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八点多钟,张土龄推着夜香车进入了孙侍郎家,孙侍郎立刻派人把他叫到了书房,然后交给了他一封信,让他拿去交给奇伦。
张土龄从孙侍郎家出来之后,马上把那封信送到了京城知府的手里,知府随后又拿着那封信到了东宫见太子。
太子看过那封信之后,笑了一下,然后准备去找楚昱让他依照孙侍郎的笔迹写封假回信,结果站起来之后才想起来,楚昱已经率兵去了边关。
“文修不在,到底该让谁来仿写呢?”
太子想了一会儿,他突然笑了起来,用手在自己的脑门上拍了一下,说道:“我真是太糊涂了,现在我们已经跟东岱国开战了,双方的脸都已经撕破。
而且我们在边关城打了大胜仗,东岱国的军队已经对我们无法的构成威胁。现在还有什么可顾虑的呢,直接派人把他们抓起来就是了。”
的确,之前他所以不动这些人,主要是想让他们传递假消息回去,好多给朝廷一些准备的时间。
现在边关守军已经用事实证明,他们有能力顶得住对方的进攻。
因此,现在已经不再需要东岱国使节馆和孙侍郎帮他们传递假消息,完全可以收网了。
“吴正。”
太子喊了一声,吴正从外面走了进来,双手抱拳说道:“太子有什么吩咐?”
太子说道:“立刻带兵把东岱国使节馆里的人全都给我抓起来,一个也不许漏掉。”
“卑职遵命。”
吴正退下去之后,太子又叫来了另外一个侍卫统领刘应,让他率兵去孙侍郎家,把孙侍郎抓起来,同时仔细搜索他的家里,寻找他私通东岱国的罪证,以便后续审问的时候给他定罪。
刘应领命之后,带着五百侍卫也离开了东宫。
东岱国使节馆这边完全没有意识到危险已经来临,起来之后,奇伦等人正坐在一起吃早饭,因为他们有习惯在吃饭的时候商量事情,所以他们的三餐都是在一起吃。
几个人正坐在桌子前吃着呢,突然外面传来一阵嘈杂的声音,素真阿菩朝外面看了一下问道:“外面什么事情这么吵?”
站在旁边伺候的人正准备出去打探,突然从外面匆匆忙忙跑进了一个人说道:“不好,魏国的士兵把使节馆包围了。”
“你说什么!”
素真阿菩等人一下子全都站了起来,奇伦问道:“这是怎么回事,魏兵为什么突然会包围我们,难道是知道了我们通通报信的事情?”
素真阿菩现在也搞不清楚是什么状况,但他知道既然魏兵对他们动手了,那就意味着前方很可能已经交战,当既命令道:“大家赶紧回去把那些重要的信件全都烧掉,不要让魏兵抓到我们的把柄,尤其是跟我们有联系的那些魏国官员,留着他们将来对我们还有用处。”
“是。”
奇伦、吉萨莫,还有素真阿菩自己,赶紧回去准备销毁信件。
但还没有等他们来得及把信件销毁掉,吴正就已经带着东宫侍卫冲进来,把他们给抓住了。
“你们想干什么?”
素真阿菩装成非常生气的样子说道:“我们是东岱国的使节,是你们魏国珍贵的客人,你们未得到我们允许就闯入我们的使节馆,是对我们的冒犯,我要到你们的皇帝那里去告你们。”
吴正冷笑了一声,说道:“想见皇上,那就得看你们还有没有价值了,如果有价值,皇上或许还会亲自提审你们。如果要是没有这价值,那就只有你们的魂去见皇上了。”
这时,一名士兵拿着一些信件走过来,说道:“吴统领,这是我们刚才找到的,我们要是再晚来一步这些,就被他们销毁了。”
吴正接着去看了一下那些信封,上面一个字也没有写,随后把里面的信抽出来再看,竟然是朝廷里的一些官员写来的。
原来,跟东岱国有勾结的并不只是孙侍郎一个人,还有其他官员,不过相对于孙侍郎来说,这些官员的级别都比较小,能够给他们提供的有用消息不多。
不过有一点,就是这些官员相对都比较年轻,将来上升的空间比较大。
因此,虽然近期这些人对东岱国没有什么太大的价值,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人的官职再往上晋升,他们所能给东岱国提供的价值就大了。
吴正把那些信收好,对士兵说道:“把这里所有的人全都带走,将使节馆封了。”
“是。”
素真阿菩、奇伦等人被士兵用绳子绑了之后,拽着往外面走,他们一路都在大喊着要见皇上。
“把他们的嘴堵上。”吴正说道。
士兵立刻找布把素真阿菩等人的嘴给堵了起来,然后塞进了囚车,直接送到了天牢,对看守天牢的官员说道:“这是太子亲自下令抓的东岱国奸细,你们要好生看守,不能出一点闪失,否则太子怪罪下来,我们谁也担当不起。”
“是。”
看守天牢的官员立刻让天牢守卫把素真阿菩等人押进了天牢里,全都用最重的刑枷和铁链把他们枷锁了起来。
就在吴正带兵抓住素真阿菩他们的时候,刘应也带兵到了孙侍郎家,为了防止有人逃跑,刘应命令侍卫把他家围了起来,然后带人从正门闯了进去。
孙侍郎今天因为不当值,所以下了早朝之后,便直接回家,现在正坐在他的书房里拿着下面送上来的公文看。
突然管家从外面跑了进来,说道:“大人不好了,太子身边的侍卫把咱们府上给围起来了,现在那些侍卫已经闯进来了。”
孙侍郎脸色大变,随后立刻跑到书柜跟前,从书架上拿起十几封信交给管家,说道:“马上把这些信拿去烧掉,不要让人看到了。”
他知道太子的侍卫既然闯进来,那肯定是他私通敌国使节馆的事情暴露了,所以现在他唯一能够做的就是赶紧把他私通敌国的罪证消灭掉,只要侍卫找不到他私通敌国的证据,太子就定不了他的罪。
管家把那些信揣到了自己的胸前,转身正准备出去,刘应便带着侍卫冲了进来,管家吓得站在了边上不敢动了,孙侍郎的脸色也变得苍白起来。
“把他给我抓起来。”刘应指着孙侍郎说道。
两名侍卫过去把将孙侍郎的手还拧在身后,用绳子准备把他捆起来,孙侍郎大声的喊道:“我没有犯罪,为何要抓我?”
刘应说道:“有没有犯罪你心里清楚?”
孙侍郎说道:“我是朝廷的兵部侍郎,只有陛下下才有权下令抓我,我要见陛下。”
刘应懒得跟他多废话,直接让人把他给拖了出去,然后命令侍卫在书房里搜查他私通东岱国的罪证。
侍卫把书房到处都收了一遍,连那些书都仔细的一页一页的翻了,也没有发现任何孙侍郎私通东岱国的罪证。
“报告统领,我们没有发现任何与东岱国有关的罪证。”侍卫说道。
这时候,搜查孙府其他地方的侍卫也来向他报告,也没有发现孙侍郎私通的罪证。
刘应说道:“所有的地方都仔细的找过了吗?”
侍卫回答道:“都找过了。只搜出来了很多的金银,但没有发现私通敌国的罪证。”
刘应在原地缓缓的转了一下,看了一下贴着墙角站着的管家,随后走到了他的跟前。
管家看着刘应,吓得浑身发颤,脸白的像纸一样。
盯着他至少看了十五秒钟,然后问道:“你知道孙侍郎私通敌国的罪证放在哪里的吗?”
“不,不,不知道。”
管家哆嗦的说道:“我就只是孙府一个下人,只是替大人操持家务,其他的事情一概不知。”
刘应说道:“我告诉你,如果你要是知道实情最好说出来,这样可以保住你自己,如果你要是替他隐瞒,一旦要是查出来,不光你自己保不住,就连你的家人也一样要跟着受到牵连。
所以,你最好还是老老实实的说出来。”
管家本来还想替孙侍郎保守秘密的,但听到会连累自己的家人,顿时发慌了。
刘应从他脸上的表情变化知道他肯定有所隐瞒,随即再次说道:“快说,这是你唯一的机会,否则那就别怪我们对你不客气了。”
终于,在刘应强大的心理攻势下,管家颤颤巍巍的把手伸到胸前,将孙侍郎交给他的那些信拿了出来,说道:“这是孙大人交给小人帮他销毁的。”
刘应把那些信拿过去抽出来看了一下,才发现原来这些信里除了有东岱国使节馆写给孙侍郎的信之外,还有孜于国、古亚国、津夏国、墨炎国、大靖国五个使馆使节写给他的。
原来,孙侍郎除了私通东代国之外,还跟孜于国、古亚国、津夏国、墨炎国、大靖国也有勾结。
刘应马上把这些信收起来,又让人把孙府所有的人全都看管好,房子贴上封条,然后自己拿着那些信回去见太子了。
太子看过那些信后,冷笑了一声,说道:“好一个朝廷的重臣啊,居然私通了这么多的敌国。看来他是想遍撒网,将来不管哪个国家灭了大魏,他都能够凭借功能获得好处。”
太子想的一点都不错,孙侍郎还真的就是这么想的。
在孙侍郎看来,大魏江山的气数已经尽了,灭亡是早晚的事情,所以他便与孜于国、古亚国、津夏国、墨炎国、大靖国暗中勾结,分别把和对方有关的消息告诉他们。
这样一来将来不管他们是哪个国家打进来,他都是有功之臣,可以继续他的高官厚禄和荣华富贵。
太子马上让人准备马车,要到皇宫里去把这件事情告诉皇上。
但就在这个时候,吴正回来了,把从东岱国使节馆里搜到的那些信也交给了他。
太子又把这些信仔细的看了一下,在得知除了孙侍郎之外,还有人私通东岱国,气的大骂了几声无耻。
随后立刻坐着马车到了皇宫,把这件事情向皇上做了禀报,皇上听后气的火冒三丈,马上下令把孙侍郎拉到十字大街临凌迟处死,并且让太子立刻派人去告诉孜于国、古亚国、津夏国、墨炎国、大靖国等五个国家的使节知道,以便警告他们,以后不要再在大魏做这种企图颠覆大魏朝廷事情,否则就对他们不客气。
“父皇,儿臣觉得还是审问一下,再处置比较合适。”
太子虽然很气愤,但觉得就这么直接把孙侍郎处死,还是有些冲动,应该仔细的审问一下,或许还能够问出一些其他的情况。
皇上这个时候正在盛怒之下,根本不想再留着孙侍郎,说道:“事实已经很清楚了,根本不需要再浪费时间,立刻拉到十字大街凌迟处死。他的家眷全部发配西岭荒境为苦力,永远不许再回京城。”
太子知道劝不住皇上,只能够应了下来,然后又问道:“父皇,那其他那些私通东岱国的官员怎么处置?”
“全部抓起处以斩刑,家眷全部发配边疆。”皇上说道。
太子毕竟还是有些心软,说道:“父皇,这些人虽然该死,但他们的家眷应该都是无辜的,不如就把他们的家眷免罪了吧。
这样既维护了大魏的律法,同时又让百姓看到了父皇的仁慈。”
皇上想了一下太子的话,觉得说的有几分道理,随后说道:“既然这样,那就把他们家眷的罪免了,但不能再让他们留在京城,全部遣回原籍。”
能够保住那些犯官的家眷,太子已经很满意了,立刻从皇宫里出来,派人把那些私通东岱国的官员抓了起来,送到十字街头处斩,他们的家眷则被装进囚车,全部遣送回了原籍。
一个时辰之后,孙侍郎在十字大街被凌迟处死。
而同一时间,孜于国、古亚国、津夏国、墨炎国、大靖国的使节也收到了太子派人给他们送去的信,信上太子告诉这些使节,已经知道他们串通孙侍郎的事,并且按照皇上的吩咐对他们进行了警告。
孜于国、古亚国、津夏国、墨炎国、大靖国五国的使节看完太子派人送来的信之后,都感到很气愤,觉得太子就这样写信威胁,就是故意在羞辱他们以及他们背后的国家,因此都想着一定要给大魏国一点颜色看看。
因此,这五个国家的使节立刻给他们各自国家的皇帝写了一封信,让他们发兵攻打魏国的边境,给魏国皇帝一点颜色看看。
其实,孜于国、古亚国、津夏国、墨炎国、大靖国使节,之所以会写信让他们的国皇帝派兵攻打魏国,是认为现在大魏国和东岱国在交战,大魏国绝对不敢同时跟这么多国家交战,因此肯定会跟他们求和休战。
这样一来,他们就可以趁机提出一些条件,比如割让几座边关城池,或者进贡多少银两,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好处。
信写好之后,我们立刻派了身边亲信的人送了回去。
然而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太子在派人给他们送信之前,就已经先派人监视住了他们的使节馆,因此这些送信的人刚一离开就被抓住了,自然他们携带的信也都被搜出来送到了太子那里。
“好啊,他们果然想一起联合起来对付我们。”
太子把那些信扔到桌子上,冷哼了一声,双手背在身后说道:“那就来吧,让你们全都尝尝我大魏新式武器的厉害。”
“告诉监视的人继续监视,只要他们想要往外面送信,全都给我抓起来。”太子随后对送信的人说道。
“是。”
送信的人离开之后,太子立刻坐马车到了湖林山庄,把负责制造新式武器的十几位工头全部叫来,问道:“如果想要把现在的产量提高五到十倍,还需要多少人手?”
如果从单纯的从兵力来比拼,大魏国肯定拼不过孜于国、古亚国、津夏国、墨炎国、大靖国五个国家的联合,因此他们唯一的取胜希望就是尽可能多的制造新式武器,这样他们才能在与五个国家的交手中胜出。
因此,他想把现在新式武器的产量在提高五到十倍。
那些工头算了一下,说道:“太子,至少还需要三万人。”
“好,我现在立刻去向父皇禀报。”
太子立刻坐着马车到了皇宫,把事情向皇上禀报了一番,皇上听后,马上下令从工部的司匠部抽掉五万工匠给太子。
大魏朝不管是木匠,石匠,铁匠还是瓦匠等技术工,全部都必须到工部设立在各地的司匠登记处登记之后,才能够在外面接活,因此整个魏国的工匠都在工部的管理之下,这样做的目的是便于管理全国的匠人,以便在朝廷需要的时候能够随时征调。
整个大魏朝的匠人多达近两百万,光是京城范围之内就多达十万余人。
工部接到皇上的圣旨之后,花了两天时间便把五万工匠被召集齐了,然后交到了太子的手里。
太子把这五万工匠带到了湖林山庄,把他们交给了前期的那些工匠,让他们教会这些人制作那些新式武器。
不过由于现在人多了,湖林山庄住不下那么多人,太子便让人在胡林山庄外面搭建了不少的木屋,以供那些匠人居住。
同时又增派了防守的士兵,把防守的范围扩大到了五里之外,就是说在这个范围内,任何人不许靠近,里面的人想出来也都得经过层层的检查。
就在太子安排工匠加大生产的时候,楚昱也率兵到达了杨森屯兵的地方,然后把皇上的圣旨交给了他,杨森看过圣旨,知道楚昱是皇上派来的特使,当即不敢怠慢,把他引进了自己的中军大营。
楚昱跟杨森聊了一会儿,便准备去找王猛,对杨森说道:“我估计东岱国遭受失利之后,肯定会派探子到城关里来打探情况,如果现在我们率领大军前往会被他们发现。
所以,等到晚上你再带兵去,这样比较不容易暴露。”
“好,一切听从特使大人的安排。”杨森说道。
随后,楚昱带着熊大山,周祥他们去了如阳关,在离关门还有五里的时候,他让周祥带着两千御林军随后进城,自己先带着熊大山、齐忠等十二人进城。
进城之后,楚昱向百姓打听了军营的地址,然后带着熊大山他们到了军营门口,对守在军营门口的士兵说道:“我是从京城来的,要见王猛将军,请通报一声。”
“请稍等一下。”
士兵立刻进去告诉了王猛,王猛问道:“他说了他是谁吗?”
“没有,只说是从京城来的要见您。”士兵说道。
王猛想了一下说道:“去把他带进来。”
旁边一个偏将说道:“将军,小心这是东岱国派来行刺你的人,我先让属下去问问。”
王猛呵呵笑了笑说道:“就算他们真的是刺客,难道我们这么多人还怕他们吗。”
王猛冲着士兵摆了一下手,士兵出去把楚昱带了进去,不过熊大山,齐忠他们被拦在了营房外面。
王猛看了一下楚昱,问道:“你是什么人,为什么要见我?”
楚昱从身上把皇上的圣旨拿了出来,说道:“将军,先看看这个吧。”
“这是什么?”王猛问道。
楚昱说道:“将军看过就知道了。”
王猛看了一下站在旁边的偏将,偏将把圣旨接过去看了一眼,见到了上面圣旨两个字,当即脸色一变,赶紧把圣旨交给了王猛,低声说道:“将军,是圣旨。”
“什么,圣旨!”
王某听到是圣旨也吃了一惊,赶紧站起来,打开圣旨看了一下,然后快速走到楚玉跟前,双手抱拳说道:“末将不知道,是天子特使,到老多有怠慢,还望特使恕罪。”
楚昱微微笑了笑,说道:“将军并没有怠慢我,何来有罪之说。”
“特使请上座。”王猛指着自己坐的椅子对楚昱说道。
楚昱看了一下那把椅子说道:“那是将军坐的帅椅,我不能坐,我就坐在这里好了。”
楚昱走到左边的一张椅子前坐了下去,王猛立刻让士兵给他上茶。
“王将军,东岱国的军队现在怎么样了?”楚昱问道。
王猛说道:“自从上次进攻失利之后,这段时间他们一直按兵不动。”
“他们的援军可曾来了?”楚昱又问道。
王猛说道:“没有。”
听到东岱国的援军还没有到,楚昱微微的点了点头,随后把这次皇上派他来前线的任务说了一下,王猛听后非常激动,说道:“太好了,这么多年我们从来没有主动出击过,这次总算可以主动出击去消灭他们了。”
楚昱随后问道:“将军可曾派的有人监视他们?”
王猛说道:“有,末将一直派的有眼线盯着他们的一举一动。”
杨昱说道:“杨森将军今天晚上能够率兵到达,只要他一到我们立刻进攻。”
“是,莫将一切听从特使大人的吩咐。”
楚昱想了一下,又问道:“东岱国知道我们用了新式武器之后,有没有派细作来打探?”
“他们还真的派人来了。”
王猛说道:“就在他们攻打边关的第二天,我们就发现他们的细作潜入进来,想打探我们新式武器的秘密。不过好在我们提前做了准备,什么也没有让他们打探到。”
“那这些细作呢?”
“抓住了三个,跑了四个。”
楚昱说道:“今天晚上的行动关系到我们大魏国的国运,一定得防止他们还有细作在城里。
所以,傍晚之后立刻关掉所有的城门,同时增派士兵巡查,防止他们用飞鸽传书之类的方法传递消息。”
“特使说的极是,末将这就去安排。”
王猛立刻吩咐身边的副将,让他增派两千人在城里巡逻,同时天黑之后立刻关闭进出的城门,任何人不能够出去。
副将离开之后,楚昱让王猛把地图拿来跟他又一起研究了一下晚上的进攻计划。
很快,几个时辰过去了,天黑了下来,守城门的士兵立刻按照吩咐把城门关了。
大约到了九点钟的时候,杨森带着士兵来了,守城门的士兵赶紧把城门打开放他们进城。
“参见特使。”
“杨将军不必多礼。”
见过礼之后,楚昱指着王猛对他说道:“王将军你应该认识吧?”
杨森笑了起来,说道:“我们俩何止是认识,初入军中的时候,我们还是住的同一个营房呢。”
楚昱笑道:“那太好了,这样配合起来就更加容易。”
随后他们进到中军大营里,楚昱说道:“白天我已经跟王将军商量了晚上攻打的计划。”
说着他来,到了地图前面,指着东岱国扎营的地方说道:“他们扎营的地方离边关有20里地,左边有一条小河,前、后、右都是空旷之地。
所以,今天晚上的进攻,我准备安排四路人马同时进行。”
杨森轻轻的点了点头说道:“请特使大人详细的说一下,末将好去安排。”
楚昱立刻详细的说了一下他的计划,杨森听完之后点头说道:“大人的计划果然周详,卑职立刻就去安排,半个时辰之后就可以出发。”
楚昱点了点头,杨森出去了,王猛随后对楚昱说道:“特使大人,末将有一个请求,还望特使能够答应。”
楚昱说道:“将军有什么话尽管说,只要是我能够答应的一定答应。”
“卑职也想带人参加今天晚上的行动,还望大人能够应允。”
王猛跟东岱国打了这么多年的仗,一直都只是防守,还从来没有到城外去跟他们交战过,难得这次皇上下令主动出击,所以他不想错过这次机会。
楚昱之前是准备让王猛继续守城的,不过看到他这么想参与这次的行动,也不忍心拒绝他,说道:“你想参与行动这没有问题,不过你离开了之后谁来守城呢?”
王猛说道:“我的副将可以代替我守城,他跟随了我多年,守城的经验不在我之下,有他在城里守着绝对不会有事情的。”
“既然这样,那你就跟着一起去吧。”楚昱说道。
王猛欣喜说道:“多谢特使。”
半个时辰后,杨森来向楚昱报告道:“特使大人,一切准备就绪,可以出发了。”
处于看了一下时间,大约是十点半左右,对王猛说道:“王将军,东岱国可曾派的有人在城外监视?”
“有。”
王猛说道:“他们退回去之后,留下了十几个探马在城外监视我们的动向,不过监视那些人的位置,我全都知道。”
楚昱说道:“太好了,你立刻派人去把这些探马全都消灭掉。”
“好。”
王猛立刻让手下的一名将领率领了两百个士兵悄悄出城,把格萨龙派来监视的那些探马全都解决了。
随后,楚昱、杨森、王猛才率领二十万士兵出城。
从城里出来之后,楚昱率领两千御林军和两万杨森手的士兵,悄悄的绕到了东岱国军营左边小河的对面,封锁他们从左边渡河而逃的路。
王猛率领着一万守城的士兵和四万杨森的手下,绕了十五里路到了东岱国军营的后面,封锁他们往回退的路。
杨森率领着七万人从正面悄悄接近东岱国军营,他手下的副将陈松,率领剩下的七万人从右面逼近东戴国军营。
因为魏国的军队从来没有出城作战过,再加上他格萨龙在前方安排了探马打探消息,自认为只要大魏国的军队有所行动,他就能够知道。
所以,格萨龙对营地的防守比较松散,只是像平常一样派人在营地周围巡逻,甚至连防止骑兵的拒马都没有摆放。
楚昱率人到达伏击的地点之后,立刻把巡逻的人解决了,然后迅速让手下士兵把万箭齐发、强力弹射器摆放好。
“弓箭手在前面掩护,绝不能让他们靠近我们。”
在万箭齐发和强力弹射器摆好之后,楚昱让拿着复合弓的士兵在距离河岸五十米的地方分成三排,一字排开埋伏好,以防止他们在受到攻击的时候强闯河岸。
同样,杨森,王萌,陈松他们到达伏击地点之后,也迅速解决了巡逻的人,把强力弹射器和万箭齐发摆好,接下来就是等待着攻击时间的到来。
楚昱跟他们约定的时间是晚上丑时三,他们到达伏击地点,摆好强力弹射器和万箭齐发刚好是丑时二刻,因此足足的等了一刻钟。
随着攻击时间的到来,王猛、杨森、陈松同时下令用强力弹射器往东岱国军营发射爆雷破,楚昱这边却是一直按兵没动。
随着一颗又一颗的爆雷破飞向东岱国军营,东岱国军营里到处都响起了强烈的爆炸声,跟着燃起了熊熊烈焰。
东岱国的士兵由于没有任何防备,被炸得抱头鼠窜,像没头苍蝇一样到处乱窜。
然而军营前、后、右侧全都被封锁住了,他们无论往哪个方向跑,都遭到了大魏士兵用复合弓的攻击,成千上万的士兵死于复合弓下。
正在军营里休息的格萨龙听到外面爆炸声起,立刻翘了起,问道:“发生什么事了?”
身边的随从还没来得及回答,萨林从外面匆匆的跑了进来,惊慌失措的说道:“元帅,不好了,魏军偷袭我们来了。”
“什么!”
格萨龙急忙从行军**下来,一边让随从伺候他穿铠甲,一边说道:“马上组织突围,快。”
“是。”
萨林转身出去了,格萨龙催促身边的随从,说道:“快点,快点,魏军马上就要打来了。啊呀……”
萨林突然大叫了一声,原来随从被他催的有些太着急了,用力过猛,扯动到了他的伤口。
“该死的蠢货,你想痛死我呀!”格萨龙大骂道。
随从赶紧道歉道:“对不起元帅,对不起……”
格萨龙听到外面爆炸声越来越急,一把推开随从不让他穿了,直接跑到了营帐外面,看到所有的营帐都已经着火,营地已经乱成了一团。
“赶紧去把我的马牵过来,快点。”
格萨隆看到这种局面已经控制不住,只能先保住自己的性命要紧,让随从把他的马牵了过来,翻身骑的马上,带着身边的随从就往后跑。
然而,还没有等他来到后军营,就看有大量的士兵退了回来,急忙问道:“你们怎么退回来了?”
“魏军在后面安排了埋伏,我们冲出去的人全都死。”
听到士兵这么说,格萨龙立刻调转码头往右边逃跑,但同样没有逃多远,就发现又有士兵退了回来,一问才知道,右边也有魏军的埋伏。
“往前冲,快点往前冲。”格萨龙大声的对那些士兵说道。
但就在这个时候,萨林、隆泰等将领骑着马,带着一些残兵来到了他的面前,告诉他前面有大量的魏军,根本冲不出去。
“那怎么办,难道我们要死在这里吗?”格萨龙说道。
萨林往左边那条河指了一下,说道:“元帅,河这边没动静,现在我们只有渡河逃跑了。”
格萨龙看了一下那条河,虽然这条河只是一条小河,但中间的深度也达到了数米,因此想要骑着马过去很难,只能游过去。
格萨龙虽然会水,但现在他有箭伤在身,所以有些担心游不过去。
萨林看出了他的担心,说道:“元帅,您不用担心,我们会保护您游过去的。”
格萨龙也知道现在没有其他的办法,只有试一试,否则他们全都得死在这里,随即大喊道:“渡河。”
随后,他们来到了河边从马上下来,朝着河对面游了过去。
周祥看着格萨龙他们游过来了,对楚昱说道:“特使大人他们来了。”
楚昱微微的点了点头,说道:“先不要射击,等他们渡过河快要上岸的时候再攻击。”
“是。”
楚昱随后又吩咐负责发射爆破雷的士兵,把强力弹射器往后面稍稍的挪了一段距离,以便能够更好的攻击。
格萨龙游到河中间的时候,身体突然往下沉,萨林和甚郎索立刻各伸出一只手架住他,然后用另外一只手划水,带着带往前继续前进。
又过了两分钟,他们终于度过了河水最深的地方,随后踩着水准备上岸。
但就在这个时候,从河岸上射来了密密麻麻的箭,格萨龙、萨林、甚郎索每个人身上都中了两箭。
“不好,岸上有埋伏,赶紧退回去。”格萨龙急忙大喊道。
然而还没等他们来得及往回退,一颗颗的暴雷破和密如暴雨的万箭齐发,从天而降。
刹那之间游过来的那些东岱国士兵,不是被炸死,就是被射死,转眼之间就死得干干净净。
河里那些正准备游过来的士兵,看到岸上有埋伏,也吓得不敢再游过来,纷纷又退了回去。
然而军营那边现在已经是一片火海,而且爆炸不断,回去不是被活活烧死,也只能被炸死。
最后,为了活下来,这些东岱国士兵只能选择投降,在河里拼命叫喊,希望魏军放他们上岸。
“特使大人,他们投降了,请求我们由他们一命。”周祥说道。
楚昱已经听到了,但他并不准备放过这些东岱国的士兵,因为俘虏了他们之后既要耗费粮食解决他们的吃饭问题,还要安排人来看守他们。
如果他们要是老实还好,如果他们要是趁防守不备的时候造反,还会带来很大的麻烦。
因此,直接将他们解决了,这样不仅少了那么多的后顾之忧,而且还能给东岱国一个沉重的打击。
“调正强力弹射器和万箭齐发的角度,对着河中间发射爆雷炮,把他们全都给我杀死,一个不准留。”楚昱面无表情的说道。
周祥听后怔了一下,随后应了一声,把楚昱的命令传达了下去。
很快负责发射强力弹射器和万箭齐发的士兵,把弹射器和万箭齐发调整了一下,然后朝着河里的那些士兵发射。
河里的那些士兵退不能退,岸也上不去,河里又躲不了,最终全部被炸死和射死,整条河到处都飘的是尸体,河水都变成了红色。
魏军又攻击了将近半个小时左右,再也没有看到有士兵往外冲,楚昱这才发信号停止进攻。
又过了将近半个时辰,对岸军营的火渐渐熄灭,楚昱立刻派人到对岸去打探。
派过去打探的人在整个营地里到处看了一下,然后回来向楚昱报告道:“回禀特使大人,营地那边已经没有了活口。”
楚昱微微的点了点头,正准备让人过去把格萨龙等主要将领的尸体找出来,就见对岸突然出现了很多的火把,跟着有人站在河岸边,冲着他这边喊道:“特使大人,我们已经来了,快过来吧。”
楚昱听出是杨森的声音,随即回了一句,随后让人找来了渡河的工具,到了河对岸,看到除了杨森之外、王猛、陈松也都到了。
“特使大人,这一仗打的真痛快。”
王猛一见到楚昱便激动的说道,因为他跟东岱国作战这么多年以来,还从来没有在一场仗里消灭过这么多的敌军,可以说今天晚上这一仗,胜过了他这一辈子打的所有仗。
杨森比王猛还要激动,因为他除了年轻的时候跟随名老将们在战场上驰骋过之外,后来就一直待在皇上的身边,再也没有经历过战事,今天晚上这一仗可说是弥补了他心里一直以来的缺憾。
楚昱说道:“马上让士兵们检查一下是否还有活口,如果有的话先抓来问一下,再送他们去见他们的同伴。
另外,把格萨龙等那些将领的尸体找出来。”
既然已经决定把所有的东岱国士兵全都消灭,那也就没理由对伤兵仁慈。
“是。”
杨森,王猛,陈松立刻让士兵去检查那些士兵,经过一番检查之后,的确还发现了一千多名侥幸受伤没死的士兵,随即带去让楚昱问了一下。
经过询问,楚昱得知格萨龙并没有派人回去向东岱国皇帝报告失利的事情,左丞相尹萨虽然派了人来询问情况,也都被格萨龙用谎言蒙骗了过去,所以东岱国皇帝并不知道他们前方失利的事。
问完之后,楚昱随即吩咐士兵送他们去跟同伴会合。
又过了小半个小时,有个士兵跑来说道:“报告,找到格萨龙的尸体。”
“抬过来。”杨森说道。
士兵立刻把格萨龙的尸体抬了过来,楚昱让士兵用火把照着,仔细的看了一下,然后问道:“其他将领的尸体找到了吗?”
“已经全部找到了。”
士兵随后把萨林等将人的尸体也抬了过来,楚昱让王猛去辨认清点了一下。
“特使大人,一个也不少,全都在这里了。”王猛辨认后问道。
楚昱说道:“把格萨龙和这些将领的首级取下来制好,装在匣子里送到京城,请皇上查看。”
“是。”
因为首级不是其他的东西,割下来之后容易腐烂,需要经过特殊的处理才能保持不腐,所以现在还能立刻割下来,需要把防腐的东西准备好了之后才能割。
王猛叫过来一个士兵,对他低声吩咐了一番,那个士兵去准备了。
“立刻把这些尸体处理了,记得把他们的军服脱下来。”楚昱对杨森说道。
杨森叫过来三名低级将领,让他们立刻带着士兵,把这些尸体处理了。
由于尸体太多了,处理起来比较费时间,等到把全部尸体处理完毕的时候,天已经大亮了。
“启禀各位将军,所有东岱国士兵的尸体已经处理完毕。”一名将领走来说道。
杨昱看着楚昱问道:“特使大人,接下来我们该做什么?”
“按照皇上的交待,消灭这支军队之后,下一步就是夺取他们的边关城池。”
楚昱说道:“这里离他们的边关城池有多远?”
“四十几里。”王猛说道。
“道路好走吗?”
“再过去十五里,基本上都是开阔平整之地,非常适合骑兵急行。
不过,在离他们边关城五里的地方有一条河,那条河宽有五十多丈,东岱国守军在河上设立了水寨,任何渡河的船只都会受到他们的盘查。
因此,想要夺取他们的边关城池并不容易。”
楚昱想了一下,说道:“昨天晚上我们的士兵辛苦了一夜,也都疲惫了,就暂时在这个地方休息,记得让他们全部换上东岱国士兵的军服。
另外,不要忘记了安排士兵巡逻,同时在周边二十里以内广布暗哨,再另派一队探马前去打探东岱国边关守军的动静,看他们是否已经知道格萨龙他们被消灭了。”
“是。”
杨森、王猛、陈松同时应道,然后杨森派人去巡逻和安插暗哨,王猛派人前出去打探东岱国边关守军的动静,因为他镇守边关时间长,手下懂东岱国话的人也多,不容易被发现。
陈松则负责带领士兵重新搭建休息的营地,而且是按东岱国扎营的习惯搭建的,这样可以起到迷惑作用,以为格萨龙他们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