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報社那些年

第二十二章 水窮山盡

字體:16+-

從年初開始,王誌遠就感到,自己這個編輯當著是越來越難了,不是自己的水平不行,而是報社製定的新的規則,實在是瞎胡來。

領導們幾乎年年都出去考察取經,說是學習兄弟報社的先進經驗,加強管理。這不,就從外地學習回來一條先進經驗——“自編自校”。

外地有一家兄弟報社,為了節約人力,要求編輯要幹兩份活,自己做版麵的編輯,也要做自己版麵的校對。一個人幹兩個人的活,還不增加工資。報社少了校對人員的崗位,省下十幾個人的薪水,報紙照樣出,也沒見質量下降多少。

報社領導去考察一番後,覺得這實在是一條值得學習的經驗,一年下來,少養了十幾個人,就是十幾萬塊錢的結餘,那十年下來,該是多少啊!幾乎沒有什麽異議,這個規定就在報社通過了。

為了避免編輯們偷懶,報社還出台了一係列配套措施,抽出專人,成立了一個新的評報組,對於出版的每一張報紙,進行事後審讀,挑錯字。一張版麵上,如果出現三個錯字,就被評為三類版麵,罰款一百元。錯一個字,就罰款20元。沒有任何錯字,就評為一類版,一類版麵每個編輯都有一定的定額,像王誌遠,他每個月的定額是兩個,超過兩個,才有獎勵。多一個一類版麵,獎勵三十元。

這樣的措施出台一個月,試行之後,王誌遠發現,這簡直是一個獎勤罰懶鼓勵落後的極其荒謬的政策。

首先,你作為一個報紙編輯,整體和文字打交道,一個月負責四個版麵的組稿編輯工作,要準備三萬多字的文字稿件,還要有十幾張圖片,加上說明,幾十條標題的製作。報紙的出版周期又是非常規律的,出版校對的時間,也就是短短的幾個小時,在這樣的情況下,你要想不錯一個字,那是根本就不可能。所以這樣的措施一出台,編輯就成了報社最窩囊的集體。每一個都要被罰款,特別倒黴的時候,如果自己負責的版麵,每一個上麵都有三個以上的錯別字,個個版麵都是三類版,那你這個月就算是白幹。不僅獎金被扣完了,不夠的地方,還要從你的基本工資裏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