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昊感觉有些无奈,但又不愿意让自己亲手培养出来的最好的学生,在这种事情上跌了跟头。
“行了,到时候看情况再说吧,毕竟谈判也不是一两轮就能谈下来的!”
“我再告诉你,一句话叫做真理在大炮的射程之内,我们想觉得自己说的都有道理,那是因为我们兵强马壮。”
“之所以让你谈判注意尺度,那是为了避免我们士兵的伤亡,但是并不是因为我们军力弱和国力弱,对方可不知道我们的心态。”
朱棣听到这话,眼睛一亮还没等他开口,秦昊就已经轻轻念念头,因为他的意思秦昊已经洞悉了。
“就是这个意思,我之前说的是我们的底线,我们的军队和大炮就在对方的城池下面呢,他们怎么能不担忧呢?又怎么能不害怕呢。”
“所以现在恐慌如何谈判的人应该是他们,而我们只是想要达到一个完美的结果而已,你现在放轻松不必过于太着急。”
闻言,朱棣的脸上带着笑容,现在他也明白秦昊那句真理在大炮的射程之内的意思了。
但凡是他们能给对方带去威胁,他们说什么都是对的。
他们提出什么要求,但凡是能给对方留下一条活路。
那这个要求都是属于合理的要求。
但凡是对方有反抗的能力,或者是他们的大炮给对方不足以带来威胁。
即便他们只想要签订平等的和平条约,对方都未必肯答应,在历史的进程当中,这样的事情是数不胜数的。
即便在大明的初期也有类似的例子。
大明国力衰弱的时候,其他的那些国家对大明的态度仍然历历在目。
现在他们强大了,大明根本无需去做太多的事情,对方就得乖乖的跑到大明国都这边来谈判。
朱棣都已经明白这个道理了,他看向秦昊的目光,带着一抹崇拜,又带着一抹尊敬。
从跟在秦昊的身边到现在,他始终看不出来秦昊的能力的尽头在哪里。
他更看不出来还有什么事情是秦昊做不到,他唯一能看得出来的一点,就是秦昊绝对不贪图大明的财富和权势,否则秦昊完全有能力成为大明的最有钱的人。
即便秦昊想要坐在皇上位置,那也是有可能的。
既然现在已经能明白秦昊的心思,他当然也对秦昊非常的放心。
即便是日后他从太子的位置上晋升成为皇上,他也希望能够让秦昊发挥出来更多的才能。
沉默了一会,思考了秦昊说的这些话,朱棣这才有笑呵呵的开口。
“先生,你说的对,我们大明现在就是兵强马壮,我们就不惧任何的一个国家。”
“我也明白你之前说的那话的意思,之所以想要减少伤亡。”
“这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过上幸福的生活,而且也没有必要直接就招惹上难缠的死敌,所以才想要用文化入侵和洗脑的方式让他们认可大明。”
“真理在大炮的射程之内,这句话好有道理,凭借着我们的坦克和大炮,我们确实掌握了话语权!”
秦昊看到朱棣已经有信心了,嘴角挂着一抹淡然的笑容,又叮嘱了两句:
“明白这一切就好,不是我们没有让对方乖乖的答应一切的实力,只是我们还有其他的方法同样可以实现目的。”
“这两天使者团的人来了一定要注意京城这边的变化,我怀疑很有可能会有不少的密探都蜂拥到京城这边来,看我们和使者团如何谈判。”
“即便是高丽国和暹罗国都派出了密探想打探消息,然后占据谈判的主动权,这也是可能的,所以有些事情该防范就防范。”
朱棣听到这话认真的点点头,因为这是他之前忽略的一个方面。
他一直都认为这是大明的京都,即便是有一些探子,这些人也绝对不敢轻举妄动。
更何况,在京都这边守护京城的人可是几位老将军。
秦昊最初训练出来的特种军队的人也就在京城外边守护着。
在京城内还有锦衣卫的人。
所以这些人加在一起远比几个密探更加的可怕,但凡是对方聪明一点的,都不会轻举妄动。
特别是在这个时候,明明知道已经有使者团的人来了,大明会自然而然的加强防范。
这时候还要出手探听消息,除了面临着要被揪出来的风险,而且也未必能够拿到想要的消息。
但现在秦昊都已经提醒了,朱棣转念一想,也觉得还真有这种可能性。
因为利益和风险之间的比例,还是能获得的利益更多一些,通过在这里的情报收集能够得知大明的态度。
即便是损失一些密探,这也是非常值得的。
不管高丽国这两个国家会怎么做,还是其他的国家准备如何做,朱棣都觉得秦昊这次的提醒是有用处的。
他点点头,然后面色凝重的对秦昊说道:
“先生,那我就把锦衣卫的密探散布到各个地方,然后我再把特种军队的人调过来一批,除了守护我们重要的地方之外,也让他们打探消息。”
“但我还有一个问题,之前我是想要晾晾这些使者团的人的,现在拖延时间长了,岂不是给了他们收集消息的机会了吗?”
秦昊听到朱棣考虑到这个问题,他的脸上带着一抹笑容。
喝了一口茶水,将茶杯放下之后,这才开口。
“事情总有点慢性的,你说的隐患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但是如果保密工作做好了,即便是他们想要打探,就那么容易把消息打探出来吗?”
“他们要是蹦出来,咱们不是可以趁机铲除一批在京城的密探吗?这样也省得他们以后再碰到了。”
“而且再拖延几天的时间,就怕使者团的人着急,毕竟我们军队还在源源不断的取得胜利。”
“但凡是他们不着急,那我们更等得起,咱们就拼拼暗中的博弈,这样等到在谈判桌上谈判的时候会更加的顺利的,省得和他们再啰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