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打造的现代化村落,被朱棣曝光了

第一百一十一章 会核算的账房先生?

字体:16+-

“没错。”

沈言没有隐瞒,点头说道:“老赵,你可识得会核算的账房先生?”

“有倒是有。”

赵老头微微皱眉,道:“不过这些人,不好请,掌柜的,你要知道,账房先生可是一门铁饭碗的活儿,官家抢着要,商贾也抢着要,没有丰厚的报酬,谁肯抛弃铁饭碗到您新开的钱庄去干活呀。”

“言之有理。”

沈言赞同赵老头的话,略微沉思片刻,说道:“关于报酬这一点,无须担心,只要肯来,双倍报酬,不过,这一切的前提是,人必须得可靠,手不能脏,底子得干净!”

当赵老头听到沈言要双倍报酬请账房先生,也不由的一愣。

但紧接着,又释怀了。

报社上上下下的人,每个人的月钱,都极为丰厚。

沈言在报酬月钱这方面,真的挑不出一点毛病,这也是大家为什么甘愿为他卖命的原因。

“行,那我去走动走动。”

赵老头点头答应下来,不过他并未把话说的太满。

招募账房先生,不是招募普通工人那么简单,而且,背地里撬别人的账房先生,很容易招来记恨,马虎不得。

“这个你拿着。”

沈言从衣袖里掏出两张百两银票,塞到赵老头手里。

“掌柜的,这怎么能行呢?”

赵老头连忙拒绝。

“你去请那些账房先生,肯定少不了宴请,打点,这些钱就当是你宴请,打点那些账房先生的钱,要是钱不够,随时跟我说。”

沈言解释道。

沈言很清楚,赵老头帮自己招募账房先生,这其中,肯定少不了设宴,打点这一环节。

而宴请和打点,属于人情世故。

古往今来。

凡是涉及人情世故。

都离不开一个字,那便是——钱!

赵老头手里攥着银票,心里一阵感动,这么好的掌柜,简直世间少有。

“放心吧,掌柜的,我一定帮您把事情办好。”

赵老头表情坚定。

“没事,尽力就好。”

沈言也不想给赵老头太大的压力,账房先生本身就很难找,找不到也是在情理之中。

“对了,掌柜的,您要招募多少个账房先生?”

赵老头好奇道。

毕竟沈言给了自己两百两银票,绝对不会是只招募一个,招募一个,用不了这么多钱,所以,在招募人数上,赵老头产生了好奇。

“多多益善嘛。”

沈言淡然一笑,最后还是给了赵老头一个数字:“少则三五名,多则十名。”

“这...这么多?”

赵老头愣住了,开一个钱庄,需要招募三五名,到十名的账房先生,钱庄的规模,那得多大啊?

这下,赵老头更加好奇了。

“这算多吗?”

沈言笑了笑。

在现代,一个银行支行,就有二三十人,这还是有电脑各种设备辅助的情况下。

而目前所在的时代。

没有电脑,以及其他辅助设备。

钱庄每日存钱,取钱,以及打烊之前的整体核算,都需要珠算,人工计算,招募十名账房已经算少的了。

沈言必须保证,每一笔存取的钱都不能出现差错。

所以,他需要一批核算能力顶尖的账房先生,进入钱庄,为钱庄保驾护航。

要知道,算错一笔账。

对于钱庄而言,是一个极大的漏洞。

久而久之,账目一旦对不上,那么,钱庄会出现越来越多的问题。

古代钱庄,远远比不上现代银行。

前者是人工珠算。

而后者,有电脑智能办公,账目等各类文档都存储在电脑里,随时都能从文档里发生端倪,并及时进行核算复盘。

两者可以说是有着质的区别。

沈言不敢马虎,他这才需要一批账房先生。

人多力量大嘛。

“那...我尽力吧。”

赵老头在得知沈言要招募账房先生的人数后,也是倍感压力,但答应了沈言的事情,他就必须尽力去完成。

观察到赵老头面露难色,沈言拍了拍赵老头的肩膀:“老赵,辛苦你了。”

........

叮嘱好要办的事情。

接下来。

沈言就要去找装修工人了。

钱庄是存钱的地方,所以在的装修改造上面,要格外的重视,而装修改造的工人,更是重中之重,必须要挑选那些手艺过硬的工匠才行。

而想要招募工匠。

最好的地方,就是顺天城招贤院门口。

招贤院。

顾名思义,招贤纳士。

民间从不缺能工巧匠,而招募巧匠,无非是举荐,官员暗访,举荐需要门路,而暗访无疑是伯乐寻千里马。

伯乐少,千里马同样也少。

故而,朝廷在各地都设立了招贤院,招贤院每隔一段时间,都会贴出告示,向百姓公告,朝廷需要什么能工巧匠。

凡是附和要求的,都可以到招贤院门口面试。

通过后,则进入官家,为朝廷做事,吃上一份皇粮,光耀门楣。

离开报社后。

沈言就径直来到招贤院。

这里聚集了许多能人巧匠,但是,其中也有一些滥竽充数之辈混在里面,想要真的找到有技艺傍身的工匠,得靠一双火眼金睛才行。

沈言将在场的工匠们都聚集在告示栏旁,好奇的他也挤了进去。

好不容易挤进人群,来到告示栏下。

抬头一看,

只见告示栏张贴了许多告示,其中,大部分都是朝廷招募能工巧匠去修长城。

“散开,都散开!”

这时,一道呵斥声响起。

在场的工匠们被呵斥声吸引,接着,所有人自动分开,让出一道路。

下一刻。

数名衙役快走朝着告示栏这边走来。

其中,为首的是一名胖胖的男子,他的手里拿着一沓纸,纸上写满了字,不过纸张是卷起来的,所以并不能看清楚纸张上写的是什么。

饶是如此,四周的能工巧匠纷纷眼冒绿光。

因为....

那纸张上面,绝对是朝廷招募工匠的告示,而这些告示里,没准就有他们熟悉的工种。

胖胖的衙役走到告示栏前。

旁边的衙役将告示栏上面一些作废的告示撕掉,然后,另外一名拎着浆糊木桶的衙役则负责在告示栏上刷一层浆糊,最后由胖胖的衙役张贴告示。

在此期间,所有人都只能远远的看着。

不敢贸然上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