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新華社這一消息的傳播及各新聞媒體的轉載引錄,菏澤方麵這個的成果算是以壓倒群雄的姿態占了上風。從此,其他方麵的學者盡管心中頗不服氣,但聲音卻暫時暗啞了,而菏澤地麵上的聲音卻越發響亮、鼓噪起來。借新華社向世界播出消息的強勁東風,1991年9月,受到鼓舞並提高了政治、尤其是經濟覺悟的孫老家村孫氏族人,又以飽滿的革命熱情和幹勁,從居住在徐州的同族中專門借出《孫氏族譜》一卷,主動請菏澤方麵的課題組人員研究。接到這份族譜後,課題組對這份族譜的真偽不敢輕易作出結論,遂決定送山東省文物研究所鑒定。經該所組織省內著名專家關天相、台立業、蔣英炬、由少平等人員鑒定後,以書麵形式作出了下列報告:
該譜是多次抄本合訂而成。按紙質及抄寫字體斷代:譜序是民國初年抄錄;族譜起首及分譜若幹頁共約二十餘頁是清初抄寫,其餘是清末民初抄錄。附王生《請假與歸雜詠四首》詩一頁,似為康熙時期所作。另有碎頁譜序三張,應為嘉道抄本
鑒定專家:關天相 台立業 蔣英炬 由少平
一九九一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課題組根據這一鑒定結果,對先後發現的兩部《孫氏族譜》,相互對照作了深入研究與探討後,認為在明代,孫老家孫氏家族原來應有一套完整的《孫氏族譜》,明末於李自成起義時毀於兵災,故於順治年間又重修一次,可惜這套族譜也在太平軍北伐時毀於戰亂。幸運的是給後人保留下了一部手抄本,盡管已不很完整,卻十分珍貴。至光緒年間,在孫懋賞、孫懋昭等人主持下又重修族譜,留傳至今。由此看來,孫老家孫氏家族族譜基本上沒有脫節,家族的主要曆史基本上記載了下來。因而,《孫氏族譜》中所記載的主要曆史事實是真實可信的,完全有理由作出如下結論:在孫老家發現的兩套族譜,均明確肯定了孫臏出生地就在孫老家,孫老家孫氏的始祖就是孫臏,孫老家孫氏家族就是孫臏的嫡係子孫,孫臏故裏就在鄄城孫老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