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从太后那里出来,立刻把太子召进了宫,对他说了太后让他想办法把呈阳王调进京的事情。
“现在我们正在想办法要对付陈阳王,可偏偏这个时候太后让我把他调进宫。而且嘱咐我一定要尽快办好。
如果这个时候我们把呈阳王抓了,要是过段的时间太后看不到动静,问起来这就麻烦了。”皇上脸色不好的说的道。
太子说道:“太后从来没有提过把晨阳王调回京城的事,为什么突然现在会提到这个事情?”
皇上说道:“朕估计是呈阳王那个家伙在太后面前说了什么,太后才会提出把他调回来的。”
太子微微的点了点头,说道:“呈阳王有谋反之心,如果要是把他放走了,定将后患无穷,所以是绝对不能放他离开的。
但是太后又让父皇把他调回京城,万一要是过段时间太后看到父皇没有动静,肯定要问这件事,要是到时候知道父皇已经把呈阳王给杀了,那太后恐怕会……”
皇上轻轻的叹了一口气,说道:“这也正是我害怕的事情,所以我才把你找来,想问问你有没有什么办法解决?”
太子思忖了一下没有想到,说道:“父皇,要不让儿臣去问一下文修,文修思想奇特,思考问题与常人不同,或许他有办法。”
皇上想到楚昱这段时间以来给他们提了很多有用的办法,或许他真的有办法解决也不一定,随即说道:“朕马上派人把他叫进攻就是了,你就不用再跑一趟了。”
随后他叫过来一个太监,说道:“马上去把楚昱叫进宫来,就说朕找他有急事。”
“是。”
太监坐着马车来到楚昱的住处,见到楚昱把来意说明,随后楚昱换了一身衣服,跟着太监来到宫里见到了皇上和太子。
“臣楚昱参见皇上。”楚昱恭恭敬敬地向皇上行礼道。
皇上让他平身之后,楚昱才转身向太子行礼。
皇上也没有跟他多绕圈子,直截了当的说道:“楚昱,趁现在朕遇到了一个棘手的事情。太后刚才把朕找去,让朕把呈阳王调回京来。
但现在朕马上就要下令把晨阳王抓起来了,如果要是过段时间太后看不到朕把呈阳王调回来的动静,到时候要是问起来可就麻烦了。
所以朕把你找来,就是想问问你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这件事情也好办。”
楚昱想了一下,说道:“皇上暂时先不要下令抓呈阳王,等他出京城之后,在让人在半路上将他秘密抓回来进行烤问。
等到从呈阳王口中知道了一切造反情况和人员名单之后,立刻派兵对他们进行秘密抓捕,同时让新的官员和将领迅速接任。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确保大魏的江山不会出现动**,同时也不会在百姓中间引起很大的反应。
至于太后那里,您可以照着她的意思把呈阳王调回来。”
“调回来。”
皇上说道:“呈阳王都已经被抓起来了,到时候太后见不到人,那不是更加麻烦了吗?”
楚昱说道:“太后要见呈阳王,那就让他见好了。”
“让她见!”
皇上看了一下太子,两个人都没明白楚昱的意识,太子说道:“文修,你就不要再跟我们打哑谜了,到底是什么意思你就直说吧。”
楚昱笑了一下,说道:“其实很简单,皇上下旨招呈阳王回京,结果在半路上遇到了强寇,呈阳王被强寇所抓。太后闻听此事非常着急,立刻让皇上派兵营救。
皇上与呈阳王兄弟情深,闻听此事自然立刻派兵营救。
然而,呈阳王落在那群强寇的手里,遭到了虐待,人虽然救回来了,但却已经昏迷不醒人事不知。
这样一来,皇上既对太后有了交代,而呈阳王也不会对皇上再形成威胁。”
“可是这样一来太后会着急的,万一要是急出好歹了怎么办?”太子说道。
楚昱说道:“太后肯定会着急,毕竟呈阳王是他的儿子,但这相比起知道呈阳王死了,尤其是被皇上杀死的容易被接受。
更何况只要让呈阳王还保留一口气,太后就会为了他而保重自己的身体。
因为她知道,一旦要是自己倒下了,就不会再有人关心呈阳王的死活。
所以,会为了呈阳王,她更加保重自己的身体。”
太子想了一下,觉得楚昱说的不无道理,随后看了皇上一眼。
皇上沉思了一会儿,说道:“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呈阳王既不死,但是又醒不了吗?”
楚昱说道:“这个太简单了,只要让大夫用银针在他头上重要的穴位上扎上几针,就可以了。”
皇上又想了一会儿,终于点了点头,说道:“那就依照你说的办法做吧。”
随后皇上马上叫来了御林军虎威大将杨森,让他率领两千御林军化妆之后秘密出京,埋伏在呈阳王回去的必经之路,将其抓获,然后带到隐秘的地方进行审问。
第二天早上,呈阳王在朝上向皇上辞行之后,带着一干手下,离开京城返回城阳。
出了京城以后,呈阳王快马加鞭的往回赶,恨不得能插上翅膀飞回去。
第三天下午,呈阳王他们走到一处山间的时候,突然冒出来许多蒙面的黑衣人,每个人手里都拿着的弓箭,不由分说便朝着他们射了过去,不过这些箭并不是对着呈阳王射去的,而是对着他手下的那些士兵。
“啊……”
“啊……”
“啊……”
呈阳王的那些手下因为毫无防范,只是一刹那间的事情,一半的士兵中箭落马。
“有埋伏,保护王爷!”
剩下的一半人迅速保护着呈阳王往后撤退,但那些黑衣人已经围了上来,那些随从士兵为了能帮呈阳王杀出一条血路,奋不顾死地与那些黑衣人厮杀了起来。
然而,那些随从士兵虽然勇猛,但无奈人数太少,浑身长手也难以抵挡,最终在抵抗了两分钟之后,便全部被杀光了。
呈阳王看到身边的随从全都死光了,紧张的不得了,急忙想逃跑,但是这个时候黑衣人已经围过来,形成了一个五米左右的包围圈,把他围在了中间。
呈阳王把自己的佩剑拔出来,对着那些黑衣人喝斥道:“你们到底是什么人?”
那些黑衣人没有说话,只是挺着兵器对着他。
呈阳王见黑衣人不说话,心里越发没底,于是把身份抬了出来吓唬的那些人道:“我是当今皇上的亲弟弟呈阳王,你们最好马上放了本王,否则皇上要是知道了,绝对不会放过你们的。”
这时,就见黑衣人往两边分开,一名身材高大的黑衣人走了进来,看着呈阳王说道:“我们知道你是当今皇上的亲弟,要不然我们也不会来找你。”
呈阳王说道:“你们知道我是呈阳王还来劫我,到底是为什么?”
为首的人笑了笑,把刀杵在地上,说道:“我们知道这次你抓获造反的二皇子有功,皇上赐给了你不少的好东西。
我们有些人都是贫苦之人,家里人口也多,吃了上顿没下顿,日子难过啊,所以想来找王爷弄些银两花花。”
呈阳王一听这些人原来是为了银子来的,顿时安心了不少。
毕竟强盗图财,只要给他们银子就是了,他最担心的是皇上派来的人,那意味着皇上已经知道他想谋反的事情,那不仅他活不了,就是他的子女,妻子也一个活不了。
“要银子没问题。”
呈阳王指了一下皇上赐给他的那些金银财宝,说道:这些全是皇上赏赐给我的,只要你们放了我,这些东西你们尽管拿去好了。”
为首的那个人伸出大拇指,说道:“果然不愧是王爷,就是豪爽。”
但随后他话风一转,立刻又说道:“不过我们的人不少,这点东西分下来每个人也得不了多少,因此王爷仅就靠这点钱财就想把我们打发了,这可是不行的。
所以,王爷还得再破费一些才行。”
“那你们想要多少?”呈阳王问道。
为首的那个人说道:“我们听说王爷在呈阳有很多的产业,每年最少都有百万两银子的收入,所以王爷怎么也得拿过五百万两银子出来才够我们分。”
“什么,五百万两银子!”
呈阳王没想到对方的胃口这么大,竟然一开口就要这么多银子,着实把他吓了一跳。
要知道他虽然每年的收入很可观,但他那些银子全用来招兵买马,拉拢人了,身边其余能够调动的银子也不过就几十万而已。
不过,现在他处于对方的包围之中,如果直接拒绝的话很可能会遭他们的毒手,因此他决定先答应他们,等脱身之后再派人来剿灭他们。
想到这里,呈阳王笑了笑说道:“好啊,只要你们放我回去,我立刻派人给你们把银子送来。”
为首那人说道:“如果把王爷放回去,恐怕来的就不是银子了,而是剿灭我们的军队。”
呈阳王说道:“不会。本王且是那种言而无信之人,既然答应了你们会把银子送来,就一定会照做,绝不会耍花招的。”
“王爷这话恐怕自己都不会相信吧。”为首之人说道。
呈阳王问道:“那你想怎么样?”
为首那人说道:“我想请王爷跟我们走一趟。”
“为什么要跟你们走?”呈阳王说道。
“王爷又何必明知故问呢?”
为首的那个人说道:“王爷这么聪明的一个人,难道会不知道我们想干什么吗?
请王爷先跟我们回去,等你的人把银子送来了,我们再放王爷回去。”
说完,为首之人没有再给呈阳王说话的机会,挥了一下手了,八个黑衣人来到呈阳王跟前,把他从马上拽了下来,不由分说按在地上就捆了,然后用布把他的嘴也堵了,眼睛也蒙上,塞进了一个大黑袋子里。
紧接着,为首之人说道:“马上把地上的这些尸体处理了,不要留下一丝的痕迹。”
“是。”
他手手下的那些人立刻把被射死的那些尸体,抬到两侧的山上掩埋了。
随后,为首之人带着他们迅速的撤离了。
两天之后,皇上正在御书房里跟太子说话,太监从外面走进来说道:“启禀陛下,杨森将军回来了。”
皇上说道:“让他进来。”
大将军杨森从外面走了进来,双手抱拳冲着皇上行礼道:“臣杨森拜见皇上。”
“平身。”
“谢皇上。”
扬森平身之后,皇上问道:“事情办得怎么样了?”
“回禀皇上,已经办好了。”杨森说道。
“没有被人看到吧?”
“没有,我们是把他放在马车里带回来的,没有任何人看到。”
“他的那些手下是怎么处理的?”
“已经全部解决了,没有留下任何后患。”
皇上微微的点了点头,说道:“立刻对他审问,不管用什么手段,一定要让他招出所有造反作乱之人。”
“臣遵命。”
杨森退出去之后,皇上立刻又传旨把骠骑大将军徐南叫来了,说道:“你立刻秘密带五万禁军赶赴呈阳府,把呈阳王手底下的那些人全都抓起来,查封呈阳王的产业。”
“臣遵旨。”
“记住这件事情一定要小心,不能走进了一丝的消息。”
徐南说道:“陛下放心,臣会带人的秘密出京,绝不会走漏风声的。”
皇上轻轻的点了点头,挥了一下手让他出去了,这时太子突然说道:“徐将军,呈阳王手下有一个叫白书文的人,此人是呈阳王身边的重要人员,足智多谋,你一定要想办法先把他抓住,绝不能让他逃了,否则后患无穷。”
“是,臣记下了。”徐南行礼后走了。
太子随后对皇上说道:“父皇,呈阳王在京城里安插的有一个窝点,如果不把这个窝点端掉,徐将军他们的行动很可能会被泄露。”
因为太子已经把那个酒馆的事情向皇上说过了,所以皇上明白他说的是什么,说道:“这件事情就交给你去办吧,把所有的眼线全都抓获。”
太子说道:“父皇放心,儿臣已经派人盯着他们了,那个店里的人全都已经在儿臣的掌握之下,绝不会让任何一个人逃脱的。”
太子行礼之后准备离开,快要走到门口的时候,他突然又想起了一件事情,马上又转回来说道:“父皇,昨天儿臣跟文修聊天的时候,他说父皇如果派兵去呈阳府,最好给沿途的那些州府县下道旨意,让他们配合行动,这样才能够绝对的保守住行动秘密。”
皇上想了一想,觉得建个提议很不错,轻轻的点了点头,说道:“知道,朕会马上下一道旨意给他们,让他们封锁住消息。
对了,楚昱这两天在干什么?”
太子说道:“没做什么,陪着他那个还没过门的媳妇到处玩。”
“他倒是挺悠闲的。”
皇上笑了一下,说道:“你去告诉他,不要整天就知道游玩,还是要多看看书,现在离明年的科举考试也不远了。要记得他对朕说过的话,不能让朕失望。”
太子说道:“这点父皇大可放心,文修虽然每天在陪着他的未婚妻,但是一有时间就会看书学习。昨天我试着考了他一下,非常不错,相信他在明年的科考中一定能够考中。”
皇上说道:“那就好。”
太子离开之后,皇上正准备离开御书房,这时又一个太监走进来说道:“陛下,礼部白大人来了,说有要紧的事情要向您禀报。”
“那就把他带进来了。”皇上重新坐到了椅子上。
过了大约几分钟,礼部的左侍郎白荀在太监的带领下走了进来,向皇上行礼之后,皇上问道:“到底是什么紧要的事情?”
白荀说道:“东岱国皇上派特使送来一封信给陛下。”
说着拿出一封信双手捧着,站在旁边的太监过去把信拿去交给皇上,皇上打开看了一下,眉头皱了起来。
原来,东岱国驻京城的使节,派人回去把萨云他们遭到大魏国通缉的事情说了,东岱国皇帝震怒,这才派特使送来国书。
他在国书里威胁,如果皇上不立刻撤销对萨云他们的通缉,并护送他们安然离开大魏国,他就发兵攻打大魏,所造成的一切后果全部由大魏国负责。
“这件事情朕知道了,你去告诉那个特使,这件事情朕需要好好的考虑一下,让他去使节馆等着,有了消息自会派人去通知他。”
“是。”
白荀走了之后,皇上一个人在御书房里考虑了一个时辰,然后从旁边翻出一张空白纸铺在桌面上,提起笔来在纸上写了三个字:东岱国。
这个时候,太监从外面走进来说道:“陛下,太子来了。”
“让他进来吧。”
太监出去说了一声,太子从外面走进来,躬身行礼之后说道:“回禀父皇,那个小酒馆的人已经全部被抓住了。”
皇上微微的点了点头,然后拿起东岱国的国书说道:“这是东岱国皇上刚刚派人给朕送来的。”
太子走过去接过国书看了一下,随即说道:“想不到他们这么快就知道了。”
“我们忘记了他们在京城里有使节馆的。”
太子说道:“不过好在他们还不知道萨云等人已经落在了我们的手里。”
“这个现在已经不重要了。”
皇上微微的叹了一口气说道:“现在东岱国要我们撤销对萨云的通缉,还要护送他离境。你说这件事情该怎么办?”
“这个……”
太子想了一下,说道:“而且暂时还没有想到,不知道父皇想要怎么应对?”
皇上再次叹了一口气说道:“如果朕要是知道,就不会问你了。”
太子知道皇上也没有好办法,随即说道:“要不父皇召集文武大臣问一下,看看他们有什么好的应对之策没有?”
皇上略微思考了一下,说道:“也好,那就把所有的大臣全都招进宫来。对了,把楚昱也叫来。”
“遵命。”
皇上立刻派人去通知了所有的文武大臣,同时也派了自己身边的人去通知楚昱。
楚昱这个时候正陪着絮儿在京城里逛着,手里还提了不少的东西。
“这京城好大啊,我们都已经逛了好几天了,都还没有逛完。”
絮儿来到京城的这几天特别高兴,看到什么都感觉到新鲜,脸上的笑容就从来没有断过。
看到絮儿这么高兴,楚昱也开心,因为对于现在的话来说,只要絮儿高兴,他也就会高兴。
“那你觉得是京城好,还是信阳好?”楚昱问道。
“当然是京城好了。”
絮儿说道:“京城的地方大,东西又多,好玩的也多,比信阳好多了。”
楚昱说道:“那等我们从华阳县回来之后,马上就搬到京城来,怎么样?”
“好啊。”
絮儿随后马上又说道:“可是咱们那个房子一个月之内能够修缮的好吗?”
“能。”
楚昱说道:“只要有银子,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
正在这个时候,就见府里伺候他们的一个下人匆匆忙忙的跑来说道:“候爷,太子派人来通知,让您马上去皇宫。”
“说是什么事情了吗?”楚昱问道。
“没有。”
楚昱知道,太子明白他这几天正在陪絮儿,很少派人来叫他,突然派人来通知他,肯定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对絮儿说道:“你先自己逛着,我去皇宫看看到底什么事情。”
絮儿很识大体,说道:“你快去吧,别让皇上等急了。”
楚昱看了一下跟着他们的周山等人说道:“你们好好保护絮儿,别让她出事了。”
周山说道:“公子放心,我们保证不会让絮儿姑娘出一点事情的。”
楚昱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了皇宫门口,看到太子正站在宫门口等着他,连忙过去行礼之后问道:“太子,这么急把我叫来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吗?”
太子简要的把事情讲了一下,最后说道:“现在父皇已经召集了所有的大臣来商议对策,就差你一个人了,咱们快进去吧。”
楚昱跟随着太子来到宏凌殿,看到所有的大臣都已经到齐了,急忙上前向皇上行礼道:“臣楚昱参见皇上。”
“平身。”
“谢皇上。”
楚昱随后朝着那些官员拱手说道:“各位大人好。”
“候爷好。”在场的那些大人立刻还礼道。
毕竟现在楚昱的身份在这里摆着,而且跟太子的关系又那么密切,皇上也重视他,还没有入朝为官,商量这样的事情都把他叫来了,可见他在皇上心里的定位一般。
因此,谁也不敢轻视他。
皇上看到所有的人都已经到齐了,随即说道:“东岱国皇帝让我们撤销对萨云的通缉,并护送他离开大魏国,你们觉得该怎么办?”
“皇上,目前周边的国家对我们都虎视眈眈的,如果我们要是跟东岱国发生了冲突,那么周边国家一定会对我们群起而攻之。
所以,臣认为不妨就按照东戴国皇帝的要求,送萨云他们回去,免去一场刀兵之灾。”兵部侍郎孙节说道。
“皇上,臣也认为这个时候不适合跟东岱国发生战争,所以臣赞同孙侍郎的意见。”新任的礼部侍郎左臣忠跟着也说道。
“臣附议。”
“臣附议。”
“臣也附议。”
大殿上有一半的官员都赞同把萨云交还给东岱国,其中包括了左、右两位丞相。
“臣反对。”
这时,镇国大将军李鸿奇站了出来,说道:“皇上,东贷国皇帝让萨云在我们大魏境内与反贼联络,意图颠簸大魏江山,本就是一种敌对的行为。现在我们如按照他所吩咐的把萨云交还给他们,那东贷国皇帝定会以为陛下怕了他,将来只会更加的肆无忌惮。
而周边那些国家要是知道皇上,竟然遵照东贷国皇帝的命令把萨云交出去了,那他们不仅会耻笑皇上胆小懦弱,而且还会争相效仿,到那个时候,大魏才是真正的危险了。
因此,臣认为绝对不可以把萨云交出去,而且也要针锋相对的告诉东贷国皇帝,让他以后停止对大魏国不友好的行为,否则大魏绝不会跟他们善罢甘休。
只有这样才能够威慑住东贷国和周边那些国家,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皇上,李将军说的对。”
辅国大将军林栋跟着也站了出来,说道:“东岱国对我们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如果答应了他们的要求,只会让他们得寸进尺。
所以,绝不能让他们得逞。”
跟着在场的那些武将也都站出来支持两位大将军的意见。
这样一来,朝中大臣便形成了以两位大将军为首的武将主战派,以及左右丞相为首的文官主和派。
不过,由于文官在数量上比武将要多,所以占据了上风。
皇上随后看了一下楚昱,问道:“楚昱,你认为我们是该把萨云交出去,还是不交出去?”
楚昱走出来双手抱拳,微微躬身,说道:“那就得看陛下是愿意接受这种屈辱的威胁,还是不愿意接受了。
如果皇上愿意接受,那就把萨云交出去就是了,反正对于您来说也就是一句话的事情。
当然,交出去的后果刚才两位大将军基本上都已经说清楚了,臣也就不再多说了。不过臣还想再补充一点就是,交出去之后,东岱国会就此善罢甘休吗?
毕竟跟着萨云来的那些人全都已经被杀光了,就只剩下萨云和那个莫牙两个人。
如果要是东岱国皇上依然抓住这件事情不放,提出更加过分的要求,如让皇上赔款或者是割地,又或者是其他让皇上难堪的要求,皇上到时候是继续答应还是拒绝呢?
如果皇上要是拒绝,那现在把萨云交出去不仅没有一点意义,反而让皇上失了尊严,就算将来战胜东岱国,皇上也会因为这次答应了东岱国的要求,而留下了一个难以洗刷的耻辱。
当然,皇上如果愿意忍辱负重,吞下一切所受到的耻辱,并且做好了解决刚才两位大将军所说的那些困难,那就答应下来好了。”
听闻楚昱说了之后,太子立刻站了出来,说道:“父皇,您乃大魏之皇,您的一举一动都代表着大魏的国体尊严。
所以,绝不能答应。”
皇上听完所有人的话之后,沉默了一会儿,然后抓起桌子上写着东岱国三个字的纸捏成了一团,随手丢了出去。
“从现在起谁也不许再提放了萨云的事情,谁要是敢再劝朕放人,一律依通敌罪论处。”皇上看着在场的所有大臣说道。
“臣等遵旨。”众臣说道。
皇上随后提笔亲自写了一封给东岱国皇上的回信,信中的措辞比东岱国皇上写的还要强硬。
写完之后,他把信交给礼部侍郎白荀,说道:“马上把这封信拿去交给东岱国的特使。”
“臣遵命。”
白荀接过信刚要走,楚昱说道:“岂慢。”
皇上看着他问道:“有什么问题吗?”
楚昱说道:“东岱国皇帝写这封信来的同时,应该已经做好跟我们开战的准备。皇上这封信只要送到东岱国皇帝手里,他必定会发兵前来攻打,如果我们准备不足必定会吃大亏。
所以,臣认为这封信暂时不要拿给那个特使,先拖着他,我们趁这段时间赶紧做好跟东岱国开战的准备,如调兵,往边关运送所需要的物资,以确保能在与东岱国的交战中取得胜利。”
“父皇,儿臣觉得文修说得对。”
太子说道:“如果现在就把信给了那个特使,他肯定会立刻会回去通知东岱国皇帝,这对我们太不利,应该尽量拖着他,给我们争取时间。”
皇上想了一下,觉得的确是这个道理,随即把信放在桌子上,看着李鸿奇和林栋问道:“你们觉得我们该做一些什么准备,才能抵挡住东岱国发起的进攻?”
李鸿奇说道:“陛下,我们在与东岱国的边境已经修筑了坚固的防御,并且还有天险可守,因此不需要做太大的兵力调整和增加,只要我们能够抵挡住他们前期的进攻,消耗他们的有生力量。
等到他们力量开始衰弱的时候,我们就可以集中优势兵力对他们进行反击,到时候一定能够让他们全军覆没。”
林栋也非常赞同李鸿奇的提议,因为大魏要防御的周边国家太多,所以与东岱国边境的常驻军队只有八万人,不适合率先主动出击。
皇上微微的点了点头,看了一下楚昱,问道:“楚昱,你觉得大将军的提议如何?”
“臣觉得李将军的提议非常正确。”
楚昱说道:“大魏境内现在还有一些事情没有处理好,兵力无法集中,所以不适合出击,因此暂时应该以守为主。
等到什么时候我们把国内的这些麻烦全都解决了,便可以腾出兵力全力对付东岱国。到那个时候,东戴国的兵力已经在前期消耗了不少,士气也跟着下降,我们的军队便可以摧枯拉朽地将他们击败。”
这时候左丞相说道:“东岱国的军队骁勇善战,我们的军队能否坚守得住还是个问题。一旦要是坚守不住,让他们攻破了边关城池,到时候**,那不仅京城危险了,就连整个大魏江山都有可能丢掉。
所以,臣认为应该现在就调集重兵赶到边境,这样东岱军队进攻的时候,我们才能够守得住。”
右丞相及其他的文官也都赞同左丞相的意见,纷纷站出来附议。
皇上听完之后,再次朝楚议看了一下,问道:“你认为我们该如何守?”
楚昱说道:“臣想请问陛下,边关的守军现在多少人?”
皇上看了一下李鸿奇,李鸿奇说道:“有八万人。”
“八万人,这么多。”
楚昱笑着说道:“有这八万人,不仅可以守住边关城,甚至反攻他们都没有问题了。”
左丞相看了楚昱一眼,说道:“候爷,你知道东岱国每次发兵攻打我们,军队的人数都有多少吗?”
“多少?”
左丞相说道:“至少都在二十万人以上。”
“我以为有多少,不就是二十万嘛。”
楚昱不以为然的说道:“别说是二十万人,就是三十万人,边关的八万守军要对付绰绰有余。”
左丞相冷笑了一声,说道:“候爷,你可知道我们现在是在商量国家大事,而不是在填词作赋,一旦要是做出错误的决定,后果不堪设想。
你如此不把东岱国军队放在眼里,而且还用这样的话来麻痹陛下,要是真的出了什么事情,你可担当得起这个责任?”
楚昱知道左丞相是因为自己没有赞同他们的主和意见,所以心里记恨上了自己,想要故意在皇上面前为难自己,暗自冷笑了一声,说道:“我既然说了八万人足以守护边关,就一定有办法可以守住。如果要是守不住,我愿意承担一切后果。”
“好,这可是你说的。”左丞相追问了一句。
楚昱说道:“我可以立下军令状,做不到甘愿献出颈上首级。”
太子赶紧提醒他道:“文修,不要冲动。”
楚昱扭头看了他一眼,说道:“太子请放心,我既然敢夸这样的口,就一定能够做到。”
左丞相看的属于上了自己的当,你可笑着说道:“候爷,君前可无戏言啊,在场有那么多人听着,你可得说话算话。”
楚昱马上冲着皇上抱拳说道:“皇上,臣请借您的御笔一用。”
皇上想了一下,微微的点了点头,楚昱来到御书案前,冲着皇上先鞠了一躬,然后提笔写了一张军令状,然后按上了自己的手印。
“皇上,这张军令状就放在您这里,如果臣做不到,您就按照军令状把臣给杀了,臣绝无任何怨言。”楚昱写完之后对皇上说道。
皇上拿着那张军令状仔细的看了一下,再次点了点头,说道:“好,这张军令状就放在朕这里。”
说着,他把军令状放在了桌子上,然后看着楚昱问道:“说说,你有什么办法让八万守军守住边关?”
楚昱说道:“陛下,为了不让东岱国的人提前知道,请允许臣暂时保密。而且,臣还希望陛下能够派给臣一些人手,臣需要这些人来帮着制作一些给边境士兵守关用的东西。”
“这个好办,你说吧要多少人手,朕马上派给你。”皇上说道。
“三千人。”
楚昱说道:“五百木匠,五佰铁匠,五百石匠、剩下的一千五百人全部为士兵。”
皇上看了一下太子,说道:“这件事就全权交给你去办了,而且以后他只要需要什么东西你就给他,只需要事后向朕通报一声就行了,不需要事事都来征求朕的意见。”
“儿臣遵旨。”太子应道。
皇上见事已经商量完了,随即让所有的官员回去,但却把楚昱和太子留了下来,因为他还是想要知道楚昱到底有什么办法守护边关。
毕竟这不是一件小事,一旦边关失守,整个大魏都危险了。
“你们也到殿外去等着,没有朕的旨意谁也不许进来。”皇上随后对身边的那些太监说道。
“是。”
那些太监退到了殿外,并且把殿门关上。
皇上看着楚昱说道:“现在这里除了我们三人之外,再也没有其他人,你把守住边关的办法说出来了。”
楚昱也猜到皇上把他留下来是为了这件事情,所以也就没有再瞒着把自己的打算说了出来。
皇上听完之后惊讶的说道:“那些东西真的有这么大的威力吗?”
楚昱说道:“臣不敢欺瞒皇上,这些东西做出来之后,臣会请皇上亲自去观看的,到时候皇上就知道了。”
太子面露喜色的对皇上说道:“父皇,如果那些东西真的有那么大的威力,那不仅我们可以守住边关城,就是进攻东岱国也不在话下。”
皇上轻轻的点了点头,对楚昱说道:“你尽快做出几件样品来让朕瞧瞧。”
“臣遵旨。”
楚昱随后又对皇上说道:“陛下,既然我们决定跟东岱国交战,那就应该立刻通知我们驻东岱国的使节回来,以免到时候我们跟东岱国交战之后,东岱国对他们不利。
并且我们还应该从现在起就派人盯住东岱国的使节馆,只要他们派人回去通风报信,立刻拦下来,切断他们跟东岱国的联系,让东岱国皇帝接收不到关于我们这边的消息,这样可以给我们多争取一点时间准备。”
皇上轻轻的点了点头,说道:“朕立刻派人前往东岱国,通知使节官退回来。”
楚昱随后又说道:“如果公开派人去通知,东岱国肯定不会让他们离开,所以陛下只能秘密的派人去,并且让使节官回来的时候也要小心,不能让他们发现了。”
皇上说道:“朕自会派人告诉他们。”
随后,楚昱跟着太子一起从皇宫里出来,太子对他说道:“文修,我回去之后马上把人给你找齐。你还有什么需要的没有,一并告诉我?”
楚昱说道:“我还需要一个用来制作那些东西的场地。”
“场地需要多大?”太子问道。
楚昱想了一下,说道:“就跟您让我住的那个宅子差不多大就行了,除此之外,我还需要制作那东西的那些材料。”
太子微微的点了点头,说道:“没问题,你把所需要的材料名单写给我,我派人去给你准备。至于场地,我马上派人去给你找,今天晚上就可以给你回信。”
“多谢太子。”楚昱拱手说道。
太子说道:“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帮助我们守住边关,所以我做这些全都是应该的,用不着谢。”
跟着太子问了一下他要不要到东宫去坐坐,被楚昱给婉拒了,他要回去陪絮儿。
随后,各自上马车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