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易的小说的小说《寻秦记》中,项少龙的诸多女友中,有一位是比较扎眼的,她叫琴清,是个寡妇。
其实这个人物的历史原型就是中国历史上十分重要的一个经济人物,巴寡妇清。如果放在现在,巴寡妇清是绝对可以能上时代周刊的人物,因为她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女性企业家。
巴寡妇清,巴郡枳县(今涪陵)人(《华阳国志》记载),是当时巴郡六县首屈一指的大富翁。他生活的年代是秦朝初期(秦惠文王创立巴郡),也就是秦始皇时期。我们现在只知道他是一个年轻貌美的寡妇,他的姓氏我们已经不得而知了(巴是指巴郡)。
巴寡妇清是家族企业,他的夫家已经累世经营了多年,是当时著名的商界大家族。但是,女人最大的不幸恐怕就是自己的男人死了,而所有家庭的重担都落在了她的身上,巴寡妇清就是这样不幸的女人。
在当时的秦汉交替之际,女性的改嫁并没有受到严格的限制,而是出于一种非常自由开放的状态。而巴寡妇清去没有选择改嫁,而是主动承担起了夫家的一切。
作为企业来说最困难的是两个阶段,第一就是怎样赚的第一桶金,第二就是怎样在企业处于稳定阶段后进行再次创业。
巴夫家很显然已经完成了最初的资本原始积累,而留给巴寡妇清的是一个巨大的机遇,如何把这个庞大的家族企业做大做强。
很显然,巴寡妇清找到了那个重要的支点,她敏锐的分析了当时秦始皇的喜好,而决定了自己的投资方向。众所周知,秦始皇是一个非常迷信的人,他曾经派徐福带着许多童男女出海去找神仙,未得就是让自己能长生不老。
不过神仙总是飘渺的,找到找不到没个准谱,可是那时很多方士,手里却有现成的长生不老的方子,也就是所谓的如何炼制丹药的“秘方”,而炼制这些丹药需要很多的稀有金属。
有时人想发财,除了头脑,还要多少靠点运气。巴寡妇清的夫家就是瞄准了商机,而且很幸运的是,他们家族巴县周围的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很容易就可以得到炼制丹药所需的原料。
瞄准了国家领导人的喜好和动向,向秦始皇其制作的丹药,变成了巴寡妇清的经营战略重点,但其实这只是巴寡妇清的一种经营策略,并不是要靠贩卖给秦始皇丹药而从中获利,而是彻彻底底拿秦始皇做了一次巨大的广告。
好处有两个,一个是皇帝都吃俺们家的丹药,质量绝对放心!二来皇帝都吃俺们家的丹药,各路官员的关系也就就此打通了。一举两得,而且颇有现代的中国式的经营理念,官商结合。
效果很好,巴寡妇清从此利用了自己名声和信誉开创了稀有矿业的生意。这无疑是当初非常赚钱的垄断行业,这为巴寡妇清迅速积攒了大量的财富。《长寿县志》说巴清家族的仆人上千、私人保镖上万。
不仅如此,巴寡妇清还拥有一支相当数量的私人武装部队,以保护其遍及全国的商业网络。可是奇怪的是,《史记.秦始皇本纪》上说,秦始皇兼并天下后,立即收缴了天下兵器,运到咸阳加以熔化,铸造十二个重3万公斤的铜人。这表明秦始皇对民间武装的忌讳之深。
《秦律》也有明文规定:天下兵器,不得私藏。
可是秦始皇对于巴寡妇清的这支私人武装竟然能睁一眼闭一眼,假装没看见,可见巴寡妇清势力的庞大。而这种势力,显然是以她庞大的产业实力为基础的,一个能够凌驾于严苛的法典之上的女人,强大,无比强大!
对于秦始皇的信任,巴寡妇清也马上用自己的方式回报了秦始皇。
当秦始皇准备修筑长城,而最缺钱的时候,巴寡妇清毫不犹豫,拿出大笔的金钱,捐助秦始皇修筑长城,我想用什么互相利用之类的词来形容这次捐助,并不能完全诠释两个伟大人物的特殊行为。
就像是华谊兄弟的老总王中军和知名大导演冯小刚一样,无论冯小刚拍的片子会不会赔钱,王中军都会支持,这已经不再是一种完全商业上的投资合作,而是一种对于合作伙伴的信任。而这种信任,最容易磨出火花来。
秦始皇誉巴清为“贞妇”,以表彰其贞节,并为她修建了怀清台,邀请她至都城咸阳安享晚年。而巴寡妇清也欣然前往首都,当她见到秦始皇的时候,她送给了秦始皇另一件礼物。
司马迁在《史记》中谈到,秦始皇陵的地宫中使用了大量的水银。2003年考古工作者利用现代技术对秦始皇陵进行了探测,发现其水银含量甚高。这完全源于秦始皇一个构想,那就是把整个大秦帝国的版图搬进他的陵墓中,而陵墓中的海洋和河流完全用水银填满,而秦始皇的棺材就在其中来回的漂流,以便其死后也能巡视这个强大的帝国。
可是天才的想法,也需要有这个能力,保守估计,如果照这个构想,秦始皇陵的水银需求量在一百吨以上。
而对于当时十分稀缺的水银来说,谁有能力完成这种水银的生产量呢?要知道,那时候的水银还是需要从丹砂中去提炼,价格十分昂贵。
也只有巴寡妇清能够完成这样的任务了,当巴寡妇清把这一百吨水银交给秦始皇的时候,秦始皇看着眼前的这个伟大的女人,不只是伟大,还有一种崇敬之情。
不过,巴寡妇清的寿命并不长,她来到咸阳后不久,就病逝了,秦始皇在其病重期间,前来探望,派名医救治,但是仍旧没有挽救这个中国伟大的女人的生命。
据《史记》记载,巴清去世后葬于“清台山”。清台山俗称“贞女山”,位于今重庆市长寿区江南镇龙山寨村。
巴寡妇清是中国第一位女性大商人,而且是后世难以企及的那种大资本家。
明末诗人金俊明的诗词是对这位女性企业家最好的总结:
“丹穴传赀世莫争,用财卫国能守贞。龙祖势力倾天下,犹筑高台怀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