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权臣

第89章 捷报频传

字体:16+-

一天的时间很快又过去了,天色渐渐暗了下来。

晚饭之后,休息了大约半个时辰,楚昱把杨森、王猛、陈松找来,说道:“让士兵们准备一下,再过半个时辰就出发。”

“是。”杨森和王猛应道。

“另外,雄关城也必须派人镇守。”

楚昱看了一下陈松,说道:“陈将军你率领两万士兵镇守在这里,绝不能出一点乱子。”

陈松说道:“特使大人放心,末将一定会守好这里的。”

楚昱微微的点了点头,然后让他们下去准备。

半个时辰后,士兵一切准备就绪,楚昱随即带着大军离开了雄关城,朝着越浑关而去。

因为从雄关城到越浑关这段路非常平坦好走,所以楚昱他们只用了一个半时辰就赶到了越浑关,连亥时都还没有到。

远远的楚昱就看到越浑关的城墙,果然如奴奉说的那样,越浑关的城墙是依山势而建,城高墙厚,比雄关城要雄伟的多。

而且越浑关是建在高处,从下面至少要往上走几百米的路才能够到城门,如果强行攻打,守军从上面滚石头、木头下来,根本就冲不上去。

王猛朝城门口看了一下,见城门口点装着十几堆火,把城门前的一切照得清清楚楚。

“特使大人,城门是关着的,看来一切都如你所料的那样,他们想用诈降这一招来对付咱们。”王猛说道。

楚昱坐在马背上往城门口看了一下,城门那里站着几十个人,正在往他们这边张望。

楚昱微微的笑了笑,说道:“吩咐下去,让大家都准备好,到了城门口听我的命令行事。”

“是。”

随后,杨森让王猛陪着楚昱继续往前走,而他则后面去安排去了。

离着城关门口还有两百多米距离的时候,楚昱抬手让军队停了下来,然后坐在马上看着城门那边。

奴奉看到楚昱他们停止前进了,随即跟巴伊萨说了两句话,然后急急匆匆的跑到了楚昱的马前,点头哈腰的说道:“大人,您来了。”

楚昱问道:“奴奉将军,我交代给你的事情办的怎么样了?”

“回禀大人,全都已经办好了,巴伊萨已经答应投降了。”

跟着他回头往城墙那边看了一下,说道:“您瞧,站在城门口迎接你的那个人就是巴萨萨。”

楚昱微微的点了点头,然后在奴奉的带领下来到了城门口,奴奉急忙对巴依萨说道:“表弟,这就是魏军的指挥大人,赶紧来参见。”

巴伊萨紧走两步来到楚昱的马前,躬身行礼道:“小人巴伊萨参见大人。”

“好好。”

楚昱看着他笑着连说了两声好,然后又抬头看了一下站在城墙上的士兵,那些士兵都像旗杆一样站在城墙上一动也不动。

巴伊萨说道:“小人已经给大人准备好了休息的地方,大人请进城吧。”

“好。”

杨昱满脸笑容的应了一声,随后突然把脸往下一沉,喝道:“绑了。”

跟在他后面的一百多名士兵,立刻涌上前,把奴奉和巴伊萨给抓了起来,其他的士兵也快速的涌过去,把守在城门口的几十个士兵给杀了。

与此同时,隐藏在后面士兵中间,拿着复合弓早就已经准备好了的士兵,对着城墙上的那些士兵就是一通暴射。

由于城墙上的那些士兵,完全没有想到魏军会对他们突然发起攻击,所以根本就没有任何防备,转瞬之间便被射死、射伤了大部分人。

这突如其来的变化,让奴奉和巴伊萨两个人大惊,急忙看着楚昱问道:“大人,您这是为什么?”

楚昱没有立刻回答他们,只是冷冷的冲着他们笑了一下,然后从一个士兵手里接过火把举了起来。

随后,从他后面百米之外,上百颗点燃引线的暴破雷,在强力弹射器的投送下,呈一字形飞到了城里。

刹那之间,城门里面传来了剧烈的爆炸声和人的惨叫声。

原来,楚昱算到了巴伊萨肯定会在城里安排埋伏,因此特意让杨森安排士兵用暴破雷朝着城里面发射,这样虽然不一定能够把埋伏的士兵全都炸死,但至少也能够把他们的埋伏给破坏掉,这样就能减少己方士兵的损失。

奴奉和巴伊萨听到里面剧烈的爆炸声,全都吓得脸色发白,因为他们已经意识到,楚昱很可能已经识破了他们的阴谋,因此才会做出这样的安排。

爆炸整整持续了将近五分钟左右才止,城里靠近城墙附近的房屋被炸毁了一大片,埋伏的那些士兵除了被炸死了之外,剩下的早就已经逃得远远的了。

楚昱说道:“所有的将士都听着,给我冲进城去,把城里所有的守军士兵全都消灭掉。”

“杀啊!”

随着楚昱一声令下,王猛立刻率领跟在他身后的那些士兵,立刻如潮水一般涌进了城里。

“大人,我们已经归顺了,你为什么还要这样?”巴伊萨急忙大声的问道。

楚昱这个时候才微笑着说道:“你们以为凭你们那点伎俩能够瞒得了我吗?”

“大人这话是什么意思,小人听不明白。”奴奉装傻充愣道。

“我如果跟着你们进城的话,怕这个时候已经被你们抓住了吧。”

楚昱冷笑了一声说道:“实话告诉你们,从一开始我就已经料到你们会利用这个机会来算计我,所以故意设下了这个计策,目的就是为了引你们上钩。”

“什么,你是故意放我离开的?”奴奉惊问道。

“那要不然呢?”

楚昱笑道:“你还真的以为我会相信你说的那些鬼话吗?告诉你,我一个字也没相信,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让你跟巴伊萨上当,没想到你们两个傻瓜居然还真的中计了。

不过,这也正是我所需要的,要不然派兵强行攻城,会造成我们不少士兵的伤亡。而现在我们轻轻松松的就攻入城中了,用不了两个时辰,这座城就是我们的了。”

巴伊萨知道自己上当了,又气又怒,挣扎着想过去跟楚昱拼命,但被士兵结结实实的按着根本冲不过去。

“卑鄙无耻的家伙,我就是做鬼也不会放过你的。”巴伊萨骂道。

楚昱笑道:“好吧,既然你想做鬼,那我就成全你。大山,把他的头给我砍下来,悬挂在城门上。”

“是。”

士兵在巴伊萨的膝盖弯处踢了两脚,把他按跪在地上,熊大山过去抽出刀,一刀把他的头砍了下来,颈腔的鲜血喷出去好远。

旁边的奴奉吓得面无血色,浑身直颤。

楚昱面带笑容看了他一眼,说道:“奴奉将军,你怎么样,是不是跟他一样。”

奴奉扑通跪倒在地上,声泪俱下的说道:“大人,小人知错了,请你再给小人一次机会吧,小人保证以后再也不敢算计大人了。”

楚昱冷笑了一声说道:“像你这种言而无信,又胆小如鼠没有骨气的家伙,留着你只会坏我的事情,还不如直接杀了。

来啊,把他的头也给我砍下来,一起挂到城墙上去。”

“大人,小人真的知错了,求您再给小人一次机会吧,求您了。”

听到楚昱要把自己给杀了,奴奉吓得魂飞魄散,撕心裂肺的哀求道:“大人,小人保证以后一定听您的吩咐,绝不敢再有任何异想,求求您就再给小人一次机会吧。”

楚昱其实并没有真的想要杀他,因为奴奉胆小如鼠,利于控制,留着他后面很可能还有其他的用途,因此说要杀他只是为了吓唬他。

现在见他已经求饶了,立刻顺势说道:“好吧,既然你这么肯求我,那我就再给你一次机会。”

听到楚昱真的饶恕自己了,奴奉喜极而泣,连声道谢道:“多谢大人,多谢大人。”

楚昱把手抬起来说道:“你先不要忙着谢我,我的话还没有说完呢。”

奴奉急忙说道:“大人有什么吩咐只管说,小人一定全力去完成。”

“你这个人反复无常,言而无信,如果要是不给你点限制,你未必会老实。”

楚昱从身上取出一个小瓷瓶,从里面倒出一颗药丸,说道:“来把这颗药丸吞下去。”

熊大山拿着药丸来到奴奉的面前,奴奉看着那颗药丸问道:“大人,这是什么药丸?”

“服下去我就告诉你。”

“大人……”

“怎么,你不想用服吗?”

楚昱板着脸说道:“现在你没资格跟我讲条件,想活命就老老实实的把药丸不下去,否则我立刻杀了你。”

“小人服,小人服。”

奴奉怕楚昱把他杀了,只得乖乖的把那颗药丸服了下去。

看到他把药丸服了,楚昱这才微笑着说道:“那是一颗毒药,必须每天都服用解药,如果不按时不用解药,你就会中毒而亡。

而这种毒的解药全天下就只有我才有,否则就算你把神仙请下凡也没有用。”

奴奉急忙哀求道:“大人,小人保证以后什么都听您的,求求您给我解药吧。”

“你听不听话,我要看表现,而不是听你的嘴说。”

楚昱说道:“以后如果你真的老老实实的听我说话,我自然每天都会给你解药。但如果你还敢像这次一样给我搞鬼,那你就只能等着毒发身亡。”

奴奉连忙说道:“不敢了,不敢了,小人再也不敢了,以后一定老老实实的听大人的吩咐。”

楚昱微微的点了点头,让人放开了他,说道:“带我去巴伊萨的府上。”

“是,是。”

奴奉刚准备带着楚昱进城,周详说道:“大人,现在城中正在交战,现在进城不太安全,还是等一会儿把守军消灭掉之后再进城吧。”

熊大山也说道:“周将军说的不错,候爷还是等里面的守军被消灭了再进去,这样更为稳妥。”

楚昱想了一下,觉得他们说的不错,毕竟这个时候城中太乱,虽然自己身边有周详他们保护,但任何事情都没有绝对,万一出现什么意外状况就不好了。

所以这个时候进城不仅会给自己带来危险,同时也会影响到士兵剿灭城中的守军。

因此微微的点了点头,说道:“那好吧,我就在城外再多待一会儿,等里面的战事结束以后再进去。”

他的话刚说完,杨森便骑着马从后面赶他上来,说道:“特使大人暂且在城外稍等片刻,带末将进去把城中的守军全都消灭掉,再来迎特使大人进城。”

“城中现在还非常慌乱,将军一切小心,可不要伤了自己。”楚昱提醒道。

杨声笑了两声说道:“特使大人放心好了,就凭这些守军他们还伤不到我。”

说完,领着士兵冲进了城里,加入到了对守兵的围剿当中。

城中的守军在魏军十几万人强大的攻势下,根本抵挡不住,只坚持抵抗了一会,便弃城而逃。

又过了大约半个时辰左右,城中的喊杀声渐渐平息,楚昱知道战事应该快要结束了,随即让奴奉带着他进了城,往巴伊萨住的地方而去。

但刚走了没有多远,就碰见杨森骑着马迎面朝他走了过来,隔着老远便冲着他挥手喊道:“特使大人。”

楚昱随后也笑着向他挥手致意了一下。

杨森来到楚昱跟前,笑着说道:“特使大人,末将正准备去迎您进城呢,没想到您已经先进来了。”

“我听到城里的动静小了,所以就进来了。”

楚昱笑着问道:“将军,城中的情况怎么样,守军都消灭光了吗?”

杨森说道:“凡是还留在城里的,差不多都已经被消灭光了,剩下的那些都已经弃城而逃,现在这座城已经是我们的了。”

楚昱微微的点了点头,说道:“将军辛苦了。”

杨森说道:“我们没什么辛苦的,这都是大人的计策好,因此我们才没费吹灰之力便拿下了越浑关。”

两个人正说着话呢,后面传来了一阵马蹄声,处于回头一看,原来是王猛带着人来了。

“特使大人,杨将军。”

王猛来到楚昱跟前,抱拳向他跟杨森行了礼,笑道:“这一仗真的打得痛快,没费吹灰之力便将越浑关拿了下来。”

楚昱问道:“我们的伤亡如何?”

“末将已经让人在统计了,估计要过一会儿才能够知道。”王猛说道。

楚昱轻轻的点了点头,然后在奴奉的带领下,一起来到了巴伊萨住的地方,不过这时候巴伊萨的府上早已人去楼空。

又过了一会儿,负责统计伤亡的将领来了,向楚昱汇报道:“启禀特使大人,此战我们一共战死了三十七名兄弟,受伤一百五十三人。”

“东岱国方面伤亡了多少人?”楚昱问道。

清点的将领说道:“东岱国方面一共战死了四千零九十七人,抓获三千八百四十九人,其余的全都逃走了。”

虽然这一战没有打雄关城消灭的敌军多,但楚昱对这样的战果还是挺满意的,毕竟他们把越浑关这个关键的要塞拿了下来。

“吩咐下去,要对城中的每条大街和小巷都进行严格的巡逻,严防任何意图对我们不利情况发生。”楚昱说道。

“是。”

随后,楚昱看了一下王猛,说道:“王将军,多派一些探马出去监视东岱国军队的动向。我估计他们连续丢了两座城池之后,应该很快会派兵赶来收复。

因此,我们必须前掌握他们的动向,随时做好应战的准备,以确保现在的胜利果实。”

“特使大人放心,末将这就派人去监视他们。”

王猛说道,随后抱拳行礼之后,下去安排了。

楚昱紧跟着又看了一下杨森,问道:“杨将军,我们所携带的爆破雷还有多少?”

杨森说道:“所剩的不多了,只能够再支持一场大战。”

由于爆破雷的体积和重量都不小,因此携带起来很不方便,再加上运输的条件也不算好,因此杨森他们所携带的爆破雷有限。

经过前面三次战斗之后,现在所剩的已经不多。

“那万箭齐发还剩多少?”楚昱随后又问道。

杨森说道:“比爆破雷还要少,最多只能够再发射三次。”

万箭齐发每一具的箭都有上百支,因此携带起来比爆破雷还要困难,所以所剩的也不多了。

楚昱轻轻的叹了一口气,说道:“这都是因为前面三次作战的时候用的太狠了,从现在起我们的控制一下使用的量,在没有得到补充前,不能再向之前那样使用了。”

杨森说道:“特使大人不用担心,末将这就派人回如阳关去运来。”

楚昱点了点头,说道:“那咱们就暂时在这里多修整一段时间,等到爆破雷和万箭齐发运来之后再继续进军。”

“是。”

杨森立刻下去派人回如阳关运爆破雷去了。

楚昱想了一下,让人拿来了纸笔,给皇上写了一封奏折,把已经拿下雄关城和越浑关的事详细的描述了一下,然后交给熊大山说道:“你马上把这封奏折送回京城交给太子,让他转呈给皇上。”

“是。”

熊大山接过奏折准备离开,楚昱担心他中途一个人会有危险,于是从周详所率领的两千御林军中,派了八个人跟着他一起回去。

东岱国,王都。

早上九点多钟,东岱国皇帝正在朝上与朝中大臣商议事情,突然外面有守卫匆匆的跑进来说道:“陛下,锁林城守将召莫将军派人回来有紧急军情禀报,正在宫门外等候您的召见。”

东岱国皇帝听说是紧急军情,立刻暂停了正在商议的事情,说道:“传他进来。”

守卫出去把锁林城派来报信的人带了进来,东岱国皇帝问道:“有什么紧急军情禀报?”

报信的人说道:“启禀陛下,魏军已经夺取了雄关城和越浑关,目前有向锁林城进攻的态势,召莫将军请陛下火速发兵前去增援。”

“什么!”

听到这个消息,包括东戴国皇帝在内的满朝文武全都震惊了。

“魏军已经打到了越浑关,这怎么可能?”

“就是,格萨龙率领着二十五万人堵在他们的家门口,而且后面还有雄关河,雄关城挡着,魏军难道是从天上飞过来的吗?”

别说东岱国皇帝不相信,就是满朝的文武大臣也都不敢相信,纷纷在朝上议论了起来。

东岱国皇帝盯着报信的那个人问道:“你说魏军已经夺取了雄关城和越浑关,是真的?”

报信的那个人说道:“小人不敢撒谎,这是从越浑关逃出来的士兵说的。”

东岱国皇帝皇帝说道:“魏军是怎么打过来的?”

报信的人说道:“听逃到越浑关的士兵说,魏军使用了特别厉害的新式武器,我们的士兵根本无法抵挡,轻而易举的便被他们攻破了城池。”

“那雄关城守将奴奉和越浑关守将巴伊萨呢?”东岱国皇帝问道。

“雄关城守将奴奉已经归顺了魏国,越浑关守将巴伊萨被魏军所杀,人头悬挂在城墙之上。”

“什么!”

这下东岱国皇帝坐不住了,“嚯”的一下站了起来,铁青着脸看着下面的大臣问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没有人向朕报告?”

左丞相尹萨说道:“陛下,臣等也没有接到前方的战报,所以对这件事情也不清楚。”

东岱国皇帝说道:“你不是才刚刚派人去格萨龙那里打听过吗,怎么会不知道?”

尹萨说道:“臣派去的人回来说,格萨龙的战马被马蜂蛰了,他被从马上掉下来摔伤,正在营中修养,所以暂时还没有对魏国边关发起进攻,需要等他的伤好了之后再进攻,根本没有听说有魏军来攻打我们的事情。”

格萨龙之前因为担心东岱国皇帝撤职查办,所以便对尹萨派去打探消息的人说他是被马蜂蛰了战马,从马上摔下来受的伤,因此才骗过尹萨。

右丞相禇奇这时站出来说道:“皇上,臣认为这个消息不可靠。”

“你为什么觉得不可靠?”东岱国皇帝问道。

禇奇说道:“第一,格萨龙元帅率领着二十五万人马在他们的边关门口堵着,魏军根本不可能出的来。

第二,根据我们打探到的情况,魏军在边关城的守军总共只有八万人,他们根本不可能派得出人马来攻打我们。

第三,从魏国的边境到越浑关,除去格萨龙所率领的二十五万军因素之外,尚有雄关河这道天险,那条河宽约数十丈,没有船纵然有数十万人也渡不过来。

而潼关河上的大船全都掌控在我们设立在雄关河上的水中寨手中,魏军除非自己造船,否则根本过不来。

但要造船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没有几个月根本造不出来。

第四,即便魏军真的度过了雄关河,也还有雄关城、越浑关两座城池的阻挡,尤其是越浑关,城高墙厚,易守而难攻,只要守军不出去,魏军就算插上翅膀也难飞过来,又怎么会这么轻而易举的就被他们夺去了。

所以,综合以上几点分析,这个消息并不可靠。”

听了禇奇的分析之后,包括左丞相尹萨在内的所有官员都表示赞同。

其实不光是这些官员,就是东岱国皇帝也觉得褚奇分析的有道理,因此对这个消息的真实性也产生了怀疑。

不过,尽管他心里怀疑这个消息的真实性,但他也相信召莫没有胆量派人回来向自己报告假消息。

东岱国皇帝想了一下,说道:“尹萨,你马上派一个人再去核实一下,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是。”

尹萨匆匆的离开,安排人核实这个情报去了。

东岱国皇帝现在也没有心情再商议其他的事情,让人把报信的那个人带下去,然后便散朝回皇宫等核实的消息去了。

就在尹萨派人前去核实消息的时候,五名骑兵骑着战马在京城大街上一路疾驰,一边往前跑,一边大声的喊道:“捷报,捷报,前方大捷,剿灭东岱国二十五万军队……”

“哇,剿灭了二十五万敌军,朝廷大军好厉害啊。”

“是,好久没有听到这么振奋人心的消息了。”

“这下看东岱国那些人以后还怎么在我们面前耀武扬威。”

老百姓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也都高兴不已,在大街上便议论了起来。

报信的士兵一路飞驰到了东宫,对手东宫的卫士说道:“请向太子通禀一声,我们是奉了天子特使之命,回来报捷的。”

本来报捷这种事情是不应该直接找太子的,而是应该去找兵部尚书,然后再由兵部尚书向皇上启奏。

但楚昱临行之时,太子对他交代过,前方有任何情况可直接派人找他,所以他才命令士兵直接把报捷的奏章交给太子。

守东宫的卫士立刻进去向太子做了禀报,太子马上让人把报捷的士兵带了进去。

报捷的士兵见到太子向他行礼之后,将楚昱写的报捷奏章交给了他,太子接过奏章看过之后,激动的问报捷的士兵:“东岱国元帅格萨龙的首级在哪里?”

“在这。”

士兵从自己的腰间取出一个用布包着的大盒子,双手传递给太子,太子身边的人小心翼翼的把盒子接过去转呈给太子。

太子把盒子接过去放在桌子上,亲手打开看了一下,里面果然装着一颗面容保持完好的首级。

太子重新把盒子包了起来,对身边的人说道:“给他们每个人赏十两银子,然后再让人给他们安排一个休息的地方。”

“是。”

身边的人领着报信的五个士兵下去了。

太子随后立刻坐着马车到了皇宫见皇上,当皇上看到楚昱的报捷奏章,以及格萨龙的首级后,也高兴的放声大笑了起来。

“好啊,真是太好了。”

皇上从龙书案后面走到后来,激动的对太子说道:“这次全歼了东岱国二十五万军队,东岱国必然元气大伤,至少在以后的几年甚至是十几年里,他们都不能再对我们构成威胁。”

太子立刻抱拳说道:“这都是父皇知人善任的功劳,若非父皇大胆启用文修,也不会有现在的大捷。”

“是啊,这次多亏了派楚昱前去坐镇,要不然的确不会有现在的战绩。”

皇上赞同的点了点头,后感慨的说道:“说实话,朕派他去的时候,其实心里也是很担忧的。因为楚昱虽然学问很高又有谋略,但毕竟没有到过前线,所以朕还真的担心他有点掌控不了前线的大局。

现在看来,是朕多虑了。”

太子说道:“文修虽然年轻,但是有勇有谋,做事干净果断,所以即便是第一次到前线,也一样能够驾驭的游刃有余。”

皇上这次点了点头,说道:“楚昱是一个难得的人才,而且人品极佳,是上天赐给你的最好辅臣。

所以你一定要好好的跟他相处,只要有他在你的身边,将来即便你对朝政疏忽一些,也绝对不会影响到朝政的运转。”

太子说道:“儿臣在心里早已将他当成了知己良友,今后我们在朝政上是君臣,私底下就是朋友,儿臣一定会好好的善待他,绝不会让他寒心失望。”

“这就好。”

皇上重新回到了龙书案的后面,提笔写了一道嘉奖楚昱和前线将士的圣谕,交给太子说道:“你把这道圣谕交给送信的士兵,让他们拿去交给楚昱。”

“儿臣遵旨。”

太子双手把圣谕接了过去,然后离开了皇宫。

太子走了之后,皇上立刻把侍卫叫了进来,说道:“马上找一个可以看见的竹笼,把格萨龙的首级放在里面,拿在大街上去巡游。记住,要特别经过那些使节馆,在经过的时候还要多停留一下,让他们那些人好好的看看清楚,这就是跟我大魏国为敌的下场。”

“遵命。”

侍卫领命之后,拿着格萨龙的首级出去了。

太子回到东宫,把报信的士兵叫来,把皇上给楚昱的圣谕交给了他,让我们立刻拿回去交给楚昱。

报信的士兵刚刚离开一天,第二天中午,太子正在湖林山庄监督那些工匠制造万箭齐发和爆雷破,他宫中的一名侍卫匆匆的跑来说道:“启禀太子殿下,楚候爷派了人回来送捷报。”

“什么,又派人来送捷报!”

太子想到昨天送捷报的士兵才刚刚离开,怎么今天又派人来了,他有点怀疑是昨天离开的士兵又回来了,问道:“是不是昨天离开的那些士兵又回来了?”

“不是,楚侯爷身边的随从。”

太子随后又问道:“在什么地方?”

侍卫说道:“小人已经把他们带来了,就在山庄外面等候。”

太子随即说道:“快把他们带到这里来。”

侍卫去把熊大山他们带来了,太子问道:“捷报呢?”

熊大山从身上把捷报拿出来交给了太子,太子接过去仔细的看了一下,当看到上面说已经把雄关城和越浑关已经占领之后,激动的问道:“文修他们已经把雄关城和越浑关拿下,这是真的吗?”

“回太子殿下,这是真的。”

随后熊大山把楚昱夺取雄关城和越浑关的经过,详细的跟太子说了一下,太子听后高兴的连说了几声好,然后让人重赏了熊大山他们。

“你们暂且下去休息,等我去宫里见了陛下,然后再叫你们。”太子对熊大山说道。

熊大山说道:“楚候爷还让我们给絮儿姑娘稍的有书信,太子如果要找我们,就派人到楚侯爷现住的地方去叫我们。”

太子点了点头,熊大山他们行礼之后离开了。

太子对那些工匠和保卫这个地方将军说了一声,然后坐着马车,急急匆匆的到了皇宫。

皇上这个时候正在太后那里跟她说话,因为这段时间以来,太医每天都会进宫给呈阳王医治,但却一点效果也没有。因此太后很生气,命人把皇上叫去,让他在全国范围内张贴皇榜,寻求名医给呈阳王医治。

一名太监走来向皇上报告道:“陛下,太子来了,说有重要的事情要向您禀报,请您马上去御书房。”

皇上正为太后让他张贴皇榜,给呈阳王请名医的事情为难,听到太子有事找他,赶忙借着这个机会对太后说道:“母后,儿臣先去一下。至于给四弟取名医的事情,儿臣一定会尽快办好的。”

太后见皇上答应了,微微的点了点头,说道:“那这件事情就有劳皇上费心了。”

“母后说哪里话,四弟是而儿臣的亲弟弟,儿臣为他找名医医治也是应该的。”

皇上向太后行礼之后,急匆匆的到了御书房,太子急忙上前向他行礼,皇上冲他轻轻的摆了摆手,然后走到龙书案后面坐下问道:“你找朕有什么重要的事情?”

太子说道:“父皇,文修他们已经把东岱国的雄关城和越浑关给拿下了,并且俘虏了雄关城的守将奴奉,杀了越浑关的守将巴伊萨。

除此之外,他们又歼灭近两万敌军,现在正驻扎在越浑关修整,一旦修整完毕就可以继续往前进军。”

“这是真的!”皇上惊喜的问道。

“千真万确。”

太子把楚昱派熊大山送来的奏本拿出来交给皇上,皇上仔细的看过之后,忍不住在桌上狠狠的拍了一下,大声说道:“好啊,这两个地方是东岱国的门户,拿下了这两个地方,以后东岱国对我们就再也没有任何优势可言。

东岱国如果还不向我们臣服,朕就立刻让楚昱他们踏平他们。”

太子说道:“这次能够把这两个地方拿下来,多亏了文修的计策。”

随后,他把熊大山告诉他,楚昱用计拿下雄关城和越浑关的经过对皇上说了一下。

皇上听完之后,称赞不已,说道:“楚昱,既能够提笔写文章,又能够率兵平天下,真是难得的文武全才。我大魏蒙上天恩赐,才有了这样的盖世奇才相助。”

太子说道:“父皇,文修这次又立了这么大的功劳,您是不是应该再给他一些赏赐。”

皇上说道:“赏赐是自然一定要给的,不过现在仗还没有打完,所以这个赏赐先记着,等他率兵凯旋回来的时候正在重重的赏他。”

太子说道:“那儿臣就先带他谢过父皇了。”

皇上随后再次写了一道嘉奖楚昱他们的圣谕交给太子,让他拿去交给熊大山,转交给楚昱。

同时还交待太子,让他立刻去准备一些酒肉给前方的将士送去。

太子从宫里出来之后,立刻回到东宫,按照皇上的吩咐派人去置办酒肉,跟着派人去楚昱住的地方通知熊大山。

楚昱住的地方。

絮儿自从楚昱离开之后,整天为他提心吊胆,有时候夜里做梦都会惊醒过来。

所以,这些日子她每天都要去圣心观为楚昱祈祷,希望他能够平安无事的回来。

今天,她吃过午饭之后,正准备又去圣心观祈祷,这时周山兴冲冲的跑进来告诉她道:“絮儿姑娘,大山回来了。”

絮儿一怔,随后赶忙准备跑出去见,但还没等他来得及出门,熊太山就从外面进来了,冲着她拱手说道:“絮儿姑娘。”

絮儿急忙问道:“大山哥,你怎么回来了,公子呢?”

熊大山说道:“候爷还在前方,我是奉他之命回京城送报捷的奏本的。”

听到楚昱没有回来,絮儿心里一阵失落,问道:“公子现在怎么样了?”

熊大山说道:“絮儿姑娘不用担心,侯爷一切都很好。”

说着他从身上取出楚昱写的信,说道:“这是候爷写给你的信。”

絮儿把信接过去,连忙走到一边撕开信封,把信从里面取出来,仔细的看了起来。

楚昱除了在信里向絮儿介绍了一下打仗的情况之外,同时也说了对她的想念,并在信中嘱咐她一定要保重身体,切莫为他担心。

知道楚昱一切安好,并且取得了重大胜利,絮儿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然后走到房间里去也给楚昱写了一封信,准备让熊大山带给楚昱。

絮儿刚把信写好,太子派人来找熊大山他们了,絮儿急忙把信交给熊大山说道:“大山哥,麻烦你把这封信交给公子。”

熊大山把线接过去,揣到怀里说道:“絮儿姑娘放心,我一定会把信交给他的。”

随后,他跟着太子派来的人急急匆匆的到了东宫,太子把皇上写的圣谕交给他,并且又吩咐了他一些话,然后才让他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