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权臣

第131章 有了这些铁索,我们就能够过去

字体:16+-

石少龙派回去报信的士兵才走到半路上,就跟楚昱碰上。

原来,楚昱在石少龙他们出兵不久,便也安排好了向海府的一切,并留下韩枫镇守后,率兵赶来了。

知道楚昱来了,石少龙立刻带着耶正和路昆前去迎接。

“大人,您这么快就来了。”石少龙笑着说道。

楚昱往周围看了一下,见到处都井井有条,没有出现丝毫的混乱,满意的说道:“石将军,耶将军不伤一兵一卒,便拿下了叶海城,可喜可贺,大功一件,回去我定会向陛下为你们请功,重重的分享你们。”

“多谢大人。”

随后,石少龙把路昆降到楚昱的身边,说道:“大人,这位就是叶海成的主官路昆,这一次我们能够这么顺利的拿下聂海成,陆大人可是起了很大的作用,是他劝降了所有的守军放下兵器投降,如若不然,我们绝不可能这么快就把叶海城拿下来。”

楚昱看了一下路昆微微的点了点头说道:“路大人能够深明大义,劝说手下士兵投降,我代表大魏国谢谢你。

你放心,你所立下的功劳,我绝不会忘记的,回去我一定会向皇上禀告,重重的奖赏你。”

“多谢大人。”

路昆看着眼前的楚昱心里想道:“以前只是听说这位岱国公很年轻,现在一见果然如此。魏国皇帝能够重用这么年轻的人担此重任,可见气魄和胸怀不一般,绝非海龙国皇帝可比,海龙国被灭只是时间的早晚而已。

或许这次我归降大魏,真的是上天给我的一个机会,我一定要牢牢的抓住,争取将来能够获得一个好的封赏。”

随后,石少龙他们把楚昱带到了路昆的府上,落座之后,路昆详细的向楚昱介绍了一下城中的情况。

楚昱听完之后点了点头,立刻让石少龙他们依照之前占领城池之后所用的那些办法执行,尽快让百姓接受他们。

紧跟着,楚昱立刻派人去打探宋柏他们的情况,好决定是否要协助他们。

士兵去了一天后回来报告道:“大人,宋将军他们已经把聐海城拿下,目前正在安抚城中的百姓,很快就会来跟大人汇合了。”

楚昱听完之后非常高兴,对石少龙说道:“好啊,如此一来,我们负责的这条线上的城池就全部被占领了,如果陆将军那边也能够顺利的将所有的城池拿下,那整个海龙桥以东的所有地域就全部归我们大魏所有,有了这块地方,即便我们短时间内不能灭掉海龙国,也能威慑到他们,不能够再骚扰我们的近海,确保各国的商船都能够平安的到达海阳府。”

“大人说的极对。”

石少龙说道:“就是不知道陆将军他们那边现在进行的怎么样了,有没有把那些城池全都拿下?”

楚昱说道:“放心吧,兵力上还是在武器装备上,我们都远远的胜过了守军,他们绝对不会是我们的对手,陆将军绝对可以把那些城池全都拿下来。”

他的话才刚刚说完,外面就有士兵走进来说道:“启禀大人,陆将军派人回来了,在外面求见。”

“快让他进来。”

士兵出去把人带了进来,楚昱看了一下是陆威身边的一名亲信士兵,叫陈岩。

陈岩向楚昱行礼之后,楚昱问道:“陆将军那边情况怎么样?”

“陆将军已经顺利的把并海城和岩海城拿下,小人来的时候他正在向印海城进,不过小人在路上耽搁了将近七、八天的时间,这个时候陆将军应该已经拿下了印海城。”陈岩说道。

楚昱满意的点了点头,对石少龙说道:“你看我说的没错吧。”

石少龙笑了笑说道:“大人神机妙算,卑职不及。”

楚昱让人带陈岩下去休息,随后对石少龙、耶正、说道:“现在海龙桥以东已经在我们的掌控之下,第一阶段的任务我们已经顺利完成。

接下来,就该考虑如何攻打海龙国其他的地方了。”

说完之后他看了一下耶正和路昆,说道:“于将军、陆大人,你们都是海龙国的官员,对海龙国比较熟悉,你们认为我们接下来要如何行动才好。”

耶正说道:“如果海龙桥没有被毁掉,直接通过海龙桥攻打是最方便快捷的事情,但现在海龙桥已经被毁,想要攻打其他的地方就只能绕到其他的港口城池上岸攻打。

而离向海府最近的港口城池滨海城,离这个地方也有近七百多里的海上路程,即便在海上不遇风浪,也要十天才能够到达。

但现在已经进入海上的风浪季节,时常会刮大风掀起巨浪,即便是像你们的那种大舰船也很容易被掀翻。

而且再过不久,马上就要进入冬天了,在海上行船就更加困难。

所以,想要攻打滨海城,还得看老天爷帮不帮忙。

如果要是帮忙的话,一切都还能够顺利,但如果不帮忙,那就只有过了这几个月之后再说。”

楚昱问道:“如果我们五天后就进军呢,中间会遇到巨大风浪吗?”

“这个不好说。”

耶正说道:“小人来的时候,中间就遇到过一次大风浪,在鹤岩岛躲了三天才能继续赶路。

现在离小人来的那个时候,又过去了一段时间,风浪会更多更急,难保中途不会遇到。”

楚昱想了一下,对石少龙说道:“马上派人去告诉宋将军他们,尽快安排好赶来会合。”。

“是。”

石少龙随后派了一个士兵去通知宋柏他们,他自己也按照楚昱的命名,对留守叶海城的军队做了一番布置。

两天之后,宋柏他们带的人来跟楚昱汇合了。

楚昱随后立刻带着他们返回了向海城,然后乘船出海朝着滨海城出发。

前面七天他们运气还算好,风平浪静,没有遇到什么事情,行船的速度很快。

然而从第8天开始,海上便开始起了风浪,开始的时候风浪还比较小,勉强能够继续行军,可越到后面风浪越大,好几艘船都被掀翻了,就连他们的大船也都有点顶不住。

所以没有办法,他们只好放弃计划,原路返回向海城。

他们回到镇海城的第二天,陆威就带着人到了,并给楚昱带来了一个不好的消息。

原来,由于陆威没有采取跟楚昱一样的突袭策略,是一步一个脚印稳打稳扎的往前进军,因此印海城的主官提前得到了消息,所以没等他们攻打,便率着守城的士兵坐船逃离了印海城。

而且离开的时候,把城中所有能够带走的钱、粮、物资全都装船带走了,并把所有的船只和城里的房子全都烧毁。

因此,等到陆威率兵赶到的时候,只留下一座废墟城和满城饥寒交迫的百姓。

“这个该死的东西,烧船也就罢了,居然把百姓的房子都烧了,简直不是个东西。”

楚昱气愤的在桌子上敲了一拳,随后又问道:“那你是怎么安置那些百姓的?”

陆威说道:“卑职一边让那些百姓就地取材搭建简易的房子居住,同时派人从并海城、岩海城调去了粮食,让他们暂时度过眼前的困难。”

“做的好。”

楚昱赞同的点了点头,说道:“不过这种办法只能够缓解一时,时间长了会加重并海城和岩令海城的负担。

所以,想要彻底的解决这个问题,还得另外想办法才行。”

“大人的意思是……”

楚昱想了一下,说道:“冬季马上就要到了,天气一天比一天凉,就算有简易的房子,也很难度过。

所以,不能继续再让他们待在那个地方,先把这些百姓转移到并海、岩海、顺海、潮海等城池,让他们先把冬天度过去。

等到开春天气暖和之后,让各个城池都出一些物资,帮他们重新把城池建立起来,只要城池建立起来了,再给他们弄一些种子、渔船,让他们耕种和打鱼。

这样,他们就能够养活自己了。”

陆威轻轻的点了点头,说道:“还是大人想的更加周到,佩服、佩服。”

楚昱说道:“事不宜迟,辛苦你马上跑一趟,去安排一下这件事情。”

“是。”

陆威立刻重新带着人回去,把那些百姓全都分批次送到了岩海、并海、潮海、顺海等城池,并嘱咐留守的将领,一定要好生照顾这些百姓。

这些被送到各个城市的百姓,把他们的遭遇告诉给了各个城池的百姓,所有的百姓都气愤不已,更加憎恨海龙国的人,同时也更加拥护魏国的统治。

又过了三天,刘桐回来。

刘桐本来早就应该回来的,但由于海上起了风浪,他在海阳府整整呆了十天,之后才找到机会回来,途中也遭遇了好几次大风浪。

等回到了镇海府才知道楚昱已经率兵往前打了,于是又马不停蹄的找到了这个地方。

刘桐把圣旨交给楚昱,楚昱看了一下,然后把手下所有的将领召集到一起将圣旨宣读了一番。

“皇上派来犒劳我们的人什么时候到?”楚昱问刘桐。

刘桐说道:“陛下派来犒劳的人早就已经到了海阳府,但因为风浪太大,而且他们携带的东西又多,所以没敢轻易地出海,现在都还在海阳府,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够来。”

楚昱说道:“现在已经进入冬季,估计可能是来不了了。不过好在皇上的意思大家都已经知道了,得不得那些赏赐也就并不重要了。”

海龙城。

海龙国皇帝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将养,尤其是知道魏军不能够再继续进攻,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因此身体逐渐的恢复。

早朝的时候,海龙国皇帝看着水军元帅问道:“元帅,我让你重建第一、第三和第七水军舰队的事情办的怎么样了?”

水军元帅本来是要率兵去攻打镇海府的,但是由于海上起了风浪,所以最终只能够返回。

回来之后,海龙国皇帝便让他趁着魏军暂时不能来攻打他们这段时,重建第一、第三和第七水军舰队,加紧训练,以便后面能够派得上用处。

水军元帅站出来说道:“启禀陛下,臣已经重新从百姓中间招收了三十万人扩充水军,现在正在对他们加紧训练。最多还有半个月就能够让他们熟悉水战,到时候就可以对他们进行分编。”

海龙国皇帝点了点头,随后扭头看了一下左卫大将军,问道:“大将军,我让你重建右卫军的事又办得怎么样了?”

右卫军全军覆没,使得海龙国的陆军力量变弱,因此海龙国皇帝让左卫大将军,重建右卫军,以增强陆军的实力。

左卫大将军说道:“陛下,臣已经把重建右卫军的士兵全都收集齐了,只不过现在没有装备来分给那些人,致使他们还形成不了战斗力。

所以,要想让他们尽快获得战斗力,就必须马上给予他们所需的装备。”

海龙国皇帝说道:“这好办,需要什么装备你只管跟赫大人说,让他拿给你就是了。”

海伦国皇帝口中的贺大人是专门管军训物资的赫敏达。

左卫大将军说道:“臣早就已经跟贺大人说过了,但贺大人说现在拿不出那么多的装备来给士兵。”

海龙国皇帝马上看了一下赫敏达,问道:“怎么回事,为什么不给他装备?”

赫敏达说道:“陛下,并非是臣故意要刁难左卫大将军,实在是臣的手里没有那么多的装备。”

“没有装备你不会去置办吗?”

海龙国皇帝生气的说道:“你身为专门管装备的官员,手里居然没有装备,这算什么?

那万一要是现在就打仗,急需装备怎么办?难道让士兵赤手空拳的上阵吗?”

赫敏达说道:“陛下,并非是臣不去置办装备,实在是臣的手中没有银两,就算想置办也置办不了。”

“给新右卫军置办装备需要多少银两?”

“至少要三十万两银子才够。”赫敏达说道。

海龙国皇帝看着户部尚书说道:“哲伽,你马上拨三十万辆银子给他。”

户部尚书哲伽站出来说道:“陛下,国库已经空了,臣现在拿不出那么多银子。”

“你说什么国库已经没钱了。”

海龙国皇帝大吃了一惊,问道:“怎么会这样,国库的银子都到哪里去了?”

哲伽说道:“这段时间连续出兵,每次出兵臣都得为他们准备好装备以及粮草等所需之物,每次花费都在六、七十万两银子之上。

再加上咱们失去了海龙桥以东所有的领土,那些地方城池的银粮已经收不上来了,也失去了大量的客商。

再加上您又下令要重建舰队,每支舰队的舰船至少要有一百五十艘以上,并且这次修建的舰船都是以大船为主,这使得每只舰船的制造成本提升到了四万两银子。

三支舰队加起来的制造数量是四百五十艘,光修建这些舰船就给花费一千八百万两银子。

还有水军元帅这次也招收了三十万士兵,光他们所需的装备,至少就得花上一百五十万两。

除开这些之外。这段时间好几个城市都爆发了百姓叛乱的事,为了平息这些叛乱。军队频繁出动镇压,这又是一笔不小的花费。

所以,国库早就已经见底了,现在臣是真的拿不出银两给左卫大将军置办装备了。”

这段时间海龙国除了在魏军身上接连吃败仗之外,内部的百姓也受不了他们的压迫,爆发了不少对抗海龙国朝廷的行动。

海龙国皇帝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所以派出军队对这些对抗的百姓进行残酷的镇压,虽然百姓的对抗被他们镇压下去了,但也因此花费了不少的银两。

海龙国皇帝听完之后沉默了一会儿,看了一下左右丞相问道:“左相、右相,你们有什么办法快速筹到银两吗?”

左丞相说道:“现在只有通过提高对百姓的税赋来增加国库的收入,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的法则。”

“现在的百姓对我们已经怨声载道,如果要是再提高他们的税赋,只怕起来反抗我们的人会更多。”工部尚书说道。

“现在已经顾不了那么多了。”

皇帝说道:“眼下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尽快把我们的军队重新组建起来,否则魏军要是打来,我们根本就没有抵抗之力。

至于那些百姓的死活,不要去管他们,谁要是敢起来跟我们作对,就杀了他们。只要杀的多了,他们也就不敢了。”

随后,他马上下令户部尚书,提高对百姓的税赋增收。

散朝之后,户主上书回去立刻下达了执行命令。

很快,所有海龙国管辖的地域,官府都开始对百姓强行征收各种各样的税,凡是交纳不出的就强行收走他们的房子、土地以及一切值钱的东西,有的甚至被逼到了卖儿、卖女的地步。

百姓对此怨声载道,各地都爆发出了比以前更加猛烈的反抗行为,有的地方甚至人数达到了上万。

不过,百姓毕竟没有经过系统的训练,而且也缺乏领兵的将领,因此这些反抗行为全都被镇压了下去,并且为此付出了十几万人的性命代价。

而且海龙国的军队为了达到震慑百姓的效果,对于杀死的人不许百姓收尸,谁敢偷偷的收拾,立刻会遭到屠杀。

海龙国的这些行为是百姓对他们的怨恨达到了极点,都在心里纷纷祈祷魏军快一点把他们给灭了,因为他们都听说魏军对百姓很好,都期盼着能够做魏国的百姓,不再受海龙国官服和军队的欺压。

在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被魏军占领的这些地方,老百姓却过着比以前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大家对能够成为魏国的百姓更加庆幸,并且他们跟魏军的关系也相当融洽,经常看到有百姓去给魏军送吃的,和魏军帮百姓做事的情形。

转眼又是一个月过去了,天开始下雪了。

百姓们早就已经准备好了过冬的一切,因此大雪的到来对他们并没有造成什么影响,就连那些被安置过来的印海城百姓,也在魏军的照顾下没有受到冻饿。

楚昱的住处。

屋里放着一个大火炉,火炉里火苗直往上冲,温度与外面比起来,至少要高出十几度,以至于楚昱都只穿了一件单衣。

此刻,楚昱正站在墙边,双眼凝望着墙上的地图,他的心里还是没有忘记攻打海龙国其他地方的事情。

“海龙桥断了过不去,从海上去攻打海龙国其他的地方,又至少还得等两、三个月,难道我们就只能在这个地方干等着吗?”

楚昱想到曾经的那些先辈们,在面临各种困境的时候总是能够想出办法,自己现在只不过被天气和一座断桥就阻挡住了进攻的脚步,他实在是有些不甘心。

他盯着地图又看了将近半个小时左右,突然脑海里闪出了一个念头,郁闷的心情顿时好发起来。

随后,他立刻走到桌子前,提起笔在纸上画了起来。

十分钟后,他把东西画好了,对齐忠说道:“老齐,马上去把陆将军叫来,我有事情跟他说。”

齐忠去了一会儿,带着陆威来了,陆威问道:“大人找卑职来有什么吩咐?”

楚昱把画好的图纸递给他,说道:“你马上召集全城的铁匠,按照图纸上的铁索和滑轮式样给我打造三十套出来。”

陆威看了一下图纸,不解的问道:“大人要打造这个铁索和滑轮有什么用?”

“当然是用来对付海龙国的那些军队了。”

陆威大吃了一惊,问道:“大人要在这个时候攻打他们?”

“没错。”

陆威说道:“可是现在正是隆冬时节,而且现在海龙桥又已经断了,我们根本过不去呀。”

楚昱只说他手里的图纸说道:“有了这些铁索,我们就能够过去。”

“有了这些铁索就能够过去!”

陆威再次看了一下手中的图纸,依然还是想不通其中的奥秘,说道:“卑职愚钝,还望大人明示。”

楚昱说道:“海龙桥的里端靠山,虽然平着不能过去,但是可以绕路从山上过去之后,再从上面爬下去。

因此我们可以先派少量的人,从山顶上爬下去,然后找一些很长的绳子,一端系在铁索上,另一端系在箭上,用迅雷铁弓发射的对面,让对面的人把铁索拉过去固定好。

而我们这边则也选一处高处,把铁锁的另外一端也固定好,这样不仅我们的士兵能够顺着铁索滑过去,就连火炮、战马等一切物品都能够运送到对面,随后我们就可以发兵直取海龙城了。”

陆威之后欣喜的说道:“大人这个主意真的是绝妙至极,卑职佩服。”

楚昱微微笑了笑,说道:“海龙国的人以为现在是冬季,而且海龙桥也断了,我们没法再过去攻打他们。但我偏偏就要在这个冬季度过渡过去,直奔海龙城,生擒他们的皇帝,让他们知道,在我们魏军面前没有什么能够阻拦住我们。”

陆威说道:“大人,卑职觉得三十套有些太少了,干脆我们打三百套,这样我们士兵过去的速度就会更加提升,运送的物资也会更多。”

“能够多有铁索相助当然好,不过这些铁索打起来相当的费事,光是这三十套,就够城中的铁匠辛苦了,至少需要一个月才能制作出来。

要是打三百套,估计至少要大半年才能够打造出来。

所以,能制造三十套已经很不错了。”

陆威说道:“一个城池的铁匠不够,那我们就让其他城市的铁匠一起制作,这样虽然可能还是达不到三百套的数量,但至少也能有一百五十套左右。”

楚昱想了一下,觉得这个主意不错,随即微微的点了点头说道:“那你立刻派人去通知其他城池的守将,让他们立刻召集城中的铁匠制造铁索和滑轮。”

“卑职遵命。”

陆威行礼后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