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科技县令,老朱跪求我封相

第一百零五章 钢铁发展三大步

字体:16+-

很快,第一批盔甲就被制作出来了。

但是却只有一百件盔甲。

因为不管钢铁制作的盔甲效果如何,许轼也只制造了那么多。

许轼让工匠将盔甲送到了的训练场上。

步阳带着一百个士兵在空出来的位置上等待着了。

许轼在前,武广赶着马车缓缓的走来。

士兵们事先得知了这件事,很是好奇。

虽说已经听步阳说起了钢铁的事情,可他们本身没见过,不知道钢铁到底为何。

难道是比铁还坚硬的东西?

还是有现在身上穿的盔甲好用。

烈阳高照,许轼站在人群的面前,他扫视一眼,在众多士兵的脸上看到了好奇的神色。

武广在一旁正在卸下上面的盔甲。

这钢铁制作的盔甲虽然坚硬,但却不轻。

好在这些士兵都是经过每日训练的,这点重量还是可以承受。

但若是用在战场上,就要早早的适应。

“今日,我便是来给将士们更替盔甲的。”

“这盔甲重达十五斤,却坚硬无比。”

许轼看了一眼身后的盔甲,“你们先穿上试试。”

一个个魁梧的士兵们走到盔甲的面前,一人拿起一件套在了身上。

穿上的那一刻有些不适应,但是士兵们的承受能力很强。

一个个面带欣喜的神色看着盔甲,这新的盔甲就是比旧的盔甲讨人喜欢。

士兵们议论纷纷,但同时提出了自己质疑的声音。

“这东西真的有那么好的防御效果吗?”

“我可是听步阳将领说了,这东西刀枪不入。”

“真的假的?”

许轼见状,让其中一个士兵脱下自己的盔甲。

他将盔甲放在百米远的位置,直接拿出弓箭射盔甲,一连射出十个弓箭,八个都射到了盔甲上。

步阳迅速将盔甲拿来检查,上面竟然没有一点损坏的痕迹。

当众多的士兵看到这,纷纷露出了惊讶的神色。

这盔甲的防御能力竟然如此之好!

若真是用到战场上还得了!

士兵们一个个露出了兴奋的神情。

许轼套上这个盔甲,对着步阳道:“步阳,你攻击我。”

“攻击我的盔甲,不要在意盔甲下的我。”

许轼对钢铁还是很自信的。

若是不坚硬,在现代不会处处有用的。

公路,建筑等等都有钢铁的痕迹,日复一日的碾压,需要足够的强度才行。

步阳犹豫了一下,想到之前在县衙攻击钢铁的样子,便没有犹豫。

只见步阳猛然提起长戟,朝着许轼猛烈的进攻。

这一幕吓坏了所有的士兵,他们为许轼担忧起来。

在他们的眼中,许轼就是手无寸铁的县令,跟他们平日里训练的人不同。

当啷一声!

钢铁发出了响声,整个盔甲带着轻微的颤动。

但许轼稳稳的站在原地,没有反应,似乎也没有露出痛苦的神情。

士兵们纷纷围了过来,关心又好奇许轼现在的情况。

“大人,您没事吧?”

“大人,还好吧?”

“可有受伤。”

许轼笑着将盔甲脱下,毫发无损。

众士兵不可置信的看着盔甲,方才那一击,步阳是用了十足的力气。

最后,他们仅是在盔甲上找到了小小的痕迹。

整个盔甲没有损伤的情况,甚至连刺穿都没有刺穿。

一阵欢呼声后,士兵们开始讨论起来。

“这盔甲竟然如此坚硬!”

“上了战场我们就可以避免伤害了!”

“我们县令简直太有才了!今后我们生命也有保障了!”

望着士兵们喜出望外的神情,许轼点了点头。

第一批钢铁盔甲完美通过测试。

结束测试后,许轼让工匠们接着制作盔甲,同时让步阳统计士兵们的数量,必须要人手一件盔甲。

桂阳城虽然不是在边境,但是作为大明朝的士兵,总要有些准备。

钢铁在许轼的琢磨下,再次被精致地冶炼了,成为钢铁2.0,更为的坚硬。

许轼拿着钢铁琢磨,决定将钢铁打磨,做出适合士兵们训练的哑铃。

这哑铃,他并不准备对外售卖。

自己的士兵就要有些不一样的训练方式。

于是,短短时间内,哑铃在士兵们之间传送着,人手一个。

即使每天结束训练,都会有士兵将哑铃带回家,继续操练着。

哑铃的体积小,方便携带,随时都能锻炼。

经过哑铃的训练,士兵们臂膀上的肌肉发达。

此事过去后,许轼又忙不迭的培训了一批水军。

这一忙就是大半个月过去了,许轼这天翻了翻黄历,发现老朱的生日快要到了。

许轼离开前已经通知朱元璋了,说在他生日的时候,会在桂阳城给朱元璋一个惊喜。

原本朱元璋就喜欢在桂阳城生活,到时候必定会前来的。

而许轼猜测,朱元璋会在生日的当天前来。

眼下还有几天的时间,许轼却是一点都不着急。

许轼一心操练着水军,甚至在训练场弄了一个临时的游泳池,方便训练。

这天刚结束训练,步阳面色不好的前来通知。

“大人,在湖南北边发现一伙贼寇,情节恶劣,杀烧抢掠,附近的村民苦不堪言。”

听到这,许轼眉头紧蹙。

以步阳所说的位置,那地方就在曾经临武县后面不远处的山上。

若是让贼寇发展起来,很快就会影响到桂阳城了。

桂阳城发展迅速,在贼寇的眼里是肥羊一般的存在。

虽说这些贼寇不一定是他们的对手,但是不得不设防!

想到这,许轼拍案而起,准备去灭了这帮贼寇以绝后患。

许轼派步阳前去,对其多了解。

半天的时间,步阳就调查出一些端倪来了。

许轼在县衙内,已经清点了一批军队,还有一些水军。

“大人,那贼寇就藏在北麋山上,大约有两千人。”

步阳跟许轼汇报着。

“带兵,去围剿贼寇!”

许轼带着士兵出了桂阳城,朝着北麋山的位置而去。

北麋山是一个小山脉,这地方距离桂阳城如此近,竟然有贼寇隐匿在其中。

大批的军队包围了北麋山,贼寇们听到消息,奔走相告。

贼寇头子听到这消息,连忙带人应对,在山腰上跟许轼对立而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