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南:中國考古探秘紀實文學叢書(全11冊)

大牆之下話傳聞

字體:16+-

八月的夏夜,悶熱難熬。沉寂的定陵園內,由於各種傳說和金剛牆券門的出現,而蒙上了一層恐怖、神秘的色彩。晚風掠過,夜幕中的鬆柏發出嗡嗡的聲響,聽來那麽遙遠和古老,似從地宮深處傳出的鼓樂,陰森可怖,神秘莫測。

燈下,發掘人員仍在分析地宮的情況。隨著討論和研究的進一步深入,那一層層神秘的麵紗漸漸揭開——明朝的建立,結束了元朝蒙古貴族的統治,帝王的葬製也由元代“其墓無塚,以馬踐蹂,使之如平地。以千騎守之,來歲草既生,則移帳散去,彌望平衍,人莫知也”,重新恢複為山陵墓葬形式。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畢竟是農民的兒子,他和他的子孫都希望後代永遠成為帝國之主,從遠古流傳的“風水”之說,再次在本朝興盛起來。明十三陵的修建,其“風水”依據主要來自東晉文人郭璞的《葬書》。“所謂風者,取其山勢之藏納,土色之堅厚;所謂水者,取其地勢之高燥,流水之遠離。”該書雖然充滿了迷信附會之說,但它的整個理論都建立在自然景觀基礎之上。其中許多專門術語如“四勢”、“來山”、“蟬翼”等,雖為自然景觀但也被蒙上了一層神秘色彩,實質上隻是地形、地貌的代名詞。定陵卜選過程中,禦史柯挺曾疏稱:“夫大峪之山,萬馬奔騰、四勢完美,殆天秘真龍以待陛下。”可見定陵以高山為屏障,建於群山之麓,是根據《葬書》四勢關係處理的。明儒宋濂在為該書作序注釋時曾道:“郭氏《葬書》,真確簡嚴,意非景純(郭璞字)不能於此,實宜為相地之宗也。世不信地理則已,若信之,舍此將何求之歟!”

既然十三陵符合《葬書》“取其山勢之藏納,土色之堅厚”的條件,那麽它的地下玄宮也應地勢“高燥”、流水“遠離”了。因此,玄宮內儲滿積水,使棺槨有浸泡之危,這絕非皇帝及群臣的本意。相反,從秦始皇直到清末的入葬習慣,都竭力避免有水浸入墓室。從已發掘的千百座古代墓葬來看,幾乎所有的墓室都設置宮床。即用石頭做一高台,把棺槨平放台上,以免被水浸泡。如果墓室內真有積水,那也是因為設計或施工不周,日久天長四周土層裂變,水源滲透所致。明孝宗的泰陵就曾發生過類似情況。史料記載,泰陵修完以後,突然發現地宮的“金井”內向外滲水。督工太監和工部群臣都驚慌失措,隻好瞞著皇帝不報,並想蒙混過關。不料這事卻被人密報皇帝,皇帝驚恐中急命禮部和內閣派人前往察看。這些大臣趕到地宮,卻見宮內並無積水滲出。原來一個工匠獻計,用小木塞偷偷堵住裂縫,再用三灰土夯實,使水源在短期內無法再滲入宮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