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青的目光转向了断剑,发现剑柄上藏着两部古老的秘籍,正是九阴真经和降龙十八掌。
他仔细地阅读了这些秘籍的内容,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记,然后将它们放入了一堆篝火中。火焰熊熊升腾,将秘籍化为了灰烬,一切都在火焰中消失。
就在这时,苏青唤来了小昭。
“小昭,我需要你的帮助。将这把断开的倚天剑送到锐金旗掌旗使庄铮那里,请求他在一个月内将其修复。“
小昭点了点头,轻抱着断裂的倚天剑,离开了房间。苏青望着她的背影,心中充满了期待和信任。
在第二天疗伤后,杨逍等人的伤势已经大致康复。
当天,明教召开了一场重要的议事大殿,教众纷纷聚集在这座宏伟的大殿内。苏青接任明教的教主之位,他身穿一袭黑袍,坐在教主的宝座上,显得神秘而威武。
苏青的黑袍上绣有明教圣火的图案,袖口和袍边绣有金色炫纹,这让他散发出一股无法抗拒的威严和神秘感。这黑袍,是小昭花费一天一夜时间专门绣制的杰作,它如同一层黑色的战袍,为苏青增添了无穷的气势。
杨逍作为光明左使,率先下拜,其他教众也跟着下拜。他们纷纷低下头,表示对苏青的尊敬。
苏青示意教众起身,但语气中带着无法抗拒的威严。他曾在鹿鼎世界中做皇帝,这赋予了他令人敬仰的帝王威势。
“教众们,我们明教遭遇了大难,几近灭教。“苏青的声音低沉而坚定,虽然那是成昆挑拨离间所致,但也和教众平时的胡作非为有关。
众人的脸色凝重,杨逍也感受到了苏青身上的气势,心头不由得凛然。
苏青继续说道,“明教的存在意义是为了驱除鞑子,光复汉人河山。我们不能再惹是生非,不能滥杀无辜。否则,将受到严惩。“他的声音如同滚滚雷声,深深地印在了每个人的心头。
杨逍等人表示服从教主命令,向苏青抱拳躬身。杨逍的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他明白现在是团结的时刻。
苏青强调明教不惹事,但也不怕事,要直接还击敌人。他的言辞中充满了决绝,仿佛一股不可阻挡的力量。
教众齐声回应苏青的霸气宣言。他们的声音如雷霆般响彻大殿,传达出坚定的信仰。
苏青指派冷谦,担任执法堂堂主,负责处理相关事务。冷谦的身姿挺拔,看似冷漠,实则内心火热,愿意为明教付出一切。
冷谦被认为武功最高,性格冷静沉稳,最佳人选。他的气质与担当让人不禁信任他的能力。
冷谦的外表就足以吓住明教一众教众。他的目光如冰,仿佛可以穿透一切虚伪,直击人心。
“教主,你打算大量招收人手进行训练,究竟是出于何种用意呢?“白眉鹰王疑惑地质问,他的目光锐利如鹰。
苏青的声音低沉而坚定,“时间紧迫,明教的未来肯定要与蒙元对抗。他们是一座难以对抗的巨大存在。我们需要一支能够战斗的明教士兵,以保卫我们的信仰。“
招兵买马,这条路苏青也走得熟头熟路了,毕竟在鹿鼎世界也这么干过。
众人听到这番话,心头涌起一股震惊之情,他们开始感受到了明教的责任。
就在此时,韦一笑的脸上显出忧虑之色,仿佛自责着什么。他小心翼翼地发问,“教主,您说的这些规定我都能遵守,但是因为我修炼寒冰绵掌积聚了寒毒,如果不吸食人血,恐怕……“
苏青注视着韦一笑,脸上闪过一丝笑意,“事实上,我有一种方法可以帮助你解除体内的毒素。“
韦一笑听到这番话,感到吃惊。他以为自己将面临严苛的处罚,但苏青的表情却透露出一丝温暖。
苏青突然抬手,九阳真气如潮水般涌入韦一笑的体内。一瞬间,韦一笑的身体颤抖,他的眼中闪过喜悦,他知道教主是在为他疗伤。
苏青的眼神坚定,他的手掌微微颤抖,九阳真气不断涌入韦一笑的体内。韦一笑的脸庞逐渐变得安详,寒毒被一丝一丝排除,他的体内变得清净无比。
韦一笑感受到了体内的巨变,心中涌起一股感激之情,满眼泪水涌出。他缓缓跪倒在地,向苏青深深鞠了一躬。
“教主,你救了我的命,我韦一笑今生今世都会铭记于心。“韦一笑的声音带着激动,他的眼中闪烁着泪花。
苏青微笑着点头,他的声音温柔而坚定。“无需客气,这本是我应尽的责任。“
众人围观,明教的弟子们惊叹不已。韦一笑的康复之快,简直超乎他们的想象。有人小声传话,怀疑这是不是什么神奇的术法。
苏青放声大笑,如同一轮明亮的阳光,刚才的事将所有人的疑虑都一扫而空。
杨逍迈步走到前来,面带微笑。“教主,你真是明教的大恩人,我们感激不尽。“
白眉鹰王也加入了祝贺的行列,他的目光中充满了敬意。“教主,你的医术之高超让人佩服不已。“
苏青谦虚地摇摇头,却没有再言语。他知道现在是处理正事的时候了。他走到明教的众人面前,声音坚定地说道:“现在,我们必须为前教主阳顶天兄弟,送他最后的安息。“
在光明顶的秘道口,厚土旗的兄弟们早已做好了准备。他们身穿黑衣,汗水已经浸透了他们的衣衫,但他们的目光坚定,决心坚强。成昆当日推下的巨石在他们眼中已经不再是难以逾越的障碍。
苏青望着这些众志成城的弟兄们,心中充满了敬意。他知道,只要大家齐心协力,一定能够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让阳顶天得以安息。
苏青的面容沉静,他身后的明教高层默默地跟随。阳顶天的尸骸最后被安置在一座宏伟的神庙中,这是历代明教教主的安息之地。
苏青将阳顶天遗留的信交给杨逍,他们三人一同在夜色下静静阅读。信中提到了谢逊代教主之事,但明教高层选择了无视,心中涌现出复杂的情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