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在宇商戰小說集(全7冊)

6. 一個精明的商人,必須懂得拿捏火候分寸

字體:16+-

朋來酒家並非孤樓,幾個樓閣亭榭連綿相接,飛簷畫角,俯瞰著繁忙的渭河碼頭。這裏一向是關中富商登高飲酒之所在,今日的酒家外,依舊人聲嘈雜,喧鬧非凡,小攤販的叫賣聲此起彼伏。

酒家二樓的雅間鬧中取靜,別有洞天。嶽江南坐在靠窗的椅子上,麵前擺著一隻精致的茶杯。杯中茶葉綻放開來,緩緩飄起的白煙,帶出淡淡香味。茶葉像一葉小舟漂在水上,又旋轉著沉入水底。品上一口,貝齒之間立刻有一陣清歡。

渭河水鹹味重,茶湯味道與江南水鄉大不相同。嶽江南放下茶杯,思緒不禁飛到千裏之外的故鄉。山川秀美的徽州,卻是出了名的山多地少、土瘠人稠。徽諺有雲:“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歲,往外一丟。”迫於生計外出經商,成為許多徽州子弟無奈的選擇。

千百年來,由徽州通往杭州的徽杭古道是徽州人外出的必經之路。到了“往外一丟”的年紀,徽州少年便要背井離鄉,踏上征途。千萬不要小瞧了那些行走在古道上個子瘦小、衣衫襤褸的少年,正是從他們中間,走出了一支雄霸天下的商幫——徽商!

嶽江南的父親便是這樣一位走過無數崎嶇的商幫巨子。離開徽州老家,從蘇州一家織布作坊的學徒幹起,最終創立廣誠德布莊,躋身蘇杭八大布莊之一。

少年嶽江南跟隨父親身旁,耳聞目睹過太多慷慨豪邁的徽商傳奇,卻對一件事耿耿於懷。父親無數次說起,徽商布莊看似風光,實則被山陝商幫掐住了咽喉。“北棉南去,南布北來”的商路被人家把持,棉花是別人的,銷路是別人的,自己不過掙點辛苦錢。每當涇陽的大布商去江南采購時,蘇杭布莊無不尊山陝布商為王侯,爭山陝布商如對壘。行商天下的徽商豈肯屈居人下,他們一次次地抗爭,卻又一次次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