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日之後,不知眾人是否都已經淡忘了這件事,現在很少有人提及,不管別人,衛異在蔡琰的開導下也漸漸走了出來了迷茫,衛異心中是很感激的,眼下局勢漸漸穩定,衛異也想要將母親和秀兒接過來的打算。
就在這時,朝廷突然下了詔書,內容是兗州再次爆發黃巾之亂,兗州刺史劉岱不聽鮑信的勸言,親自出戰黃巾,結果被黃巾殺地大敗,自己的性命也丟了,如今詔書命令曹操前去兗州平亂。
“主公,如今兗州群龍無首,此正是我們的好機會。”戲誌才勸說,這是一個入主兗州的最好機會,絕對不能錯過。
曹操自然也不想錯過這次機會,如今袁紹已經入主冀州,袁術也已經到了淮南,二袁都已經有了自己的根據地,自己若是再沒有地盤地話談什麽匡扶漢室。
於是曹操立刻下令,命夏侯惇夏侯淵為先鋒,起兵五萬開赴兗州。
兗州(古作“沇州”),古九州之一,在今山東西部與山東河北交界處,在古黃河與古濟水之間。
兗州這個地名最早出現在先秦著作《尚書·禹貢》。傳說大禹治水成功後,劃天下之地為九州,兗州即為其一。《禹貢》就是各州向朝廷貢賦的標準。其中最普遍為人們接受的還是大禹定九州。
兗州的這個“兗”字,來源於兗水。兗水又稱濟水,發源於今河南省濟源縣的王屋山中。濟水分黃河南和黃河北兩部分,後來由於水係變化,黃河以南如今已經沒有濟水了。兗水的兗字古代寫作“沇”。在小篆裏,“三點水”有時候可以寫成“橫水”而放在“允”字的上邊,後來由篆書向隸書演化時,“橫水”就變成了“六”,於是成為今天的“兗”字。
兗州的“兗”字,還被後人賦予了地名之外的新含義,那就是端信。此說最早見於兩千多年前的西漢的緯書《春秋元命苞》:“兗,端也,信也。”初唐編《晉書》、《隋書》等國家正史,都曾對此轉述引申,例如《隋書·地理誌》就說:“兗之為言,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