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吕祖见了我,也得喊一声苏先生!

第六十三章当和尚,还是道士?

字体:16+-

苏辞其实也不知道那个人是谁,因为那时候在深夜。

他正在加班加点地干活,可是谁知道里突然就有人跑来搅局。

苏辞可不是一个什么好说话的人,不过他也不可能停下手里的工作。

所以苏辞就直接将自己的威压释放出去,同时冷哼了一声。

“滚!”

这个声音如同滚滚雷霆,而那个初入天人境的武夫,甚至还没来得及感受境界,脑袋就直接炸成碎片。

官府来收尸的人,对于这具炸裂的尸体,他们真的是无能为力,辨认不出来。

最后他们也只知道,这个人是刚刚突破到天人境的高手,毕竟在他跑来找事的时候,就是一路释放着威压走过来的。

但是他也只能是高调地来,然后低调地离开。

不过来的时候他是竖着,走的时候他是横着。

苏辞对于这些事情,可以说是并不在乎,反正不过是一个天人境的武夫,死了就死了吧,没所谓。

而且对方差点坏了他的好事,只是让他炸了都便宜他了。

苏辞听到这些声音之后,便一步一步来到了黄金台上。

此时王语嫣都已经准备好了,他只需要坐下就行。

苏辞看着站起身来,疯狂鼓掌的这些人,随即忍不住轻笑地摇了摇头。

这些家伙还这么是现实,之前虽然对他尊敬,但是没有现在这样,差点就跪下直接高呼万岁了。

苏辞轻笑着摇了摇头,对于这些人的动作,他也只是摆了摆手,示意他们可以坐下了。

伴随着所有人坐下,并且安静下来之后,苏辞目光平静地环视一周,终于开始了新一轮的说书。

“上次我们说到了北宋的十大内功心法,说了九阳真经,那这次说什么呢?”

就在苏辞面露思忖的时候,有人这时候突然举起手来。

“苏先生,您应该知道石破天吧?也知道他用的太玄经,这个武功厉害吗?”

“还是因为石破天天赋太强,所以才厉害的,能不能跟我们讲讲啊?”

苏辞听到这话的时候微微颔首,太玄经他自然是知道,也确实是很符合这次的主题。

至于这些人为什么提示太玄经,完全就是因为这几天的时间里,石破天可以说是镇压了一个时代。

整个北宋王朝中,年青一代的武夫,没有一个人是他的对手。

毕竟在苏辞的打油诗中,“一僧二道三独孤,四逍五石六东风,七黄八青九重阳,最后一个是张郎”,他石破天排在了第五名。

上面的一僧是少林寺的扫地神僧,虽然没人知道他的年纪,但看他的模样,没有一百也有九十了。

二道里的张三丰,那年纪更大,几百岁的白发老人。

孤独求败年纪也不小了,他归隐山林的时候都已经四五十岁了,又过去了这么多年。

逍遥子……前段时间最火的人,他毕竟是拥有不老长春功的人,再加上他的实力,肯定也是百岁的年纪。

但是自从有人见到了不老长春谷,看到里面的那些尸体之后,他们就忍不住在心里暗暗想着。

这个逍遥子,很可能不比张三丰年纪小。

毕竟不老长春谷里有的尸骨,明显都已经酥了,谁知道这是过去多少年了。

在之后就是石破天了。

至于剩下的那些人,阿青和张无忌之外,年纪也都不小。

不过这两个人的实力,并不如石破天。

苏辞见状他微微点头,开口说道。

“这个太玄经最一开始没人知道,只是因为龙、木岛主得到了一张地图,然后他们找到了那个无名小岛,也就是后来的侠客岛。”

“至于这个太玄经,就是刻在侠客岛中的山洞里的一首古诗词,而它其中蕴含的奥妙,可以说很少有人能够参悟透彻。”

听到苏辞的解释,众人微微颔首。

他们上次就听说了太玄经、侠客岛,但是最后并没有找到,导致有不少觉得这是假的。

“不过这个太玄经哪怕是没人能够参悟透彻,却还是令所有观看的人,都有各不相同的突破。”

听到苏辞这么说,有不少人的脸上,露出了诧异的神色。

“为什么明明看不懂,却还是有所突破啊,苏先生。”

苏辞轻笑了一声,说道。

“因为这上面虽然写的是李白的‘太玄经’,但其实他只不过是借着这首诗词,来诠释这门武功。”

“其实太玄经已经渐渐超脱了武学的范畴,它已经进入了道中。”

“正所谓道法自然,众妙之门,玄之又玄。”

“而太玄经就是一本类似于武学百科全书的秘籍,读懂这本书之后,可以令人在探索事物发展规律的时候,以玄为中心从而开启心智。”

听到苏辞的解释之后,在场的不少人都陷入了安静。

毕竟苏辞说的话,实在是太离谱了。

总觉得……

有点超过了他们的认知?

不过想想也知道,他们毕竟都只是武夫,不明白其中的道理。

而这时候苏辞轻笑了一声,继续说道。

“你们难道没有发现,一僧二道三独孤,四逍五石六东风,七黄八青九重阳,最后一个是张郎。”

“这里面几乎一大半的人,最后都进入了另一步?”

另一步?

不少人听到这话之后,脸上露出了思忖的神色。

不明白苏辞说的这个另一步,到底是什么意思。

不过这时候坐在不远处的李寒衣突然眼睛一亮,脱口而出。

“是道?”

苏辞听到这话的时候,他马上看了过去,然后点了点头。

“不愧是雪月剑仙,果然很聪明。”

“扫地僧是和尚,学佛法的,是道。张三丰是道士,是道。逍遥子,听他的名字还有武功就能知道,他学的也是道。”

“之后的独孤求败,进入了剑道,黄裳也是抄写道家典藏的时候,无师自通地写出了九阴真经。”

“王重阳、张无忌也全都一样。”

听到苏辞这么说之后,在场的众人这种时候终于明白了。

他们一个个瞪大了眼睛,脸上露出了震惊的神色。

这时候突然有人开口,说道。

“所以我们该去当和尚,当道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