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沈氏报社还未开门,就有一群人守在门口,等着报社开门,好抢先购买报纸。
“老张,真巧,你也来买报纸啊?”
“哈哈,这报纸可是咱们顺天城的稀罕物,光是看一遍,就能从上面可以得知咱们顺天城发生的事情,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不止呢,我看了报纸上的《三国演义》,听说只有报纸上有下回分解。”
在等待报社开门期间,人群中,大家相互谈论着关于从报纸上看到的新鲜事。
与此同时。
在报社内,二楼窗户前,借助缝隙,屋内的赵老头,以及何一何二兄弟俩看到外面的场景,不由的感叹沈言的智慧。
“你看外面等着那么多人,咱们要不开门开始售卖报纸吧?”
何一建议道。
“不行。”
赵老头摇了摇头,说道:“沈掌柜昨天晚上交代过了,要等对面的醉香楼开门,咱们报社才能开门,这样一来,顾客买了报纸,可以去醉香楼一边吃早茶,一边看报。”
“沈掌柜真是绝了。”
何二感叹道。
既能卖报赚钱,还能照顾麾下酒楼。
同时挣两份钱。
半个时辰后。
对面的醉香楼开门了。
赵老头见状,连忙带着何一何二兄弟俩下楼,准备开门售卖报纸,昨天晚上他们连夜印刷,已经印刷了上千份报纸。
随着报社大门打开。
何一何二兄弟俩抱着一摞摞报纸放在门口的摊位上。
而赵老头则负责收钱。
一份报纸三文钱。
顾客买了报纸,转身就走进了对面的醉香楼。
在这些顾客里面,有的是昨天听闻了报纸一事,特意过来买份报纸一探究竟的,甚至,在这些顾客里,还有二道贩子。
他们一人可以多买好几份报纸,然后转手再高价卖出去。
毕竟如今在这顺天城。
报纸可是稀罕物,可以吃饭的时候看,可以闲时看打发时间,是不少富商,乃至富家公子,以及学子们消遣的读物。
整整一千份报纸,仅仅一个时辰不到,就全部卖完了。
等沈言到来。
看到的却是空空如也的摊位。
“报纸呢?”
不知情的沈言看着赵老头,以及何一何二兄弟俩。
“卖完了。”
赵老头顺势把早上卖报纸的钱如数交到沈言手上:“沈掌柜,这里总共三贯大钱,您收好。”
拿着沉甸甸,串成串的钱,沈言脸上有些诧异,原本他还想着来看看生意如何,谁知道,自己来到这里,报纸竟然都卖完了。
足矣可见,报纸在顺天城的畅销程度。
“掌柜的,如若没什么安排,我们就先回去休息了。”
赵老头说道。
他和何一何二兄弟俩连夜印刷了上千份报纸,早已经累的十分疲乏了,眼下报纸卖完,也没活儿干,心里只有一个念头。
那就是回家睡觉。
等到睡醒之后,再来报社继续印刷明天的报纸。
“慢着。”
就在赵老头,何一,何二三人准备离开之际,沈言叫住了三人。
三人闻声顿足。
“掌柜的,还有什么吩咐吗?”
赵老头问道。
沈言道:“你们吃早茶了吗?”
闻言,三人摇了摇头,他们一介平民,家境贫寒,哪有闲钱去吃早茶呢?
见三人摇头,沈言给了他们每人二十文钱,说道:“去对面醉香楼吃早茶吧,吃完再回去睡觉,三位辛苦了。”
三人手里拿着钱,心里感动不已。
本来沈言给的待遇就已经超出他们原来的收入水平,如今又额外给钱请自己吃早茶,这么好的掌柜,他们怎么能不感动呢?
.........
另一边。
燕王府内。
清晨。
朱棣领着一家子正在吃早饭,左侧是徐达之女徐妙云,大明赫赫有名的女诸生,更是如今的燕王妃,右侧则是世子朱高炽,以及他的妻子,世子妃张氏。
至于朱高煦和朱高燧,这对兄弟俩向来和世子朱高炽不和。
故而吃早饭,不会一起。
此刻,世子朱高炽一手拿着一个包子,一手拿着一份报纸,一边吃,一边认真的看着。
“高炽,吃饭就吃饭,看什么书啊。”
朱棣见状,有些气恼,他本来就对这个胖胖的儿子没什么好感,毕竟朱棣早年就跟着徐达征战草原,一身武将气质。
比起这个文质彬彬的大儿子,他更加喜欢二儿子朱高煦。
“父王,这不是书,这是报纸。”
朱高炽解释道。
“报纸?”
朱棣眉头一皱,他从未听过有报纸这种东西,但转念一想,他猛然想到了什么,说道:“这报纸肯定是沈言捣鼓出来的吧?”
“回父王,正是沈言。”
朱高炽点头道:“这报纸里面记录着顺天城发生的事情,而且里面还连载长篇戏曲《三国演义》,以及一些令人发笑的小故事。”
“哦?把报纸拿给本王看看。”
朱棣被勾起了好奇心,伸出手,示意朱高炽把报纸交给自己。
见朱棣索要。
还没看完的朱高炽只好恋恋不舍的把报纸交给了朱棣。
朱棣接过报纸,津津有味的看了起来。
刚才还在责骂朱高炽吃饭看报纸的他,此刻也和朱高炽一样,一边吃着早饭,一边认真的看着报纸。
看到报纸下端的搞笑小故事,还会当场笑出声来。
“咳咳!”
见朱棣这般模样,身为王妃的徐妙云故意咳嗽了两声,借此机会提醒朱棣要注意形象。
奈何朱棣看的入迷。
对于王妃徐妙云的提醒,完全就没当回事。
徐妙云见朱棣没有收敛,提醒道:“王爷,您刚刚责备了高炽,现在怎么你也这样?”
“对不起,对不起。”
朱棣看到徐妙云脸色有些不悦,只好连声道歉,恋恋不舍的放下报纸,感叹道:“这沈言真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竟然能把发明这样的小玩意。”
“不管是什么,您也不能这么做,您是王爷,是高炽的父亲,您是榜样,怎么能带坏头呢?”
徐妙云责怪道。
朱棣顺势拿起报纸,递给徐妙云,解释道:““爱妃,并非是本王故意这样,而是这报纸上的内容,的确很吸引人,不信的话,爱妃你可以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