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带走武能的不是一道白光,而是身披白色法袍的小道士,时间非常短暂,一溜烟儿的功夫,武能就被带到一座道观面前。
白袍小道士将武能扔到地上,自己则是迅速的退到一位老者身后。
“哎呦,我的屁股。”
看来,这一扔,把武能摔的不轻,他发出十分“惨烈”的哀鸣声。
“施主,老道看你身上有着究天之气,并非凡间之人,所以请麾下的小道将你带到此地,如有冒犯,还请施主见谅。”
武能听见有话音传来,抬头一看,发现眼前是一位身着白袍,眼中带有肃杀之气,手拿拂尘,笑中带有藏刀之意的老道士。
他顿时傻眼了,心想:
“虽说我体内有着天蓬元帅的意识,但是他被贬下凡间的时候早就已经功法尽失,眼前这位老道是如何看出来我拥有究天之气的?”
那位老道默默的看着武能,仿佛已经洞穿他的心思。
武能停止了心中所想,接下来的对话让他的人生发生了很大的转机。
“老道,这是何地,你又是何人,又为何要抓我?”
“施主莫急,听老道娓娓道来。”
“此处乃是西牛贺洲境内,灵台方寸山之中的斜月三星洞,此地乃是混沌初开,始祖圆寂之后幻化而成。
每当月圆之夜,三星齐聚之时,道观上空就会聚集一团光芒,称为“星域”,此时,便是修道之人绝佳的修炼时机,可以大幅度提升修为,贫道正是道家心法的如今的掌门人——菩提老祖。”
武能若有所思的听着,当听到菩提老祖这四个大字之后,如雷贯耳。
“这菩提老祖不正是孙悟空的师父吗,这也太哇塞了吧,我正愁找不到地方提升实力,这真的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武能心里别提多高兴了,接下来的菩提老祖的一席话令他更加激动,要是放到现代,恨不得上去亲他几口,以表感谢。
“施主,正如贫道开始所说,你体内充满着究天之气,若施主肯刻苦修炼,突破千年修为只是时间问题,不知施主可否愿意拜贫道为师,修习我道家之法。”
话音未落,武能上一秒还在窃喜,这一秒就转为狂喜,他刚才还在想:
“只要我死皮赖脸,菩提老祖肯定会心软,说不定就同意收我为徒,没想到他竟然主动提出要收我为徒,今天的运气实在是太好了。”
武能立马做出正经的姿态,清清嗓子,拉拉衣领,声音十分坚定的说出了三个字:“我愿意!”
菩提老祖被他决绝的态度震惊了,愣了一会儿后,随即做出表率。
于是,他向观中上上下下五十来人郑重的宣布,:“以后,悟能就是你们的师弟,贫道的第十代弟子。”
这时,人群之中传来质疑的声音:“师父,我不同意,这哪来的山野村夫,真当此地是收容所了?”
说话的正是菩提老祖的第六代弟子如深,他身高七尺,面带凶相,身材十分健硕,说话的声音很是粗犷,可把武能吓了一跳。
菩提老祖开班收徒,从第一代到第十二代,依次授予广、大、智、慧、真、如、性、海、颖、悟、圆、觉,十二法号。
第六代弟子如深正是对应十二字之中的如字,这位也是菩提老祖所有弟子之中,年龄最长,资历最深,修为最高的一位弟子,修为大概有一千年。
宗门之中大大小小的事务都归他管理,因此,宗门之内,如深的地位很高,高到仅次于菩提老祖。
如深说话了,在场的其他弟子也不敢反驳,纷纷把目光投向了菩提老祖,老祖也默不作声。
周围安静的可怕,还是武能率先打破沉寂,
“老祖,师兄说得对,我就是一名山野村夫,怎能配得上做您的徒弟,我看呐,我还是走吧,免得您左右为难。”
武能心里怎么能不明白,能成为菩提老祖的弟子,是多少人挤破脑袋都不一定能够办到的事情,可是,菩提老祖却能主动收他为徒,这是何等的幸事,自然是会招来旁人的嫉妒,如深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如深,数年前成为菩提老祖的第六代弟子,当时为了成为菩提老祖的弟子,可以说是付出了难以想象的艰辛。
五百年前的一天,方寸山被白雪覆盖,足足有三尺之余,鹅毛般的大雪一点一点的落在如深身上。
当时的如深只是一位普通的凡人,在这广阔的三界之中显得十分渺小。
他双膝跪倒在地,双手合十,任由白雪飘落,狂风吹打,也不曾动摇。
道观之门紧闭,周围没有任何声响,只有那凌冽的寒风以及那无情的白雪。
在旁人看来,他显得是如此狼狈。
如深面部发紫,全凭心中那一抹坚定的信念支撑,此时他希望菩提老祖能够收他为徒。
不知跪了多久,就在他生命即将终结之时,门打开了。
......
“如深,你不要太过分了。”
菩提老祖有一丝愠怒。
如深冷哼一声,
“过分?师父,您不会是忘记您当初收徒的初衷吧?”
菩提听罢,默不作声。
事情还得从盘古开天辟地之时说起,当时天地初开,诞生出三界五祖。
三界分别是天、地、人三界。
五祖指的是人祖女娲,佛祖燃灯古佛,道祖鸿钧,魔祖蚩尤,仙祖清微。
菩提老祖正是鸿钧老祖的弟子,也是始祖,整座灵台方寸上都是鸿钧老祖的圆寂之后幻化而成,鸿钧老祖的修为深不可测,据说达到了惊人的数万年之长。
鸿钧弥留之际,给菩提祖师留下了一句话,
“莫要让我道家衰亡,要将道家发扬广大,道家宗门世世代代不得出现任何败类,否则,我死......死也不瞑目。”
话音刚落,便撒手人寰,鸿钧老祖结束了自己漫长的一生,接近真神的躯体正一点点的消失,继而又幻化成一座高山,超然与三界之外。
灵榻前的菩提祖师思忖良久,终于在遗言之中重新找回了希望。
他将此地命名为灵台方寸山,时时刻刻缅怀始祖鸿钧,奉他为一世祖师。
他想,自己一定要将道家发扬广大,对得起师父的临终嘱托,这也是他收徒的初衷。
五千年后,菩提祖师已然成为菩提老祖,他也一直保持的初心,收徒的条件也极为苛刻,自开班收徒以来,所收弟子不超过五十人。
座下的弟子各个修为都高深莫测,但是始终都达不到他的期望。
直到有一个人的出现,才让菩提严肃的面容出现了久违的笑容,那个人就是孙悟空。
他的出现,打破的菩提座下所有弟子的记录,仅仅用了数十年,便达成了常人难以企及的八千年修为,精通各种心法,修得各种道家秘术。
可惜,妖猴就是妖猴,无法根除妖的劣性,偏偏得罪了佛家,只是菩提老祖早就将他逐出师门,并且严厉苛责他以后再也不得提起自己的名讳,这才得以保全道家在三界之中的一席之地。
菩提这么做也是迫不得已,自从始祖鸿钧老祖圆寂之后,道家在三界之中的地位就一落千丈,要不是忌惮菩提的实力,也许道家早已不复存在。
这个世界并不是纯粹的西游世界,实力——也就是修为,才是这个世界唯一认可的东西。
每当夜深人静,乌鸦飞过枝头,菩提祖师都在暗自叹息。
“唉~,悟空,我的徒弟,为师对不起你。”
叹息声一声接着一声,惊醒了熟睡的鸟儿,也惊醒了远在五行山下的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