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幸免

第十一章 跟踪闹剧

字体:16+-

清晨,东方刚刚露出鱼肚白,方龄带领张川以及技术队两名勘查员,一行四人乘坐冲锋舟,再次登陆黑石岛悬崖下海域。

黑石岛位于南城区海滨观景路东段,是一处以山、海、岛、滩为主要景观的风景胜地,岛内南部有开阔的海洋和细软的沙滩,北部则群山环绕、松柏林立,山势高耸凶险,早年间除本地一些熟悉地形的钓鱼爱好者外,游客甚少踏入。到了2000年之后,政府大力发展旅游业,绕岛修建了一条观景路,游客便可驾车于悬崖之上欣赏绝美景色。想必当年,凶手也是驾车至山边,将装有骆辛母亲郑文惠尸体的大旅行箱抛于山崖下方海域的。

由于周边尽是悬崖峭壁,并且距离抛尸海域最近的海岸线也在两三百米开外,多年来人迹罕至,若不是因一起畏罪跳崖案的牵扯,那个大旅行箱不知道还要在海滩溶洞中搁置多久。既然抛尸地点大致确认了,那么凶器大概率也隐匿于附近,方龄一行人此行便是以搜寻凶器为目的,要对该区域进行大范围的二次勘查。

通过徐江南方老家警方的协查,证实案发当日他的确还在当地活动,金海这边的调查也未找到他与肖倩的交集,徐江参与作案的嫌疑便彻底排除。在周怡的妹妹周芸还未回到金海的情形下,肖倩被杀一案的线索基本中断。而就在这个当口,支队又接到一起深夜抢劫案件,周时好便把大部分人手和精力转到该案上,“肖倩案”的推进速度,则暂时放缓。然而,令周时好没想到的是,有两名涉及“肖倩案”的犯罪嫌疑人竟然合力搞出一场闹剧。

这天傍晚,周时好在队里正与郑翔交流案情,突然接到富春街派出所打来的一个电话,说是有两名男子,因车辆发生轻微碰撞事故,进而引发当街斗殴事件。然而,当民警将两人带至派出所后,却发现事件牵扯到了刑侦支队,其中一名男子还提到周时好的名字。电话里的内容,让周时好听得一头雾水,放下电话立马和郑翔开车赶往富春街。

到了派出所,一看两名当事男子,不是别人,竟然是沈建涛和李成。周时好跟值班民警交代了一下,随后与郑翔分头对两人进行问话。

“说说吧,怎么个情况?”郑翔看着沈建涛垂头丧气地坐在审讯椅上,没好气地问。

“那个,那个李成跟踪我,他,他想谋害我!”沈建涛愤愤地说。

“他跟踪你?”郑翔一脸纳闷,“不是他用视频坑了你吗?应该是你对他有怨气,怎么反过来他要害你?为了什么?”

“他神经病呗!”沈建涛咬牙切齿地说,“他认定是我绑架了他女儿,还有杀了那个肖倩,跟踪了我好几天,今天竟然故意用车撞我,差点把我的车撞到人行步道上。”

“那你到底有没有做过?”郑翔盯着沈建涛,顺势问道。

“没有!没有!我要说多少遍你们才能相信我是清白的?”沈建涛情绪愈加激动,高声嚷着说,“你们不都反复查过好多遍了吗?肖倩被杀的时候,我在姐姐家给老妈过生日,李成的女儿被绑架的那天,我病了在家躺了一天,虽说没有时间证人,但是我当时也配合你们搜查了呀,让你们把我的家和车翻了个底朝天,还不够吗?”

“你嚷嚷什么?当街斗殴还有理了?”郑翔使劲指了下沈建涛,“给我放规矩点,别在这儿撒泼,你说李成跟踪你,有证据吗?”

“当然有,他深更半夜还在我家楼下转悠,我都用手机录下了。”沈建涛从兜里掏出手机,摆弄几下,将屏幕冲向郑翔说。

另一间审讯室里,李成倒是不扭捏,大大方方承认他确实跟踪了沈建涛整整三天,却矢口否认是故意撞车的:“真的是意外。是那小子发现我在跟踪他,故意逗我,把车开得一会儿快,一会儿慢,我刹车不及时,才撞上的。”

“那你跟踪人家干吗?”周时好语气严肃地说,“知不知道这属于侵犯他人隐私,是犯法的?”

“帮你们找线索啊!”李成一副理所当然的架势,“我跟你说,你们先前的调查太草率了,我家玥涵和肖倩的事情他肯定脱不了干系,就算他本人没做,也可以雇别人做啊。”

“你觉得你比我们警察强?你能想到的我们想不到?”周时好苦笑着说,“敢情你休年假不是为了照顾媳妇,是想要全天二十四小时跟踪沈建涛吧?”

“那还不是因为你们警察消极怠工,孩子都失踪多长时间了,你们用心找了吗?”李成毫不客气地吐槽说,“就这个沈建涛,肯定有问题,别看他表面挺镇定的,心里面虚着呢。”

“他哪里心虚了?”周时好说,“我怎么没看出来?”

“那个,就是那个……”李成支支吾吾,欲言又止。

“行了,别强辩了。”周时好摆下手,加重语气说,“今天我郑重跟你说一次,无论是你女儿的案子,还是肖倩的案子,我们公安机关都会尽全力追查,任何线索和疑点都不会放过,不需要你一个普通老百姓做这种无用且违法的事。你这种行径,人家要是真追究起来,就不仅仅是来派出所这么简单了。”

“嗯。”李成梗着脑袋,犹豫了一会儿,才极不情愿地点点头。

当天晚上,讯问过后,搞清楚冲突的来龙去脉,周时好不想干扰派出所方面的工作,解释清楚事件与支队无关,便告辞离开。次日一早,派出所所长很会来事,主动给周时好打来电话,告知对沈建涛和李成的处理结果,说二人最终以和解收场。

挂了所长的电话,周时好紧接着给叶小秋打了个电话,让她和骆辛来队里一趟,主要想把昨晚的事情跟两人说说,顺便也了解一下两人最近都在忙什么,尤其想听听骆辛对肖倩的案子有没有什么新的思路。

骆辛和叶小秋正好也想跟周时好汇报一下连环失踪案的情况。案件脉络基本已经捋顺,目前掌握有三名女性失踪者,犯罪人选中她们的原因,以及选中她们的方式,也基本有了明确的判断,只是作案动机成疑。动机不明,意味着有无限的可能性,那么有没有一种可能是案件中所涉及的三个女孩至今都还活着呢?或者说,案发时间距今最近的失踪者田丽颖,有没有可能还活着呢?上述两种可能性,哪怕有一丝希望,作为警察都必须全力以赴,可是单单依靠骆辛和叶小秋两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寻求更多的警力支援。

周时好耐着性子听完叶小秋代替骆辛做的汇报,随即陷入一阵沉默。说实在话,眼前要是换成别人,他早破口大骂了,队里本来就一堆棘手的案子,人手紧张得很,这又“人为”制造出一起连环失踪案,简直要了命了。少顷,他抬眼分别打量骆辛和叶小秋一眼,一脸犯难地说:“案件逻辑我听懂了,推理上也很合理,但问题是连最基本的证据也没有,证明不了第二起和第三起案子中出现的出租车和司机是相同的,那这三起失踪案之间的关联性,根本就无法成立,还有,三个失踪者之间,也是谁也不挨着谁。你们让我怎么向队里和局里呈报?”

“她们身上具有相同的特质,都属于道德上具有缺憾的那种女孩。”叶小秋当即反驳,“我们认为,正是这种特质,令犯罪人产生应激反应,从而引发犯罪冲动。”

“有没有可能只是巧合呢?”周时好苦笑一下,不无感慨地说,“现如今是网络社会了,年轻人是网络社会的活跃群体,日常生活中几乎每时每刻离不开网络,像什么购物、娱乐、理财,甚至找对象都通过网络来完成。但是很多时候,大家在网络上不用真名,所以乱七八糟的东西特别多;再加上网络大佬们一门心思捞钱,成天往年轻人脑袋里灌输歪理邪说,搞得很多年轻人的道德底线越来越低。新闻不都经常报道吗?一些小朋友成天在网上追星,学不好好上,胡乱花钱,还学了一身弄虚作假的臭毛病;还有那些喜欢玩游戏的小女孩,很多都被骗得失了身;那些大学生就更不用提了,简直就是网购和网贷主要投喂的群体,很多学生没毕业,一个个都成‘负翁’了。当然,是负数的负。那怎么办?只能挖空心思想法子赚钱还债呗!所以我觉得,你们刚刚说的所谓的这些相同的特质,在网络社会上挺常见的,会不会太想当然了点?”

周时好毕竟快40的人了,经历和阅历乃至对社会的认知程度,当然要比年轻人深刻许多,一番感慨加调侃的话说出来,顿时令叶小秋哑口无言。她扭头看向坐在身旁沉默许久的骆辛,使劲清了清嗓子,想让骆辛帮腔说两句。

“这些案子巧合的地方太多了,诸多巧合集结在一起,那就有可能是一种故意的行为。”骆辛显得很冷静,抬头看向周时好,沉声说道,“你的分析和质疑都有道理,但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我们的判断是对的,追查及时的话,是有可能挽救三个女孩的性命的?”骆辛脑袋里没有尊老爱幼那根弦,所以从来都用“你”来称呼周时好,而不是“您”。

“对啊!”叶小秋的思路也被激活了,“我们也没非说连环失踪案是板上钉钉的,我们就是觉得有这种可能,有挽救女孩生命的机会,才急于向您汇报的。”

“噢,如果这么说的话,那倒是值得开会好好研究研究。”周时好踌躇一下,脸色稍微有些尴尬,他确实没有想到“救人”这一个层面,便立马转换思路,凝神想了一会儿,主动提示道,“犯罪人有没有可能是个色情狂呢?他把女孩掳走,囚禁侵犯一段时间,腻了,就杀了,然后再换下一个?”

“不排除这种可能。”骆辛略微思索了下,说,“我比较倾向于他是一个偏执狂。”

“色情狂掳走女孩我能理解,那偏执狂又是出于什么目的?”周时好问。

“偏执狂,也就是妄想狂,掳走具有相同特质的女孩,有可能是某种妄想认知体系下的仪式化的动作。”骆辛展开解释说,“连环犯罪的犯罪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连环杀手,他们大脑中有自己的一套认知反馈体系,他们的认知和诉求,往往会通过象征性和仪式化的行为呈现出来。可能咱们面对的犯罪人,必须在他的猎物身上,把象征性和仪式化的行为做足,才能完全满足他畸形的心理需求。”

“总结起来,暂时有色情狂和偏执狂这么两种动机,但调查方向并不矛盾,都要在‘出租车’上下足功夫。”周时好确实在办案方面经验丰富,一下子便点到问题的实质。

“我和骆辛讨论之后,也是这么认为的。”叶小秋接话说。

周时好凝神琢磨了一下,然后深入话题说道:“出租车车身带有的图案和顶灯,显示它归属于通海出租汽车公司,但车牌是假冒的,那么就可能出现这两种情况:第一,出租车完全是仿造的,犯罪人有意识地开着仿造的出租车满街游**,寻找作案目标,毕竟出租车是道路上最常见的车辆,也是最容易让人忽略的车辆;第二,出租车是真的归属于通海公司,只是犯罪人在车牌上动了手脚。比如,号码贴纸,或者那种磁吸贴纸,使用起来都比较方便,在夜幕的掩护下,也几乎可以以假乱真。从而犯罪人一边开车赚钱,一边在乘客中寻找符合他预设条件的犯罪对象。”

“对。”骆辛的语气中充满肯定,“所以,首先要深入通海公司,对车辆和司机进行走访。并且,犯罪人开着仿造的出租车在街上游**,可能事先会设定一个范围。实质上,从蓝天KTV所在的夜生活一条街,到东海岸的希柏顿酒店,也只有三四千米的距离,而且这中间还有一些时尚服装店、咖啡厅、餐厅、游乐场、大型网吧等年轻人聚集较多的场所,说不定犯罪人寻找作案目标的行车轨迹,主要就集中在这一区域内。”

“通海公司旗下有两千多辆出租车,司机加上替班也得有个四五千人,任务其实蛮艰巨的。”叶小秋补充说。

“没事,这个交给我来协调。”周时好说,顿了下,又接着说,“对了,关于围绕沈建涛的调查,目前还没发现他购买出租车或者仿造出租车的线索,在他身边也没有可以悄无声息拘禁失踪者的场所,他应该和李玥涵以及连环失踪案没什么关系,至于和肖倩案有没有牵扯还不好说。”

听到周时好提到肖倩,叶小秋顺嘴问了句:“肖倩的案子,有什么新进展吗?”

“算是停滞不前吧。”本来这是周时好想问的话,却被叶小秋抢了先,周时好略微有些失望,便觉得没必要再深谈,接着又把话题绕回来,冲骆辛说,“这个连环失踪案,除了常规的排查手段,有没有什么比较科学的办案手法?像你常用的什么行为分析啊,或者演绎推理什么的?”

“等。”骆辛干脆地说,“等犯罪人继续作案,等他犯错。”

骆辛说这话绝不是因为消极,这其实是由连环犯罪人的心理特征所决定的,因为除非遇到重大不可抗力的因素,大多数此类犯罪人会继续作案。很多时候,办案人员不得不追随着他们一次又一次犯罪的脚步,反复去寻找破绽和不经意遗留下的线索。事实上,以往很多连环杀手,都是因为连续成功作案后心态发生了变化,变得愈加忘乎所以、狂妄自大,变得没有先前那么谨小慎微了,以至于留下破绽,被绳之以法。

“我们认为犯罪人之所以一而再、再而三地运用误导侦查方向的手法,就是不希望咱们把三个案件串联在一起调查,从而妨碍他继续作案。”叶小秋附和骆辛说,“咱们掌握的三个案子,案发在不同派出所的管辖范围,看似都是独立案件,因此之前没有人做过综合分析比对,从结果上说,也达到了犯罪人想要的效果。”

“说起这个,我跟你们交代个案件,这两天队里刚接了个抢劫案,目前受害人不知去向,受害人也是个女的,年龄20多岁,你们要不要甄别一下?”周时好说道。

“当然要啊!”叶小秋跃跃欲试说。

“喏,这是卷宗。”周时好从放在桌上的一摞卷宗中翻出一份,扔到骆辛身前,“你们直接去现场吧,郑翔在那边,卷宗带着路上看。”

骆辛拿起卷宗,起身转头就走,但刚走到门口,又返身回来,冲周时好伸了伸手:“把钥匙给我。”

“什么钥匙?”周时好一脸蒙。

“肖倩出租屋的。”骆辛说,“技术队说在你这里。”

“噢,确实存在我这里。”周时好愣了下,随即忙不迭拉开抽屉,取出一把钥匙,递给骆辛。

骆辛把钥匙握在手中,转身出了办公室。叶小秋紧随其后跟了出去。望着两人的背影,周时好又是愁闷,又是欣慰,愁闷的是队里可能又要面对一名连环杀手,欣慰的是骆辛并没有完全放弃肖倩的案子,同时叶小秋看似已经完全承担起宁雪先前扮演的角色,做起了骆辛的代言人,而骆辛也并未表示反感,说明两人现在相处得越来越默契。更重要的是,用案子占满骆辛的时间和精力,他就不会在他母亲的案子上胡乱折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