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皇宫内的一个房屋里,韦小宝艰难地坐起来,疼痛的额头令他皱起眉头。
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飘向房顶,心中的焦虑在找寻小郡主的身影时蔓延开来。
“小郡主,你在哪儿?”他自言自语地低声喃喃,同时望向房间另一侧的小太监,希望找到一丝线索。
小太监疑惑地皱起眉头,看着韦小宝的眼神中充满了困惑。“小郡主?你说什么呢?”他迷惑地问道。
韦小宝敏捷地反应过来,抓住这个转移话题的机会,立刻笑道:“哦,没错,刚才那只猪真是肥得让人垂涎欲滴!今晚是否能大快朵颐呢?”
小太监摸了摸脑袋,仍然一脸茫然。他毫不掩饰自己的困惑,似乎对韦小宝的话感到莫名其妙。
韦小宝松了口气,收起笑容,脸上浮现出一丝苦恼。
“既然如此,我得找个借口,否则天地会的人问起小郡主的事情,要我怎么交代。小郡主失踪的消息绝对不能随便传出去。”
而这个时候。
苏青搂着昏迷的沐剑屏,小心翼翼地来到了一个可以居住的房间。
他轻柔地把她放在**,凝视着她苍白的脸庞。渐渐地,他解开沐剑屏的穴道。
然而,她并没有立刻醒来,只是微微颤动了一下,宛如被点穴后的人。
“小姑娘,你醒了吗?”苏青的声音温柔而温暖,他轻抚着沐剑屏的手。
她的眼皮微微抖动,然后慢慢地睁开了眼睛,迷茫的眼神定格在苏青的脸上。
霎那间,她娇羞的脸红如初绽的花朵,紧张而又可爱。
苏青微笑着,温声说:“别怕,我不会伤害你。这里是安全的,我会保护你。”
沐剑屏的眼神迷茫而不安,她注视着苏青,试图从他的眼神中找到一丝信任的线索。
苏青缓慢地卸下自己的斗篷,轻轻地覆盖在沐剑屏身上。
然而,她又再次闭上了双眼,恐惧似乎仍在心头萦绕。
苏青叹了口气,韦小宝刚才的恶作剧显然让她感到害怕。
“如果你不睁开眼睛,我可要亲你一口了!”苏青开玩笑地说道。
昏暗的房间里,沐剑屏听到他的话,猛地睁开眼睛。她的眼神充满了无助,大大的眼睛无辜地看着苏青。
苏青的容貌在昏暗中闪烁着亮光,轮廓分明,五官英俊,引人注目。沐剑屏在心里嘀咕道:“这位小哥哥真是长得帅气。”
苏青听到微弱的声音,转向**的沐剑屏。“你肯睁眼了?”
“你……是谁?”沐剑屏小心翼翼地问道,好奇的神情闪现在她美丽的眼中。
“我叫苏青,你可以叫我青哥哥。”苏青微笑着,凝视着沐剑屏的脸,赞叹道:“没想到你醒来后,眼神这么迷人。”
沐剑屏微微一笑,害羞地低下头。她的声音清脆温柔,带着浓重的云南口音:“青哥哥过奖了。”
“你真漂亮。”苏青赞叹道,目光中充满了赞赏。
“谢谢青哥哥。”沐剑屏害羞地说道。
“嗯,那你叫什么名字?”苏青问道,带着笑意,假装不认识她。
“我叫沐剑屏。”沐剑屏回答,声音如同清泉般流畅,带着一丝羞涩。
“沐剑屏,好听的名字。那我就叫你小剑屏吧。”苏青称赞道。
尽管已经知道了名字,沐剑屏仍感到有些害羞,她轻咬着唇,眼神中带着一抹羞涩。
“别怕,小剑屏。”苏青的声音温和,轻轻安抚道,眼神中透着关切。她知道沐剑屏此刻内心的纷乱和疑惑。
“那些带走你的人,是属于天地会的人。”苏青的语气稳定而清晰,她轻声解释道,仿佛在揭开一层层尘封的历史。
沐剑屏的声音带着一丝疑惑,“天地会?”她凝视着苏青,眉头微皱,不解其意。
“是的。”苏青点了点头,声音悠然,开始将天地会与沐王府之间的恩怨娓娓道来,勾勒出一个曲折离奇的缘由。
沐剑屏听得入迷,眼神时而惊叹,时而若有所悟。她这时候才明白,原来这一切的背后隐藏着如此多的曲折。
“难怪……”沐剑屏终于轻声自语,眼中闪过一丝明悟。
苏青轻轻叹了口气,语气里带着歉意,“小剑屏,对不起。我没有及早解救你,让你经历了这一切的惊吓。”
沐剑屏摇了摇头,脸上浮现出一丝微笑,她并不怪责,心中充满了感激和理解。作为沐王府的小郡主,她从未想过,身边隐藏着这样的纷争。
突然,沐剑屏想起了先前的事,声音带着一丝恐惧,“之前的那位小太监,他也是天地会的人吗?”
苏青微微一笑,眼神闪烁不定,“是的,他也是天地会的人。”
沐剑屏心中一颤,回想起小太监那古怪的眼神,她感到一股寒意涌上心头。在这陌生的环境中,一切都显得如此扑朔迷离,让她倍感不安。
古色古香的客栈里,烛光摇曳,投下斑驳的影子。
沐剑屏凝视着窗外,眉头微蹙,内心纷乱,对天地会的看法充满了疑虑和恐惧。她颤抖着声音开口,“小太监……好可怕。”
苏青轻轻一笑,声音如春风拂过,温和而深远,“那位小太监名为韦小宝,以后你见到他最好保持距离。”他的眼中闪过一抹神秘,让人琢磨不透。
突然,沐剑屏的目光转向苏青,眼中充满了惊讶和敬佩,“你就是那位英勇斩杀鳌拜的大英雄苏青吗?”她的声音中带着深深的震撼,仿佛见到了传说中的不朽英雄。
当苏青听到沐剑屏称赞他时,他微微点头,目光中透着一丝好奇。他询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沐剑屏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满怀自信地回应道:“这可是众所周知的事情,苏青大侠的名字可不比任何人都要小。”她说话时带着一份崇拜,仿佛站在英雄面前的小粉丝一般。
苏青展颜一笑,却没有继续对话。他的目光穿过窗外,似乎对外界的传闻毫不在意。
然而,早在此时,苏青的名声已经传遍大江南北。他推测道:“那次斩杀鳌拜的壮举,恐怕已经在天下引起了轩然大波。”
他的推测与事实相符,消息已经迅速传遍各地,震撼了无数人的心灵。那些反清势力纷纷追寻苏青的踪迹,渴望一睹他的风采,或者邀请他加入他们的行列。
苏青的名气早已不亚于陈近南,成为了反清运动的象征。他的名声,再加上那次英勇斩杀鳌拜的事迹,使他的影响力日益扩大。
日后,他甚至成为了反清抵抗的旗帜,引领着一股强大的力量,号召千千万万的反清勇士前来追随。
当然,这一切都是后话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