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打造的现代化村落,被朱棣曝光了

第八十一章 争相哄抢

字体:16+-

不多时,报社伙计带着十几个衣着华丽的人走了进来,这些人里有男有女。

“沈掌柜。”

十几人笑容真诚,齐齐朝着沈言拱手作揖。

这些人都是顺天城各行各业的掌柜。

沈言虽然鲜少抛头露面,但名号,却在如今的顺天城响当当,特别是沈言创建了沈氏报社,这些人几乎每天都会来购买报纸看。

而在昨日的报纸上,新出了一个广告版面。

经过多方打听,这些人了解到,第一个打广告的黄氏甜品店铺,竟然在一夜之间,从门可罗雀,到客似云来。

这让他们嗅到了机会。

如果能够像黄氏甜品店铺那般打广告,印刷在报纸上,必定会生意火爆。

故而一大早。

这些人便来到报社,求见沈言,希望能够把自己的店铺,印刷在报纸上,从而增加知名度,让更多客人光顾。

沈言知道这些人都和自己一样,都是商人。

所谓商人无利不起早。

他也明白这些人的意图。

但是报纸的广告版面太小,故而,这十几人里,如若真的要打广告,不可能所有人都照顾到,为此,沈言很直白的把事实告诉给了面前这十几人。

闻言,这群人陷入了沉思。

“沈掌柜,我听闻在你这里打广告,三天是三两,这样,你帮我把我的店铺印刷在报纸上,我出十两作为报答。”

一个肥胖的男子最先反应过来,率先开出条件。

“我出十五两。”

这时,一个高瘦男子不甘示弱道。

“我出十六两!”

“我出二十两!”

随着有人不断竞价,原本打广告三两,也在这群人的竞争之下,价格越发水涨船高。

到最后。

价格竟然被哄抬到了五十两。

沈言默不作声看着他们互相竞争,心里并不感到意外,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只有有利益,就一定会有人追逐。

况且,五十两的广告费,在沈言看来,并不算太贵。

要知道,在现代社会,一个广告就得数百万起步,贵的都去到上千万了。

眼看着这群人喋喋不休竞争,逐渐开始互相谩骂,甚至有着要动手的趋势,沈言连忙站起身,抬手制止:

“诸位,都稍安勿躁。”

此话一出,还在争执的众人这才停止争吵。

毕竟沈言可是报社的掌柜,他的面子,谁敢不给?

“你们一下子来这么多人,都想要把自家店铺印刷在报纸上,你们的心情,我能理解。”

沈言先是一番安抚,等众人的脸色缓和下来,他继续说道:“但是你们也知道,报纸上面的位置有限,不可能方方面面照顾到,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你们各自先回去,让人写一篇关于自家店铺的特色,然后拿到我这里来,我会从中挑选一家出来,印刷在报纸上。”

闻听此言,在场的众人心里泛起了嘀咕,谁都不敢确定,自己会被沈言选中。

沈言见状,笑着道:“当然,其他掌柜也不用担心,每个广告,只会留在报纸上三天,三天之后,后面还会给新的店铺打广告。”

本来还在犯嘀咕的众人,在听到沈言这番话后,心中不由的多了一份希望。

无非就是先来后到,合沈言眼缘的先登在报纸上,不合沈言眼缘的,后续再登在报纸上而已。

不过目前的情况,也只能这样了,再则,报社是沈言的,客随主便。

遣散了众人,沈言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茶,为了防止还有人找上门来,他特意吩咐报社伙计,凡是别家店铺掌柜,一律不见。

离开报社的多家掌柜。

第一时间就去找了顺天城的读书人。

由让他们口述,再有读书人帮忙代笔,写出自家店铺的特色。

毕竟好的文笔,能够多一分希望入沈言的眼缘,从而登上报纸,增加店铺的名气,吸引更多的客人光顾。

一天之内。

除了早上那一批人外,期间还有不少人来到报社求见沈言。

由于沈言特意打了招呼。

后面来的人,都未曾见到沈言,只得悻悻而归。

是夜。

沈言回到祝府。

吴启皓带着三名陶瓷匠找到沈言。

沈言顺势拿出早已经画好的图纸,交给这些陶瓷匠们阅览。

“各位师傅,如何?能制作出来吗?”

沈言询问道。

三名陶瓷匠在看完沈言画的图纸后,纷纷陷入了沉默。

三名陶瓷匠没有急着表态,主要是沈言的图纸上的东西过于超前,以他们的能力,想要制作出图纸上的造型,很难。

再加上这次制作的材料。

并不是陶瓷,而是透明似琉璃一样的东西,这更让三名陶瓷匠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沈言观察三人的脸色,知道他们可能有压力,于是出言安抚道:“三位师傅无须担忧,工期不赶,慢点捣鼓出来也行,在此期间,工钱照发。”

有沈言这番话。

三名陶瓷匠这才松了一口气。

毕竟吴启皓找到他们,给出了非常高的报酬,正所谓高风险就意味着高回报,当三人看到图纸时,还以为沈言会过于严苛。

没想到竟然如此好说话,这是三名陶瓷匠万万没想到的。

“沈公子放心,我们一定完成图纸上的东西,保证不会让你失望。”

三人当中,说话的是一个满脸胡茬子的男子,五大三粗,虽然看起来很不好惹的样子,但是言行举止,却与身形截然不同。

闻言,沈言点了点头:“制作的问题,就全权交给三位师傅了。”

一夜无话。

第二天。

昨日那十几名店铺掌柜再度找到了沈言。

每个人都按照沈言的要求,写了关于自家店铺的特色文章。

沈言接过他们递来的纸张,认真筛选着。

而那十几名掌柜。

则是站在一旁,大气都不敢喘上一口。

等待着沈言的筛选。

经过一番筛选,沈言最终选择了一家郑氏饼铺,他之前吃过郑氏饼铺的大饼,味道独特,对郑氏饼铺的大饼记忆尤深。

虽说打广告可以给报社带来丰厚的创收。

但沈言还是明白一个道理。

那就是...

打广告可以。

但不能随意推广。

毕竟看报纸的人都是从报纸上了解。

从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