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官脸都红红的,谁也没有反驳,但谁也没有点头。
爵位与官位不同,官位就算升到一品,哪天看你不顺眼了,说撸下来,找点毛病就给你撸下来。
而爵位不同,虽没什么权利,但上不上班都有工资。
而且,只要拿下了爵位,就算当不成官,这一辈子也能领取奉银,死了之后孩子还能继承爵位,领取朝廷的奉银。
百官心里不舒服是肯定的,刚考下状元的人就能封侯,他们都是靖难前后归顺的永乐,四五年过去了,虽然身居高位,但大部分文臣身上都没有爵位呢。
等了片刻之后,朱棣回头,拍了拍于嘉的肩膀:“百官都没有意见了,那咱们就回奉天殿,研究封赏之事!”
“皇上!”
然而,就在朱棣纲要迈动步子的时候,解缙又站了出来,躬身作揖说道:“皇上,臣觉得于嘉资历尚浅,若仅仅因为造出个稀奇古怪的东西就封侯的话,以后,天下百姓都会觉得爵位不值钱的!”
解缙一句话,早就压抑的百官也都站了出来。
“皇上,仅仅因为这两件事就给他封侯,于情于理也说不通。”
“皇上,满朝文武哪个没有点功绩,身上无半点爵位,为何偏偏给他封侯?”
“这东西是旁门左道,又怎能提得上台面,算得上功绩?”
……
一时间,文武百官又哄嚷了起来。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如果百官都不同意的话,皇上若独断专行,恐怕会失了民心。
朱棣心里虽然愤怒,但没有挂在脸上,冷眸一凛,愤愤瞪了眼解缙,而后对百官说:“之前朕有言在先,他只要做出来这个东西,朕就给他封侯!”
这时,英国公张辅站了出来,对百官冷冷道:“大言不惭,还旁门左道,你们研究一个我看看?仙婴南征时立了首功,你们说违抗皇命和军令在先,不让皇上给他封侯。现在又找理由,你们是不是嫉妒,看不得别人好?”
文武百官,又是哑口无言。
谁不嫉妒啊!
张辅转回身,作揖说:“皇上,既然百官不服,那不如以中庸之道,既不让仙婴一步登天,又不亏待他,既让百官信服,又让仙婴满意。”
嗯!
朱棣虽说生气,可只能这么办。
这些文臣,可要比武将还要难带!
“文弼,你认为该怎么奖赏?”
“皇上,依臣所见,不如先给仙婴定下爵位,但不公布天下,等下次立了不世之功再封赏。仙婴还年轻,又这么聪明,立功对他来说并不难。”
朱棣虽然不愿意,但为了堵百姓之口只能这么办了:“好,朕就封于嘉为夕阳侯,等他再立大功,便可公布天下!”
这么一说,百官心里才好受点,下次立大功可不知道什么时候了,反正不让于嘉成长得这么快,他们心里就能舒坦些!
“皇上圣明!”
于嘉此时也看清了,官场真不是好混的,果真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立了那么大功,就因为年轻,被这些文臣时时刻刻盯着,啥毛都没捞着!
不过于嘉也没有特别失落,最起码他给皇上留下好印象了,到分官的时候,他的官肯定小不了!
不仅朱棣那有个印象,忙活了这一大圈,他也给皇孙朱瞻基留下了一个好印象,这也就意味着,以后有什么重大的事还会派他出去,建功立业都是迟早的事。
古人云:争名夺利几时休?早起迟眠不自由,骑着驴骡思骏马,官居宰相望王侯……
贪心,会让一个人活得很累的。
侯爵之前他就没想过,就算没得到也不觉得有多亏,那拖拉机造出来,他就是雷打不动的状元了。
哼!
朱棣一甩袖子,转身踏上了石梯,背对着群臣冷冷的说:“散朝!都滚吧,滚!仙婴留下。”
其实,朱棣不能决断封侯的事,并不是代表皇上无能,能听群臣的话,反而代表他是一位明君,不是独断之人。
朱棣给了于嘉三个月的假期,让他带着娘子和夏侯瑛回乡,宴请一下父老乡亲,顺便迎娶夏侯瑛,并奖励了他一千两白银,还分派了二十名锦衣卫供他差遣。
本来,朱棣想再赐给于嘉两名美女做小妾,这次是日本进贡的,满口“雅美蝶”,但于嘉死活不要,身边已经有了夏侯瑛,他还不知道,以后三人怎么生活呢。
可能是侯爵位置没有给下来,朱棣觉得有点不好意思,才放了这么长时间的假。
回到于府,就见满新雨抱着小娜娜,连同夏侯瑛在门前焦急地等着,于嘉终于释放了压抑已久的心情,抱着满新雨在院子里转了三圈。
他转得太快,吓得满新雨连连尖叫,等他停了下来,才垂着他的胸口嗔怒道:“你疯了,摔到女儿怎么办!”
于嘉哈哈大笑:“娘子,我高兴啊!我能看出来,皇上现在是真的器重我。”
这个时代,考中进士是要跑官儿的,不研究研究花些钱,托人走走关系,好的位置肯定轮不上。
但是,于嘉心可以彻底放肚子里了,他后门走到皇帝那里去了,谁后台有他后台硬?
其实,去哪里当官就是皇帝一句话的事,官员任免与封侯、科举不同,皇帝想用谁,百官可挡不了。
新科进士以前没当过官儿的,一般都是分去某个县实习,先干知县,三年后考核优等,就有可能升迁为正四品的知府。
朱棣想把他留在身边做左膀右臂,自然不会让他去当地方官,只想将他安置在身边。
而此时,内阁几位大臣,包括朝中老臣,例如解缙、吕震等人已经偷偷的拜托了吏部,务必将于嘉委任地远远的,最好是交趾布政司,然后在那里热死,最好别回来……
于嘉抱着满新雨和女儿喜出望外,却不知道他一个新科状元,已经成了朝中大臣的眼中钉和肉中刺。
满新雨听了也高兴,感叹道:“皇上慧眼识金,识得我官人乃万古不世之才,你以后可要忠君爱国,报答皇上的知遇之恩。”
“那是当然,如果不忠君爱国,我考科举干嘛?皇上给我放了三个月的假,让我回乡看一看。”其实于嘉也没想到,最开始只想挣钱才研究的机械,最终能给他带来这么大的机遇。
听到能够回乡,满新雨先是一喜,随即又发愁地说:“来的时候折腾一个月,恐怕回去也要一个月,何况如今是寒冬,北方水路不通,只能坐马车。咱们扛得起折腾,孩子可扛不住啊。”
“娘子,咱们买个大点的马车,四轮的,坐着能稳一些,里边能放下炭盆,也能暖和许多。”
于嘉自然是想回去,古往今来考科举的,谁拿下状元之后,不想挂着大红花在府城和县城走一圈,在乡亲父老面前炫耀炫耀?
“娘子,咱回去得转一下山北里,让那些碎嘴的婆娘都看一看!再去看一看长水里,让我那些宗亲也都看一看。”
满新雨使劲儿的捶了他一下:“你可别得瑟,让人再传出流言蜚语,说你小人得志。你如今拿下状元,皇上也下旨了,该把瑛瑛取过门了。”
夏侯瑛站在一旁,小脸一红:“姐姐!”
“好,好!到时候回夕阳里,我也给你补个亲事,给你弄八抬大轿,让山北里那些大嘴的婆娘看看!”
“去一边去!”满新雨撅起小嘴,不满地嗔怒道。
其实,于嘉也不至于那么没见过世面,别人瞧不起自己,就想让别人非得瞧得起他,主要嘛,就想逗一逗满新雨而已。
既要赶着回乡,于嘉就去认识的人家辞行,其实也就是郑府、英国公府上个纪府。
在京师这八九个月,还多亏了这些人的照顾,礼尚往来,自然要去谋个面。
都说那纪纲是奸臣,他统领着全国的锦衣卫,祸害死不少的大臣,但要知道,他都是奉了皇帝的命令干的,也说不上奸臣忠臣,最起码,纪纲看别人好,他眼眶不青啊。
要回乡,府邸可要安排好,野狼在笼子里也不能放出来,避免咬到别人,于嘉叮嘱好管家照顾好家中一切,第二天,便带着马车队离开了京师。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这回可真是扶摇直上九万里了,谁能想到,两三年前他还是个秀才,在县府书房里读书呢?
路过的各州各县,知州知县都会出门相迎,出城相送,只要留宿过夜,也都会盛情款待。
来的时候,北方冰雪刚刚融化,回去的时候又是冬日,虽然马车不如坐船舒服,但有锦衣卫护送,有各县的知县接待安排,也没感觉多累。
可能是心情的缘故。
来的时候,是紧张期待又忐忑不安,对前程一片迷茫,当时还在想,若是落榜了,他该怎么调整自己的心情。
但是如今,一切担心都放下了。
北直隶,丘淇公府上。
后军都督府左右都督,看着夏侯幌,满脸笑意。
“夏侯大人,那于仙婴去年四月便进士及第,如今已到二月,河都开了,还没过来提亲呢?”
“夏侯大人,恕我直言,你应该修书一封送去京师,问问怎么回事。莫不是那于仙婴当了状元,又打了胜仗,让皇上收回了赐婚的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