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到朱能,张玉,陈亨,谭渊,张武这些老熟人都在,丘福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毕竟燕王是不会一次性将他们五人,包括自己都召集起来。
哪怕前些年出关围剿草原上的部落,燕王都未曾将他们所有人召集起来。
如今人员到齐,那铁定是要干大事了。
朱棣目光扫视在场丘福一行六人,叮嘱道:“父皇驾崩,本王要赶去京师奔丧,你们六人暂时留在顺天,切记,本王未回来之前,不可与城内的边防兵发生任何冲突,你们一定要约束好自己的部下,还有,密切监视胡诚的一举一动!”
“殿下,不可!”
朱能连忙出言制止:“昔日陛下健在,太孙时有刁难,他身边的大臣,更是每每上疏请求削藩,如今陛下龙驭西天,太孙没了顾忌,您若是去京师,恐怕凶多吉少啊!”
张玉附和道:“朱将军说的不错,殿下,三思啊!”
其余三人见状,也站出来附和。
现在去京师,太危险了,以前皇帝健在,太孙即使监国,手握大权,也得顾虑皇帝的感受。
如今皇帝驾崩,太孙没有了顾忌,再加上太孙身边还有一众坚持削藩的大臣。
要是朱棣去京师,无疑于是羊入虎口。
“本王是高皇帝的儿子,当年本王的大哥,懿文太子薨,本王被勒令镇守边关,不得入京,如今父皇驾崩,本王身为人子,理应入京奔丧,尽最后一点孝道,若是本王那大侄子真的要对本王下手...。”
说到这,朱棣停顿了一下,面露惆怅之色,一阵沉默过后,朱棣的脸色从惆怅变成了坚定,道:“本王认命!!”
“殿下!!!”
看到朱棣面露坚定,朱能一行六人都慌了。
作为朱棣的心腹爱将,朱能一行六人跟随朱棣镇守边关十几年,出生入死,怎么可能会眼睁睁的看着朱棣孤身前往京师?
“殿下,末将愿随您一同前往!”
“末将也愿意随殿下前往。”
在场的几人齐齐朝着朱棣拱手抱拳,相继表明自己的态度。
对于六人的态度,朱棣心里一暖,他虽然是藩王,但这些年征战,多数时候都是与眼前这六人一起并肩作战,看到他们为了自己,不惜抛弃前程,朱棣很不是滋味。
“王爷。”
这时,门外传来呼唤声。
“怎么了?”
朱棣目光一凝,本能的警觉起来,看向门外。
“有位跑腿的送来一封信。”
门外的护卫回道。
朱棣追问道:“信件从哪送来的?”
“保定府。”
护卫如实答道。
保定府?
朱棣朝朱能使了一个眼神,后者心领神会,大步流星走到门口,打开房门,从护卫手里接过信件,然后朝护卫摆了摆手,护卫很识趣的转身离开了。
朱能关上房门,然后走到朱棣跟前,将信件恭恭敬敬递给朱棣。
朱棣看了一眼信封上的署名。
正是沈言写的。
从护卫告知是保定府送来的那一刻,朱棣就已经猜到,写信的人,必定是沈言。
拆开信封。
取出里面的信纸。
朱棣认真的扫视着上面的内容,时而皱眉,时而舒展。
旁边的六人默默的看着,没有一个人开口询问信上写了什么内容。
过了许久。
朱棣将信纸重新放回信封内,转头看向身边的六人,说道:“本王不去京师了,另外,你们也回去吧。”
“殿下,沈言在信上说什么了?”
朱能好奇道。
朱棣突然转变态度,让所有人都始料未及,但大家都知道,一定是沈言在信里说了什么,才导致朱棣有此转变。
“你们别打听了,都回去吧。”
朱棣明显不想把沈言写的内容告知众人。
不得已,六人面面相觑,最后只得遵从朱棣的命令,相继离开了书房。
六人走后。
朱棣叫来府里的下人,让其去把姚广孝叫来。
没一会儿。
姚广孝就来到了书房。
“殿下。”
姚广孝双手合十,向朱棣施了一个佛礼。
朱棣将沈言写的信递给姚广孝,说道:“老和尚,你看看吧。”
姚广孝接过信件,取出里面的信纸,扫了一眼上面的内容,眼神中闪过一丝惊讶:“沈施主真是高瞻远瞩,他的建议对殿下很有帮助。”
“本王明显他的用意,可是,父皇殡天,我身为人子,理应前去奔丧啊!”
朱棣叹道,脸上难掩伤感。
“可是殿下您想过没有,如今的京师,就是龙潭虎穴,您去奔丧,太孙身边的大臣会放过你吗?就听从沈言在信里的建议,让世子和高煦前去代您去便是。”
姚广孝劝道。
“现在只能这么做了。”
朱棣摇头叹息:“本王这就去找炽儿和煦儿,让他们即日启程,顺便带上本王的兵符,前往京师,代替本王服丧,顺势将兵符上交给朝廷。”
姚广孝对朱棣这个时候的示弱感到欣慰:“殿下,如今这个节骨眼,可千万不能出岔子,如若不然,京师那边,定然不会善罢甘休,沈施主在信里明确说明,让世子和高煦代您奔丧,顺便上交兵权,主动示弱,借此机会,宽朝廷的心!”
“没想到这个时候,还是沈言给本王出了一个计策。”
朱棣长舒了一口气。
看到沈言的信后,朱棣这才恍然大悟,父皇龙驭西天,朝廷看似一片沮丧,但太孙身边的那些大臣却早已经对自己虎视眈眈,磨刀霍霍。
如果这个时候去京师奔丧。
到了京师。
十有八九会遭到软禁。
唯有让两个儿子前去,自己则以镇守边关为由,继续待在顺天,静观其变。
至于主动上交兵权。
则是用兵权唤起侄子朱允炆内心的亲情,哪怕对方想动手,想到同为朱家人,心生犹豫。
上交兵权还有一个好处。
那就是朱允炆万一狠下心削藩,那朱允炆势必会遭到其他言官的弹劾。
上交兵权,朱棣无疑于是老虎去掉了爪牙,朱允炆若是动手,那就是谋害亲叔叔,遭到世人唾弃。
示弱,并不一定是窝囊。
有时候。
是一种谋略。
另一边。
远在保定府。
沈言站在窗前,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