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国师

第203章 凶险之处

字体:16+-

“老夫也猜不懂皇上的心思,按照常理来说,状元郎都会被留在京师,前三年进翰林院做六品小官,三年期满考核后再挪位置。进士及第被放出来当知县的,老夫也是第一回听说。而且,还是那个地方……”

夏侯幌疑惑地说:“国公,是不是仙婴没走动,吏部故意这么做的呀?”

丘福摇了摇头:“不太可能,仙婴是状元,不仅屡立战功,而且还封了侯,给吏部十个胆子,他们也不敢这么做。”

哦?

夏侯幌想了想。

那就是皇上故意怎么安排的。

左都督王辰和右都督张元,也露出了不厚道的笑。

之前,就在这国公府上,于嘉他们两个骂了,没想到这么快就遭到了报应,真的是大快人心!

“国公,岳父,是皇上下旨安排我来宛平县担任知县的,临行之时,皇上率领文武百官送我到码头,和我说小心点,顺天府尹方大人也和我说小心点,什么意思呢?”

唉!

后军都督府左右都督满脸笑意,夏侯幌和丘福则是摇了摇头。

“仙婴,那地方不好干呀!”

“仙婴,不是岳父打击你的信心,你看你在战场上能摧枯拉朽,直捣敌人老巢,但去了宛平县,估计你翅膀不好展开。”

那个地方,这么恶的么?

于嘉也有一些不解,他立了这么多的功,朱棣这是什么意思,那么差劲的地方,把他安排过来了?

“国公,岳父大人,到底是哪方面不好,能不能说明白一些?”

唉!

丘淇公和夏侯幌又是一阵摇头。

丘淇公挥了挥手,对左右都督笑道:“你二人先回去吧,今日不是没有过急的军报吗,先退下吧!”

嗯!

左都督王辰和右都督张元起身行了个礼,又偷偷瞄了一眼于嘉,露出了一个诡异的微笑,片刻后退出了国公府。

见二人离开,丘福才无奈地说:“仙婴,那个地方的士绅多,每个人都掌握着大把的土地。而且,那些土地都是老一辈儿传给他们的,百姓手里也没有田地,只能让这些士绅奴役。难搞之处,在于不是士绅难为你,而是百姓殴打官吏,之前那位知县,就被百姓给活活打死了!”

不是……

百姓敢殴打县官,这还是第一回听说呀!

依《大明律》,百姓告官,无论对错都要挨二十大板,殴打官吏那是可是死罪,如果把官吏打死了,那可是要诛三族的!

宛平县百姓这么恶么,宁可冒着诛三族的危险,把知县活活打死?

……

“丘淇公,你说的是真事儿啊?”

嗯!

丘福点了点头,说:“就在去年,老夫把此事报给了皇上,皇上也头疼不已。要说一个人打了知县好说,十个一百个人也好说,成千上万人冲进县衙,把知县打死了,然后,成千上万人进顺天府请罪,谁有办法?”

法不责众,这是最难搞的一种。

仅仅是打死知县,并且百姓们都请罪,也不说谁是带头人,还真就不能惩罚这么多人。

宛平县有二十七万人,土地如果在都在上百士绅手里,那老百姓能看知县顺眼吗?他们必然会把穷的过错都怪在知县头上。

从古至今,农民起义无非几点,没有地种,没有饭吃,赋税太高,徭役太重。

确实比较辣手!

夏侯幌也点了点头,说:“仙婴,那些士绅背后可都是京城的人脉,赋税也按时交,一分也不差。而且,他们都有大明的地契,你想征收土地都没有理由,只能用钱买,可官府有那么多钱?”

嗯?

听着丘福和夏侯幌的叙述,于嘉脑袋不禁也疼了起来,水能覆舟,亦能载舟,如果有地主恶霸,山匪盗贼都好解决,二十七万百姓没有地种,怎么解决?

顺天府不同于永平府,永平府地广人稀,顺天府人员密集,能开荒的土地都被开完了,想开荒都没有地方!

看来,朱棣这是让他平复百姓怨气来了?

“仙婴,那宛平县此时有九百人,两个总的兵力守护。我现在就发文书叮嘱两个总兵,一切听你指挥!切记,功勋什么的是次要,注意安全才是主要啊!”

于嘉点了点头,也提起了万分戒备。别说是知县被打死,就算是顺天府尹被打死,皇上还能把二十七万人都屠杀了,如果引起公愤那真就白死。

夏侯幌还说两个总的兵力守护,如果百姓群情激奋,就是拉来两个营四千多人,也顶不住二十七万百姓揍啊!

离开国公府,于嘉回到马车里,揉了揉野狼的头,对车夫说:“去宛平县,上任!”

“知道了,侯爷!”

马车缓缓离开国公府门前,于嘉躺在马车之中,枕着野狼的肚子,打开了朱棣给他的那张纸条。

和丘福、夏侯幌说得没错,那个地方真可堪称为“穷凶极恶”,贫富差距想象不到的大,连皇上的书中都说,能解决百姓怨气算他大功一件,解决不了也不算他的罪过,注意安全。

不过,于嘉瞬间便想出了解决的办法,虽然时间长了点,但是这种方法极为有效。

那就是在宛平县建立工厂,规模不断扩大,成品发往全国,雇佣百姓进厂做工,粮食在周边几个县购买,那些士绅找不到农夫为他们种地,又怕土地荒废吃罪,自然就会低价出售土地。

于嘉再以平常的价格,卖给需要土地的百姓,这样,慢慢就能解决宛平县的难题。

但定是这么定的,具体实施,还要看具体的情况才对。

不多时,远处出现了宛平县的影子。

城墙之上,站满了手持弓箭的兵士,街道上兵士每隔一段就有几个,持刀拥矛,精神奕奕。

城门前花团锦簇,美女香车,几百个衣着华贵的人站在城门两旁,仆役敲锣打鼓,高喊着:“恭候青天大老爷驾临!”

马车停了下来,于嘉打开马车走了下来,随手插上了马车的门,没让野狼跟着他跑出来。

看样子,门前这些衣着华贵的人,应该就是皇上、丘淇公和夏侯幌口中说的小难题了。

大难题是百姓,新县令上任的日子,竟然没有一个百姓出来迎接,在城中该干什么干什么,只当没看见他。

这时,几人带着士绅们走上前来,有人跪地叩拜,有人躬身作揖:“参见青天大老爷!”

青天大老爷?

他还没上任呢,这些士绅就给他这么高的称谓,真是有些受宠若惊了。

“平身吧!”

“谢青天大老爷!”

呐喊声虽然不及几千兵士的欢呼声,但几百人的高喊,也让远处的鸟儿都飞了起来。

这时,几人走上前来,再次作揖。

“知县大人,我是宛平县县丞,姓方、名虎、字庐阳。”

除了掌管粮司、征税的县丞,还有掌管户籍、巡捕的主簿一人,掌管缉盗、盘诘、监察、狱囚的典史一人,掌管商税的税课大使一人,掌管教育、选取生员教谕一人,还有掌管邮递的驿丞一人。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除了知县……

知县被刁民打死了呀~

“行了,进城吧!百姓穷成这个样子,你们还有心情在这里搞迎接?有这些钱,不如给他们分点米呢!”

说完,于嘉回头坐上马车,告诉马夫赶车进城。

进城之后,如果不提前知晓情况,还觉得这宛平县也挺繁华的。

街道两旁商铺林立,里面虽没有什么客人,但比起迁安县还是要繁华一些,商铺门前都是地摊,小贩高声吆喝着,走卒力夫推着小车运货。

不远处,码头一艘一艘商船停泊,卸货装货,满头大汗。

可百姓们看见于嘉,不仅没有笑脸,也没有伏地叩拜,连眼神中都夹杂着满满的恨意,恨不得要把人瞪穿了一样!

不一时,马车停在了一处破旧的门前。

这是衙门……

衙门非常的破旧,甚至不如拐角的包子铺新,门前的柱子都已经裂了,鸣冤鼓都已经破了!

于嘉无奈闭眼,回头看向县丞方虎,指着县衙问道:“庐阳,鸣冤鼓都破了,怎么不修一下呀?”

方虎左右看了看,小声说:“大人,这鼓修好多回了,修好了就被人弄坏。其实,就是这些士绅派人弄坏的,只不过贼人不敢承认雇主。我寻思浪费钱,索性也就不修了。”

呃……

这是哪门子的理论?

“庐阳,一个县衙没有鸣冤鼓,那还叫县衙么?你就是不修,那也得把它换一面,好的那面放外头让百姓敲吧?”

方虎一阵尴尬,左右看了看士绅,又贴着于嘉耳朵说道:“大人,咱们进县衙说,这里说话不方便!”

“有什么不方便!”

于嘉转回身,看着街道上视若无睹的百姓,深吸了一口气,高喊道:“各位乡亲父老,我是宛平县新上任的知县,我叫于嘉,字仙婴,号天策,也就是夕阳制造的大掌柜!相信我,我肯定让百姓们都有钱!”

嗯?

最后一句话,游走的百姓顿下了脚步。

片刻后,百姓们又麻木地走了起来,只当于嘉说话是放屁了,好像没听见一样,表情都没有……

县丞方虎拽了拽于嘉衣袖,小声地说:“大人,先进县衙吧!百姓们,对这些话早就麻木了!”

「各位,这本小说也要上架了,七猫免费,但你们观看我也是有广告费的,多谢追更到这里,万分感谢各位。

另外说一句,明天请假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