轮椅上的六七岁小女孩,要奋力去搬来大石头,打破结结实实的水缸,拯救另一个比她小一点的小男孩,是多么艰难的事情。

要知道,这可不是现代养鱼的玻璃缸。

古代的水缸,强度大概等于秦臻前世现代九十年代,家家户户用来盛米的那种米缸。

米缸的结实程度结实到怎么说呢,就算是成年壮汉,端来坚硬无比的花岗岩猛砸,也要两三下才能砸的破。

这样的水缸,六岁的病弱女孩如何能够砸的破。

秦臻前世里的宋代,曾经有司马光七岁砸缸的故事,和这个简直同出一辙。

很多人怀疑,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是当时的人为了吹捧司马光,瞎编的。

毕竟当时司马光贵为丞相,要巴结他的人不知道有多少,瞎编一点故事出来,情有可原啊。

事实上,司马光砸缸这件事情倒是真的,不过当时记载的事实是“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这表示司马光砸的不是缸,而是一种叫瓮的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