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五的想法很好,至少對她來講如此。
但是她不知道,鐵蛋練就的槍法裏,根本沒有後退這兩個字。
如果躲閃兩枚飛鏢的話,燕五的刀就會斬斷鐵蛋的小腿,如果用槍格擋,勢必就要後退,不然燕五的刀還是會飲血而回。
但是鐵蛋不想後退。
江湖上好手眾多,如果按武學分類的話,其實隻有兩種,一種苦練的是“式”,一種追求的是“勢”。
聽起來很玄乎,其實很好理解。
像是什麽三十六路回風舞柳劍法、七十二式金剛拳之類,走的都是“式”這條路。就是說,追求的是招式的精妙,以刁鑽急速的出手或者靈動的身法來克敵製勝。
而“勢”則不同。你可以理解為*人的氣勢,當然遠不隻如此。如果說“式”屬於外表,那麽“勢”無疑就是內在,當你把自己融入到武學之中,天人合一,就不在需要什麽厲害的招式,大音希聲大巧藏拙,隻是簡單的一招就可以克敵。
正如當年的劍魔獨孤求敗,縱橫江湖數十載,獨孤九劍克天下群豪,然而最終練就手中無劍心中亦無劍的地步,連劍都沒有,又哪裏會有什麽招式?正因為他衝破了“式”的束縛,達到“勢”的程度,方才入無敵之境,求得圓滿。
簡單來說,大部分武林中人修習的都是“式”,比誰出刀快,比誰用劍狠,而那些真正獨步天下的高手,無不是到達了“勢”的程度。
揮手抬足間,沒有花俏的動作,沒有亂目的身法,可能隻是簡單的直拳一出,便可斃敵於當地。
鐵蛋追求的,恰巧就是這種“勢”。
和唐獨秀不同,胖子認為,不管哪種方法,練到極致一樣威力無窮,即便曆代高手都是以“勢”為圓滿的證明,但這胖子堅持走另一條路。
而花公子和付慶,甚至包括修煉魔劍的唐一,都認為初步應該由“式”開始,循序漸進的以此為基礎,最後達到“勢”的地步。