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慌了,我的狱友竟是朱棣!

第457章 大军开拔

字体:16+-

时间又过去了一段,今天第一批生产出来的坦克已经交到了军队的手上。

而那些早就已经培养好的驾驶员全都迫不及待的坐在了坦克上,朱棣也早就已经准备好了。

虽然他这一次不能跟着军队亲自的出征,但是从最初的策划一直到整体局势的把控,都是由他来操纵的。

第一批的先遣军早都已经出发了,而且还是秘密的出发的。

站在广场上看着人山人海的士兵,每个人都带着兴奋的神色,他们手上拿着长枪和大刀,而后背又背着火枪。

最前面是一排接一排的蒸汽卡车,而在蒸汽卡车上的人也都是把腰杆挺的笔直。

所有的文官武将都参加了这一次送行,就连秦昊都回来了。

朱元璋看着这些年轻的儿郎,他的神情很是兴奋,他对着所有的士兵说道:

“当年咱也和你们一样,就是想要为大明江山的百姓做事情就是想把大明江山越建设越好,现在你们可以坐在卡车上出征,也可以拿着火枪和大炮出征。”

“你们比之前的那些先辈幸福太多了,所以如果你们不拿回来要让所有人满意的成绩,你们就对不起百姓和你们自己的父母,也对不起朝廷的期待。”

“咱等着奖赏你们,咱也等着能接受胜利的好消息,不知道你们是否有这个信心?”

底下所有的将军和士兵一起齐声的大喊,就连半空的那些飞行的鸟都被这喊声吓得四处乱飞了。

朱元璋看到军心可用,他欣慰的笑了他又说了几句鼓励的话语,然后又让朱棣站出来。

毕竟从始至终全都是朱棣在安排一切,他也希望能够让这些将军和士兵更加的认可朱棣。

而这在临出征之前的动员,朱棣是必不可缺少的一人。

朱棣盯着底下的这些人,他的心情何尝不是兴奋,其实他也是一副热情澎湃的样子,高声的大喊:

“如果不是事情太多了,这一次我必须要和你们一起出去,我必须要看着大明王朝的大炮打破敌人的城池,我必须要看到我们的车辆能碾压一切敌人。”

“现在我也只能是在后面等着你们的好消息了,我相信凭借着你们的实力和能力,绝对不会辜负祖国和百姓对你们的信任。”

“让那一切对大明王朝有意见的人看一看我们的实力,让他们知道,如果不屈服会有这样的后果,也让百姓们知道,大明王朝的疆土在你们的手上会继续的扩张。”

朱棣说话并没有站在更高的角度,因为底下的这些士兵全都是普通的军人,他们从军营出来,每天所经历的都是刻苦的训练。

如果用文官的那一套酸腐的说辞,这些人未必会喜欢,所以他按照秦昊的交代,只是用最朴素的言语和大白话在激励着所有的人。

果然他的这番话语说出来,让众多的人非常的兴奋,又鼓励了大家一番之后,他这才大手一挥。

“开拔……”

那些将军早就已经准备好了,听到朱棣下了命令之后,所有人带着军队出发。

看着大军浩浩****的消失在了京都,朱元璋有些感慨的对着秦昊说道。

“国师,当年征服北元那些余孽都耗尽了咱的心血了,那时咱也认为大明王朝很强大,而且也有信心消灭那些余孽,但是最终咱们并没有做到。”

“自从有了国师就不一样了,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变化,就连军队的建设和其他的方面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看看现在大明王朝的这支军队,让咱感觉兴奋又震撼。”

“当年咱要是带领着这样的一支军队,别说是把那些余孽给消灭了,就算是去往先生说的欧洲和非洲,咱也有信心,把那片土地都收入大明王朝的范围之内。”

秦昊一听这话就知道朱元璋现在心中的想法了,虽然他也知道大明王朝很强大,而且朱元璋又在隐晦的提醒他要把大明王朝的土地面积扩展的无限大。

但是他并不。认为土地面积大是唯一的选择,虽然这样看起来,天下都被大明皇朝进收入囊中。

但是秦昊的想法还是以利益为上的,而且还要以联合的形式作为最佳。

所以未来并非是所有的国家全都加入到大明王朝。

而是形成联邦或者是附属国的形式,这才是属于他心中的最佳的稳定的形式。

不然等到有一些地方出现了纷争和紊乱,这就是属于大明王朝的纷争和战乱了,那时一定要出兵又出力气帮助出现战乱的地方。

而出现了天灾和人祸的时候也是同样的如此做法,这对于大明王朝来说,负担实在是太重了。

但只是附属国的形式,那就属于另外的一种对待的态度。

他并没有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因为像朱元璋此时的心中的渴望,即便是他说出了想法,朱元璋未必能够理解,反而会生气。

所以秦昊只是笑呵呵的点点头做才开口说话。

“我们的军队确实很强大,但是这建立在我们有强大的基础的条件上,不仅仅是经济基础,而且还有文化基础和百姓的归属感。”

“如果我们经济不够强大,怎么能制造出来这么多的蒸汽卡车,又怎么能训练这么多的军队,又怎么可能养得起这么多的军队!”

见到朱元璋并没有否认自己的说法,而是认真的点了点头,秦昊笑呵呵的又继续说道。

“如果我们没有群众基础,那百姓不认可我们,即便是强迫的加入了军队,那只会偷奸耍滑,或者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而不是刻苦训练,这样会影响到大明军队的战斗力的。”

“所以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必须要一起推进,而且思想建设和其他的方面的建设也要齐头并进。”

之前秦昊和朱元璋普及治理国家的基础概念的时候,就曾经提到过,不仅仅是百姓吃饱穿暖就已经算是国家富有了,也算是把日子过好了。

这其中还涉及到许多的问题和基础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