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被关冷宫,反手签到剑开天门

第二十八章 青云观跑路

字体:16+-

几刻时后。

李玄机带着傀儡从枯井跃出,散出灵识,搜寻着周围有没有人。

过了一会儿,确定没有人向冷宫这里靠近之后。

李玄机命令傀儡回到偏殿之后,自己也朝着冷宫内殿中走去。

此时原本漆黑的天幕上,已经被东方那抹鱼肚白撕开了口子。

……

……

天元王朝,皇城。

青云观的道士们,此时正住在由鸿胪寺统一安排的客栈之中。

迎来清晨的第一缕曙光,皇城中的百姓,开始了第一天朝气满满的生活,脸上洋溢着微笑。

但是聚集在客栈某一处的青云观众人,此时满脸皆是不解与恐怖。

“天青道长,失败了。”

“天元王朝的皇宫中,在冷宫中还有我们未知的隐藏高手。”

“我们来到皇城的真实目的已经被他们发现了。”

坐在众人正中间上方位置,一名留着白须,年过半百的老道士,满眼绝望的说道。

屋中的其他道士,听完老道士说的话,瞬间满眼的不可思议与恐惧。

更有甚者,听完消息之后,更是直接坐到了地上,双腿不自觉地抖了起来。

就在众人正被恐惧的情绪包围之时,一名道童打扮的小道士走到老道士面前。

“清平道长,我们现在是不是应该马上离开这里。”

小道士平静道。

随着话音刚落,其他众人瞬间将目光,聚焦在老道士那里,眼神中都带着期盼。

来皇城的目的已经彻底暴露,这个时候再不走,等来的可能就是禁军的围剿。

甚至还有可能,那位隐藏在皇宫中的高手,也会直接出手。

到了那时候,逃命无异于登天。

“所有人,抓紧收拾自己的行李。”

“趁着皇宫那边还没有行动,我们抓紧离开。”

听完道童的话,老道士瞬间反应过来,用近乎吼的方式对众人说道。

屋中的那些人听完之后,瞬间跑回了自己房间,房门差点儿被众人挤掉。

房屋内只剩下老道士和道童两人。

“道长,这次的计划不可能存在纰漏。”

“冷宫之中除了那个废太子,也没有第二个人存在。”

“你觉得是哪里出了问题。”

道童看着老道士淡淡的说道。

老道士听了道童的话,不由得愣了一下。

“不可能,除非我们得内线出了问题。”

“导致情报失误。”

老道士沉吟道。

“不会的,他不会这么做的。”

“这么做,对于他来说没有什么好处。”

“这个人不需要用青云观,来讨好天元帝。”

“甚至他可能还希望我们能成功,只有这样他才能得到他想要的。”

道童看着老道士,沉声说道。

“可是现在我们已经没有机会了。”

老道士沮丧的说道。

“不,我们还有机会,只要我们的秘密没有暴露,我们就还有机会。”

“想要拿回秘典,只能等下个机会了。”

“哼!天元王朝。”

“一千年前的账和昨日的账,早晚要和你们清算一下。”

道童阴沉脸说道。

“现在最重要的是我们先要保全自己的性命,安全的回到青云观。”

“剩下的只能慢慢在寻找机会了。”

“那个人,回头还是要再联系他一下。”

老道士缓缓吐了一口气,脸色好转之后说道。

但是此时的两人,可能永远都想不到的是。

皇宫中除了那个内线,和破坏了他们计划的李玄机,没有一个人知道他们的计划。

昨夜冷宫中发生的一切没有任何人知道。

……

……

皇宫,议政殿。

正当天元帝,灵姬太子正在早朝上,听着文武百官汇报着每日的工作,同他们商议着国政。

突然,一名太监突然从门外跑到了李公公旁边。

天元帝疑惑的看着两人,什么重要的事打扰了早朝的正常进行。

在那名太监走后,众臣便看到李公公走到天元帝旁边低语。

随后便听到李公公尖锐的喊道。

“宣鸿胪寺官!”

紧接着,一名穿着鸿胪寺服饰的人,慌慌张张的走到大殿中央,跪了下来。

“臣参见陛下。”

那名官员小心翼翼的说道。

“生了什么事?”

“慌慌张张的。”

天元帝面无表情的看着那名跪在地上的官员。

“回禀陛下。”

“今日一早,那些青云观的道士,便收拾好行李没打招呼,一早就出城去了。”

鸿胪寺官员说完,额头渗出丝丝冷汗。

鸿胪寺职责本来就是负责协调好,来京外宾的一切事宜,不可以出现任何纰漏。

但是现在,青云观不辞而别,自己甚至连什么理由都不知道,这已经是犯了极大的错误。

天元帝听完眉头紧皱,看着鸿胪寺官员说道。

“不辞而别?你身为鸿胪寺的官员,连青云观什么时候走的都不知道?”

此时的鸿胪寺官员在下方直觉得,浑身上下冷汗直流。

天元帝看鸿胪寺官员跪在那里,低着头不说话,冷哼一声。

随后便把目光看向文武百官。

“诸位爱卿,对这件事怎么看啊?”

天元帝目光平静得说道。

下一秒,一名身穿兵部服饰得大臣站了出来。

“回禀陛下,臣以为青云观的行为,已经严重挑衅我国国威。”

“况且,青云观突然来时便没有提前告知,现在突然离开。”

“可能是来时便抱着目的来的,并不是为了给太子贺礼。”

“臣烦请陛下,立刻下令抓捕青云观之人。”

言罢,兵部大臣弯腰行礼。

天元帝听完兵部大臣的话之后,眼帘微闭,脸上露出思索地神色。

“陛下,微臣认为不可抓捕青云观的道士。”

人群中传来一道声音将天元帝从思索中,拉了出来。

只见一名身穿礼部服饰,头发花白的官员,走到兵部官员的旁边。

“微臣认为,陛下不可下令抓捕。”

“青云观底蕴悠久,信徒遍布大陆各处,在天元王朝,更是有不少老百姓信仰青云观。”

“所谓微臣认为,一但抓捕青云观道士,可是会影响,社会稳定,更不利于我朝国威。”

老官员紧接着说道。

天元帝看着那位老大臣,眼睛里闪过一丝幽光,不知道在想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